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不再,估值缩水,万达急于套现离场。
上周,据路透社报道,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PIF, Public Investment Fund)正在考虑以7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的股份,收购股份比例未披露。
这个曾经打造《盗梦空间》、《蝙蝠侠》系列、《魔兽世界》等好莱坞大片的美国电影公司,两年间经历了高价被收购、票房频失利以及高层惨离场等诸多动荡,如今的传奇影业已是奄奄一息。
“传奇”难续
2016年1月,万达集团斥资35亿美元(约230亿元人民币)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成为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案。此后,传奇影业成了万达集团旗下万达影视的子公司。
然而,传奇影业非但没有帮助万达顺利走上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反而让后者在重组之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根据2016年万达影视业绩公告显示,2015年,万达影视总资产为12.4亿元,总收入为5.69亿元,净利润为1.3亿元;并入传奇影业后,净利润为亏损3.9亿元。
2016年,传奇影业仅有2部影片在院线上映,其中《魔兽》虽然在国内造成巨大反响,但糟糕的口碑导致北美表现乏力。据美国电影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数据,《魔兽》最终实现票房4.3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五成以上。刨去制作成本、院线分成、宣传费用等,最终以亏损1500万美元惨淡收场;中美合拍的《长城》更是严重扑街,亏损高达7500万美元。
2017年,硕果仅存的《金刚:骷髅岛》虽赢得5.4亿美元票房,仍未能实现盈利。
今年迄今为止,传奇影业依旧颓势难逆。《环太平洋2》与《摩天营救》均以亏损告终。
传奇影业似乎成了万达的“拖油瓶”。2017年,万达集团对万达影视的并购重组计划中,传奇影业被排除在外。
票房的败北也直接导致高层的黯然离场。
2017年1月,传奇影业创始人兼CEO托马斯·图尔(Thomas Tull)宣布辞职;时隔四个月,接替图尔出任CEO的罗异(Peter Loehr)也宣布离职。
传奇的业绩低迷,究其原因在于其业务结构的单一性。
与其他好莱坞综合性电影公司相比,传奇影业只专注于制作电影,单一的业务类型,使其业绩极易受电影票房表现的影响,一旦票房不佳,将对公司带来致命性打击。像迪士尼,业务涉及媒体网络、主题乐园、影视娱乐,以及消费品等多个领域,可以发挥协同作用。
万达的困境
自2012年起,万达在海外并购开启“买买买”模式,先后并购美国AMC娱乐控股、传奇影业,收购足球俱乐部马德里竞技队20%股份,并购范围涉及娱乐、体育、旅游等领域。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万达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开始,截止2017年7月,万达海外投资总额高达2500亿元。
然而,去年6月22日,各银行排查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直指近年来海外扩张凶猛的万达、海航、复星等企业。其中,万达的几个境外投资项目都受到了严格管控,直接导致集团资金流的断裂。
至此,万达陷入深渊。
之后,万达迅速采取“自救”行动,开启甩卖地产模式。在国内,万达先后打包出售13个文旅项目及77家酒店、出售万达文化管理100%股权;海外方面,相继清空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多处海外资产。
此前2500亿元的海外资产缩水至500亿元。
万达集团经营战略的调整和国内监管的限制等因素,让其出让传奇影业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传奇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