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一个简单的股票回购动作,背后可能蕴含着一场烧脑的资本游戏。
1月16日下午,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布,该公司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普通股股票),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3.12元/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20亿元(含)、不超过40亿元(含)。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本次回购股份的50%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50%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另外,资金安排方面,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中,招商蛇口自有资金比例不低于20%,其余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等其他合法资金。
以债券融资的方式筹集大部分资金,进行股票回购,进而将回购的股票用于股权激励或者转换可转债,一切看似顺利成章,但“举债回购”的背后,实际上是招商蛇口对还债高峰的考量、对企业资金的盘算。
或许,在这场资本游戏当中,招商蛇口不甘扮演“辅助”角色,更希望通过此次回购动作逆风翻盘,掌控局面。
举债回购与可转债
将招商蛇口举债回购股份的动作抽丝剥茧,细细分析,一连串动作的背后仍然还是“借新还旧”的财技施展。
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中,招商蛇口自有资金的比例不低于20%,其余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等其他合法资金。
也就是说,招商蛇口将会通过融资贷款等方式,筹集不高于80%的资金进行股份回购。
有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下半年,证监会、财政部等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进行了松绑,企业通过融资的方式为回购公司股份筹集资金,实际上也是响应政策的号召。
“如果融资成本比较低,企业采用融资、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
与此同时,招商蛇口的“债务”身影在这场回购动作当中,并不仅仅出现在前期的筹资阶段。
招商蛇口在公告明确提到,回购股份的50%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凑巧的是,2018年6月26日,招商蛇口公告宣布,控股股东招商局集团拟以其直接持有公司部分股票为标的,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
根据此前的报道显示,招商局集团直接持有招商蛇口股份52.25亿股,占招商蛇口总股本的66.10%。此次可交换公司债券拟发行期限为不超过5年(含5年),拟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含150亿元)。
也就是说,在满足换股条件下,上述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债券持有人,有权在换股期内将其所持有的可交换公司债券交换为招商蛇口股票。
一边是“举债回购”,另一边是“转换可转债”,尽管中间走了不少弯路,但招商蛇口得到“以债抵债”的结果。
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在短期内可以缓解企业的债务压力。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招商蛇口的资产负债率为77.17%,短期负债177.36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257.11亿元;第三季度末,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为-58.34亿元。
对招商蛇口来说,短期内偿债压力依旧不小,因此,企业采取借新债还旧债方式或许也是化解短期债务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
当然,招商蛇口的算盘或许并不止于“借新还旧”。
截止2019年1月18日收盘,招商蛇口股价报18.39元/股,而招商蛇口设置的回购价格上限则为23.12元/股,与收盘价相比上升25.72%。
“回购股票实际上是上市公司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一种手段,另外,回购动作还可以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在一定程度上对股价形成利好。”有分析人士表示。
如此看来,招商蛇口寄希望于股票回购动作,从而拉高股价,进而推行转换可转债环节,并从中获取利益。
上述分析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算了一笔账:假设招商蛇口按照今天收盘价18.39元/股回购上市公司股票,随着股票回购动作释放的利好拉升股价,假设拉高至招商蛇口的过往参考价23元,那么债权人所持一定数量可转债所能够转换的股份,将随着股价的升高而减少。
“这其实是一石二鸟的做法。”分析人士评论称。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招商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