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涨停,一日大跌,目前华远地产正经历着股价的“欢喜与悲忧”。
作为中国创立最早的房企之一,那句“南万科、北华远”,勾勒出华远地产曾经的风光。
然而,这个曾比肩甚至超越万科体量的地产公司,在与华润分家、老掌门人任志强另立山头之后,其规模和名气均和当初已相去甚远。
“小而美”,这是任志强彼时对华远地产的定义。然而,对于如今的华远地产来说,任志强曾设想的“重效益、轻规模”似乎已不再适用,年初上任的新管理层目前也已经开始注重规模的扩张,有了调整战略之意。
1
欲规模扩张
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华远地产完成销售签约额90.5亿元,与昔日对手万科4315.5亿元的销售额相差甚远;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降38.4%。
对于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现象,华远地产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是由于符合结转收入条件的物业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虽因房地产在销售结转的节点上有时间差,不能完整反映效益的升降,但华远地产对安全性和资产回报率的强调一直是外界对其发展模式的争论点。保效益基础上求规模,再用规模支撑效益曾是华远地产的策略,但该策略的执行似乎也是导致公司规模“不温不火”的原因。
资料显示,华远地产2010年-2017年的签约额分别为29.03亿元、22.4亿元、56.2亿元、56.1亿元、57.7亿元、47.1亿元、107.8亿元、77.2亿元。
从布局上看,虽然公司表示将会以北京为核心,辐射京津冀、西部、华中、华南四大区域的城市,但截至2017年,华远地产报告期内多数开发项目位于北京、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持有待开发土地仅9块,除位于上述已提及的三城外,还包括重庆、天津和广东佛山。
业内人士指出,土地资源的匮乏或是阻碍华远地产大举扩张步伐的“拦路虎”之一。从短期来看,布局城市的有限性或也意味着公司业绩对于单个市场波动的抗压能力较弱。
2018年,随着行业分化愈发加剧,华远地产内部也似乎重新审视了规模的重要性。
2018年年初,华远地产产生新一届管理班子,在任志强辞职后接任华远地产控股股东华远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杜凤超正式接任华远地产董事长,原副总经理李然被重新选任为董事兼总经理,前任董事长孙秋艳、总经理孙怀杰、副总经理刘康以及其他董事出局。值得注意的是,孙秋艳、孙怀杰等人是华远地产的“老臣”。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华远地产管理层的大换血或缘于控股股东对于地产公司业务增长的诉求。杜凤超在华远地产内部更是直接强调要实现“规模”发力。
这种说法似乎有理可依。杜凤超新官上任时,就已定下2018年实现120亿元、3-5年实现500亿元销售规模的目标。华远地产也将杜凤超的理念贯彻到行动中,今年以来频频拿地,在其上任后短短一个月内便斥资约52亿元,在国内3座不同城市拿下5幅地块。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华远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