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称为“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的盐津铺子,因对外宣布电商业务实现盈利,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依靠IPO募投项目的实施,2018年上半年,公司电商业务实现净利润384.06万元。在此前的两年,电商业务合计亏损接近1000万元。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2018年上半年刮起一阵旋风的盐津铺子分销大戏,以相关公号被封杀、分销项目被喊停、盐津铺子抹去分销痕迹为结束。
“电商盈利”的背后,更是公司线下业务增速减缓,公司增收不增利至业绩连续下滑的尴尬局面。
业绩再遇“滑铁卢”
2018年上半年,盐津铺子营业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33.12%,但净利润3917.93万元同比下降5.86%,扣非净利润更是直接腰斩,仅为1552.01万元。
这是继2017年上市首年业绩大幅下滑后,“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盐津铺子(002847.SZ)再度遭遇“滑铁卢”。
上市前夕的2016年,公司创下最佳业绩记录,净利率达到12.54%,一路下滑至2018年上半年的8.03%。
不止于此,公司净利润中的绝大部分来自补助。2018年上半年3917.93万元的净利润中,有2928.89万元为各项补助。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2018年上半年的净利率仅为3.18%,较2016年高峰期,缩水了三分之二。
斑马消费梳理后发现,盐津铺子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的下滑和费用的上升。
2016年-2018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9.19%、46.83%、41.82%,不到两年时间下降了7.37个百分点。
盐津铺子以蜜饯产品发轫,现已经发展起了豆制品、凉果蜜饯、坚果炒货、休闲素食、肉制品、烘焙制品六大品类。
其中,早期的核心品类蜜饯,毛利率下滑最为严重,从2016年的38.37%下降到2018年上半年的30.16%。
另外,公司旗下豆制品、肉制品的毛利率均出现下滑;此前毛利率较高的炒货不再单列;2018年上半年纳入单列的烘焙类,毛利率较低,仅为32.32%。
上市后,盐津铺子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幅较大,其中占比最高的工资及福利增长幅度最大:2017年和2018年,公司支付的工资及福利金额增幅均超过30%。
2017年公司的员工人数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因此,工资及福利的过快增长颇为异常。2018年上半年,公司并未披露员工人数。
盐津铺子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公司在研发的投入上也变得抠门起来。2017年,公司的研发投入1658.25万元,较2016年减少了550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从3.23%下降到2.20%。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盐津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