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后,苏宁易购终于又靠主营业务赚了一次钱。
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106.78亿元,同比增长32.16%,净利润60.03亿元,同比增长1959.41%。
这60亿的净利润,九成来自减持阿里巴巴股票所得,再扣除过亿元的补助等,实际上的扣非净利润仅有3268.10万元。
这乃是苏宁易购自2014年以来,首次实现扣非净利润为正。
尽管公司有苏宁商业帝国作为后盾,有豪华朋友圈襄助业绩,但近5000家线下门店、过千亿的营业收入几乎不赚钱,仍然是极其尴尬的存在。
千亿营收勉强赚了3000万
鲜为人知的是,2014年-2017年,苏宁易购的扣非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之中,前3年的亏损额度都在10亿元以上,到2017年才大幅减亏,直至2018年上半年勉强赚了三千万。
苏宁易购旗下的主要亏损源是苏宁易购电子商务和天天快递。2017年,电子商务和天天快递分别亏损了9.09亿元和5.81亿元;2018年上半年,天天快递亏损4.40亿元,苏宁易购电子商务未披露业绩。
主营业务亏损,为了维持账面盈利,苏宁易购(002024.SZ)可谓使出浑身解数。
2014年出售华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是旗下11处房产和土地使用权);2015年和2016年除了继续卖房产和土地,还向关联公司出售子公司股权,出售对象包括PP Live等;2017年和2018年主要是出售所持的阿里巴巴股票,分别获得净利润32.85亿元和56.01亿元。
苏宁易购原名苏宁电器,创立于1990年,2013年更名为苏宁云商,2018年又更名为苏宁易购。证券简称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公司业务重心的转变。
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时,苏宁易购的体量与同年在港交所上市的国美零售(曾用名“国美电器”,00493.HK)不分伯仲。
那年头,两大家电零售巨头之间战争硝烟四起,淘宝还在当店小二、京东只能在巨头的牙缝间捡点残羹冷炙、当当还在安心卖书……
此后,国美遭遇老板黄光裕入狱、内部斗争等,苏宁抓住机会,将宿敌远远甩在了身后。
短短几年间,电商快速崛起,直接冲击实体零售市场。苏宁携线下优势猛攻线上,将京东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两个“东哥”之间的赌局更是压上全部身家。
如今,在营收规模上,苏宁易购是国美的3倍以上,京东(NASDAQ:JD)的体量相当于3个苏宁易购。
线上线下疲于作战,苏宁易购的盈利能力每况愈下。
公司的综合毛利率,由2011年高峰的19.23%,下滑至如今仅为14.65%,净利率由高峰期2010年的5.31%,下滑至如今的聊胜于无甚至是亏损。
近年,苏宁易购转型明显,从电器连锁发展至全品类零售商,做母婴连锁,开生鲜店,推苏宁小店……
截止到2018年6月底,苏宁易购旗下门店总量为4813家。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苏宁易购净增门店数量分别为2357家和946家(2016年底的门店数量仅为1510家)。
斑马消费分析后发现,新增门店主要由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和苏宁小店组成。
连锁超市行业哀鸿遍野,连A股老大永辉超市(601933.SH)都业绩下滑,不知道苏宁小店玩出什么新花样。
业务上的狂飙突进,也严重影响到苏宁易购的现金流。
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3.22亿元和-66.05亿元。此前几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均为数十亿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苏宁易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