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蒿素治病机理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国最有希望冲击诺奖的“砒霜治白血病”方案,却遭遇不同的命运:两度折戟国家最高奖不说,半个世纪来围绕专利发明人的纠葛难清,知识产权官司从地方法院打到最高法,当年涉事人或已离世,或垂垂老矣。上周有媒体努力还原这一历史公案,读之唏嘘之余,更有相关的诸多思考。
广州联瑞指出,“砒霜治白血病”的公案固然复杂,但这“复杂”的形成,说到底还是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
据广州联瑞了解,俗称“砒霜治白血病”的癌症疗法发端于国内很早,也早为世界所瞩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境外媒体就有详细的相关报道;国内也有学者多次在国外领取相关奖项;更有美国公司于20多年前,就有意向购买砒霜项目的海外权益。就是说,当某些发明创造及研究成果一旦拥有足够巨大的价值时,它们便不可避免地拥有了“世界性”。
广州联瑞专家指出,知识产权作为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价值,不受趋利本能的巧取豪夺才是奇怪的。关键在确立公正的理念,建构成熟的立法和执法系统,以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及原创者的利益。
不争的事实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疆域正一步步扩大,知识产权的争议动辄跨越国界而成为一个国际性事件。出现这样的状况可想而知。对此,广州联瑞专家指出,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分工日益变细,工业产品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哪怕是一张音乐碟片,一个保温水杯,没准都是国际间合作的产物。特别在互联网时代,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蝴蝶效应不可避免。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博鳌信号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被专门提及,这绝非偶然。广州联瑞专家指出,开放度的扩大,意味着竞争与合作机会的进一步增多,意味着知识产权利用和保护的任务更加复杂和繁重,也意味着我们在这方面更要有国际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谈知识产权的“保护”,其实是护守和尊重的一体两面。属于我们自己的权利,抓在手里,绝不含糊;属于他者的劳动成果,我们理应予以尊重。若欲分享,也须取之有道,这样才会形成双赢局面。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