实际上,除了第一大客户的不同,其第五大客户也不相同。在并购草案中,台冠科技第五大客户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销售金额为1590.68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55%。而到了年报中,第五大客户则变成了深圳市易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正确的名称应该为“深圳易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该公司的销售金额为1521.76万元,年度销售占比为4.35%。
《红周刊》记者从天眼查查询到的结果来看,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与深圳易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所以不存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计算销售额的可能,那么其第五大客户以及相关销售金额即占比的不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恐怕也需要上市公司一并做出解释了。
台冠科技的财务危局
除了财务数据上存在的诸多疑点,从台冠科技的现金状况来看,似乎也正面临着财务危局。根据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账户上的货币资金金额分别仅为597万元、2570万元和3749万元,按照其每年的采购总额来计算的话,这些货币资金差不多仅够一个月的采购支出,由此来看,台冠科技账户上的现金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应收账款对其现金流影响就不小。根据财务数据来看,近年来台冠科技的应收账款金额居高不下,根据已披露的数据,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1~8月,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高达1.37亿元、1.40亿元、2.58亿元,占同期流动资产合计2.27亿、2.97亿和4.9亿元的60.35%、47.14%和52.65%,这些未能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除了自身存在的回收风险外,还占用了台冠科技大量的流动资金,而这恰恰是导致其流动资金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净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39.22%、29.19%和52.60%,比例也不低,特别是2018年1~8月的占比情况明显提升,说明公司在这一年为促进销售加大了赊销力度,而出现如此情况也会难免增加坏账风险。
除了应收账款的影响外,存货也是影响该公司流动性的另一大“杀手”。从台冠科技的审计报告数据来看,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1~8月台冠科技的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0.68亿元、1.16亿元和1.82亿元,存货增长速度非常快,尤其2017年,其存货增速高达70.86%。从存货占同期的流动资产比例看,分别达到了29.96%、39.06%和37.14%。显然,公司的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是居高不下的,其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从风险角度看,存货的滞压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及业绩增长。而从另一个角度也能看出,其产品销售情况似乎也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良好,否则也就不该有如此快速增长的存货金额了。
大量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存在,占用了台冠科技巨额的资金,影响了企业的流动性,但如果该公司“造血”能力足强劲,那也能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问题,然而不幸的是,台冠科技的“造血”能力也是不容乐观的。
从现金流量表数据来看,在报告期内,台冠科技只有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实现了1177万元的净流入,而接下来的2017年则出现了2732万元的净流出,2018年1~8月也出现4555万元的净流出。每年都有资金大量流出,而缺乏流入,企业“造血”能力的薄弱,使得台冠科技出现资金“贫血”。
流动性被大量占用,“造血”能力又不足,这导致台冠科技为经营而不得不提升举债比例,以至于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非常高,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1~8月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68.01%、56.12%和62.85%,而根据草案披露的数据,作为同行业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仅为41.28%、46.78%和50.75%(其中同行业2018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月30日数据),显然台冠科技的资产负债率是远高于同行业水平的,其偿债能力相当令人担忧。
在标的公司面临流动性“贫血”的危机下,作为并购方的蓝黛传动似乎也处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状态。并购草案披露,本次并购台冠科技的交易对价高达7.15亿元,除了4.34亿元采用股份对价外,其余的还需要支付2.81亿元的付现金对价,从蓝黛传动三季报来看,其账户上的货币资金也不过1.8亿元,很显然蓝黛传动也是没有“余粮”的。因此,本次并购所需现金不得不另外进行募集,如果募集不到足够资金,其如何完成并购就成了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其2018年第三季度的资产负债率也已经达到了46.95%,这样的规模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也不低了。而即使公司能顺利募集到资金,面对财务疑点很多的关联公司台冠科技,未来会不会“曝雷”坑了自己,也是蓝黛传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这其中还涉及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王宗耀 共2页 上一页 [1] [2] 蓝黛传动收购标的近7成股权质押 唯一发明专利已剥离 搜索更多: 蓝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