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荣盛霸州温泉城通过草签合同、代缴个税、购买多套可更名等营销方式违反了当地的限购令。
虽然环京城市正在执行严格限购政策,不过部分项目仍在铤而走险“钻空子”。近日,《财经》新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处于限购区域的荣盛·阿尔卡迪亚·霸州温泉城项目(下称“荣盛霸州温泉城”)可向无资格的购房者按全款分期的折扣价格出售,并承诺2年无理由退房、按年利率8%对全款贴息,以此来吸引购房者。
值得注意的是,荣盛发展(002146.SZ)个别项目绕开限购政策的销售行为早已被曝光,不容忽视的是,违规背后其负债总额今年三季度达1816.1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4.89%。同时,该公司现金储备下降,短期偿债压力颇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荣盛霸州温泉城通过草签合同、代缴个税、购买多套可更名等营销方式违反了当地的限购令。此外,通过诱惑性的贴息、回本等宣传手段将自身资金风险间接转嫁给购房者,一旦发生意外,购房者将面临“房钱两失”的局面。
违反限购令促销售房 资金风险或转嫁给购房者
近日,《财经》新媒体记者在某购房群发现,有销售人员发布了一则优惠购房消息称,荣盛霸州温泉城项目全款购买只需7800元/平方米起,本地按揭约8000元/平方米,全款一年分期售价为8200元/平方米起,全款两年分期8300元/平方米起,并承诺2年无理由退房,同时按年利率8%对全款贴息。
而较今年年初,该项目同类户型的房源对外销售均价为1.1万元/平方米,现如今相当于每平方米降低千元以上。更让人意外的是,虽处于限购区域,该人士表示,外地无资格购房者同样可以全款分期购房。
随后,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荣盛霸州温泉城售楼处,销售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上述优惠政策属实,自今年11月份推出,在售的是35-38和40号楼共5栋,不过签订的合同是草签合同(非备案合同)。上述销售人员还表示,无论本地还是外地的无资格购房者均可购买多套房源,同时可帮助外地购房者在本地交纳个税,并在全部房款付清的条件下进行更名操作。
事实上,自从去年6月开始,廊坊严格执行“本地户籍限购两套,非本地户籍居民购房需提供3年以上当地社保或者纳税证明,且限购1套”的调控政策,包括北三县及廊坊、永清、固安、文安以及本次促销活动所涉及的霸州地区。这意味着,本地人已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外地人无法提供当地3年及以上社保证明或纳税证明将不可以在限购区域购买住房,而荣盛霸州温泉城项目却无视当地限购政策私自售房。
公开资料显示,荣盛霸州温泉城项目的开发商是霸州市荣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荣盛发展全资子公司。针对上述行为,记者多次联系荣盛发展方面,截止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记者联系了霸州房管局以及当地执法大队人员,其表示根据相关政策,不允许开发商向无购房资格的人员销售房屋,如发现此事将进行制止,并要求开发商退回购房者的钱款。但是,因为限购政策是在一定时间内的规定,并没有出台违反该政策的处罚细则,惩处有难度。
盈科全球合伙人律师郭韧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商通过草签合同的方式绕开限购政策,将房源销售给无资格的购房者违反了限购令。此外,由于购房者签订买房合同时属于限购对象,购房合同是在“限购令”颁布后签订的,合同双方又都是“明知故犯”,违反了国家强制性规定,合同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同时,对于补代缴个税给购房者提供购房资格的行为,郭韧表示,这实际上都是打限购政策的“擦边球”,等到3年之后交完税再过户,在严格意义上开发商仍违反了限购政策,而对购房者来说交纳个税的结果并无保障。
不可忽视的是,无资格购房者虽然通过此优惠购得房源,但购房权益或存巨大风险。一位接近荣盛发展的人士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很多环京区域的开发企业都采取过多种违规的销售方式,甚至有些房企会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诱导购房者与第三方金融机构签订理财协议。一旦购房者签署协议,如果开发商违约或者第三方跑路,购房者将面临“房钱两失”的局面。
从一定程度而言,由于地方限购政策中违规处罚的细则不详,开发商违规成本较低,监管方面仍存漏洞。又由于违规的草签合同并不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开发商虽承诺2年无理由退房、贴息8%,购房者无论全款或分期支付房款,期间房屋的产权始终在开发商名下,购房人的权益有受损风险。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荣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