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张玉良并无退意,过去这一年,他不出意外地成功连任了绿地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成为又一个打破国企管理层60岁退休规定的“掌舵人”。
不过,随着年龄的自然增长和行业竞争加剧,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太多,在开始全新的三年任期后,张玉良再次“大象转身”。
2018年10月,绿地宣布新一轮战略规划,一改过去以房地产为主业,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协同发展的“一主三大”的战略,重组成立大基建、商贸、酒店旅游三大产业集团。
对整个房地产行业而言,2018年的这场“寒冬”令不少房企正经历着“至暗时刻”,万科喊出活下去,碧桂园宣布暂缓投资,向内收敛是房企的过冬术。
但这显然不是张玉良的风格,当多元化陀螺早已旋转起来,这个敢于冒险的领导人,并不会轻易停下手中挥舞的鞭绳。
另一方面,地产主业从曾经的销冠滑落至第六,更是绿地无法回避的挑战。由此,在尚未跨过4000亿销售门槛时,张玉良便提出,未来三年绿地年均销售规模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
多元化陀螺
虽然坐拥近万亿的庞大总资产,但外界对绿地到底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始终充满“疑惑”。从收入构成的直观呈现来看,如今绿地已不能算是一家纯粹的房地产企业,多元化一直是它的标签。
2018年三季报显示,期内,绿地房地产营收和基建业务营收几乎持平,分别达到1041亿元和1009亿元,此前的半年报中,基建的营收甚至一度超过地产,放在任何一家房企,这大概都是无法想象的。
而在绿地最新提出的战略规划中,2020年大基建产业目标经营收入超过4000亿元,占据整个集团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对2018年新成立的商贸集团,绿地的目标也并不低调——2019年至2021年每年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增长,确保到2021年营业收入达50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
显然,无论是基建的4000亿,还是商贸集团的500亿目标,张玉良想“一夜之间就造出个罗马”。
对规模的渴求一直是绿地最显著的特点,为此,除地产主业之外,绿地也从不固定于某个单一的产业。从2005年后开始的能源、汽车,到如今的基建、商贸,绿地旗下经营各种业务的公司也如野草般生长起来。
用张玉良自己的话概括,战略就是下雨打伞,环境一旦变化了,策略马上就要变。
一位绿地的创业元老曾在书中回忆:“那时候大张旗鼓,几乎一个星期就成立一个分公司。”
也曾有传说,有一次张玉良走在上海的大街上,突然对脚下的人行道地砖产生了兴趣,于是产生了专门生产地砖的念头,并很快选择了一家台资企业合作,但最后结果以失败告终。
或许对张玉良来说,要多元化还是专业化从来就没有明确界限,他就像一个战略下的机会主义者,只要是能将绿地做大的机会都会去尝试,而且每涉足一块新业务,都要迅速做大。
以已经形成规模的基建业务为例,虽然在成立之初,绿地就曾涉足过绿化改造和动迁房建设等基础设施业务,但从2015年基建作为单一产业发展至今,也不过短短4年时间,期间增速甚至远超房地产主业。
绿地年报显示,2014年到2017年,绿地基建业务分别完成250.95亿元、426.62亿元、1048亿元的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
为迅速扩大规模,绿地从2015年开始已连续第四年参与国企混改,收购标的全部为基建企业,包括贵州建工、江苏省建、西安建工以及2018年最新的天津建工,四次一共花了55亿元。
有绿地的员工这样说过,一旦张玉良对新业务定下了营收规模的目标,手下的人就必须付出所有努力去达到,“我们的工作,没有60分这一档,只有0分和100分、完成和未完成。”
如今,为抓住上海国际进出口博览会的机会,绿地将原来大消费业务相关的商业集团更名为商贸集团,而张玉良的重心也放在了这一新兴业务上。
市场对绿地这样频繁的战略变化啧啧称奇,每一个高达千亿的业务转型背后,这家企业就像一块橡皮擦一样,用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调整。
只是,当多元化的陀螺旋转起来,绿地似乎已无法停止,在不断地布局与结局后,又一次次重新走回局中。
地产“依赖”
多元化过程中,与王健林“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同,绿地对住宅开发业务始终是依赖的。
“万绿之争”远去后,受制于商办的限售政策,近三年绿地已由曾经的销冠跌落至第六,规模上的落后令张玉良不得不加快追赶。
根据观点指数公布的数据,2018年绿地共完成销售额3680亿元,未实现年初4000亿的目标,同比增长幅度达到20%。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