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因预售物业导致合同负债增加、偿还银行借款等原因,恒达的流动资产净值也在进一步下滑。截至2018年4月30日,恒达集团期末流动负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共为1.38亿元。期末,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及委托贷款金额为3.0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则为2.71亿元。
中小房企掀起赴港上市潮
事实上,由于融资渠道不断收紧,且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剧、楼市调控持续加码,希望通过登陆资本市场以募集资金、壮大公司规模的房企越来越多。自去年7月至今,已有三盛集团、正荣地产、弘阳地产、大发地产等多个房企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就在今年6月份,美的置业也在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
天风证券在《港股策略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香港市场简易的审批制度、披露为本的审批方向,使得企业上市流程更加高效,否决率也因其过程的高透明度而相对较低。根据港交所数据,2018年上半年度(截至6月29日)195 家提请香港上市的企业中,188 家审批通过,7 家被拒,通过率达到了96.4%。同时,在港上市付出的上市成本更低,且H股“全流通”下内资股股东无需通过VIE架构便可直接在香港市场减持,未来将会吸引更多的内陆公司通过H股的模式赴港上市。
当然,对于包括恒达在内的一些中小房企而言,这并不意味着上市之路就是一条坦途。一位投行人士在不久前就表示,不太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很难受到港股投资者认可。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亦指出,即使能够顺利上市,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同样也面临发展的难题。“如果发展放缓,那么企业的估值可能继续降低,而如果高负债发展,市场风险又非常大。”以接连三次冲刺港股IPO的恒达集团为例,负债率的持续高位运行就增加了其未来的风险可能。
自身的束缚之外,大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有资料显示,从6月最后一周开始,在港上市的内房股表现持续不佳,香港资本市场对于内房企的热情正迅速转冷,导致赴港上市的新股破发率也大幅提高。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认为,对于恒达集团这类正在冲刺港股IPO的小房企来说,当前最为关键的就是财务表现。“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盈利能力以及资金面水平,降低负债水平,把财务表现纳入到合理范畴,得到市场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最终才能够吸引投资者。”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建议,这类小房企今后在拿地方面要提高资金的审核力度,同时需要关注新的市场机会,尤其是警惕住宅政策管控下的各类问题等。此外,应适当通过企业的战略发布来吸引市场关注,而这也有助于企业认识到整个行业发展的机会。(来源:《华夏时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恒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