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烧钱拖累上市公司业绩
其实,小康股份在2016年6月上市一个月后,就宣布由传统车企的身份进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是小康股份在股市上最重要的“概念”
国内方面,小康股份先是投资东康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后更名为“金康新能源”),投资规模超25亿元,项目预计2018年10月完成建设;到了2016年10月,小康股份宣布收购3家新能源汽车公司,预计花费6.5亿元;2016年年底,小康股份发布定增预案,募资39.6亿元,金康新能源纯电动车拟使用20亿元。国外方面,小康股份一直频频收购美国相关公司,耗资上百亿元。
小康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曾透露说,正在考虑寻找新的股东进来,因为造电动汽车的资金需求很大。
早在2017年4月,小康股份开始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投资“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到了2017年年底,先是与中新融创共同投资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20亿元;接着参与发起设立三电项目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30亿元。
去年,小康股份的技术开发费用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03%,主要是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项目研发费用增加所致。2017年,智能汽车事业群业务共计投入19.95亿元,减少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74亿元。这样的大手笔投入,直接拖累了小康股份的业绩。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康股份流动资产143.18亿元,流动负债143.63亿元,营运资金已经出现0.45亿元的缺口。
的确,造新能源车是需要大把烧钱的,但是这种“大跃进”的方式,业内仍存有一定疑问。中信证券就曾发出提示,近年小康股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资本开支数目较大且伴随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新车能否按预期发布需要密切跟踪关注。SF5明年就将登陆国内市场,一旦产品销量表现不佳,将极有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成败难料
按照小康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的计划,未来两三年内,小康股份将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车,价位分别在25万元、40万元、60万元左右。除了无底洞的投入之外,业界更担心小康股份的造车经验。
成立于1986年的小康股份,是从做摩托车减震器起家,到了2003年,才进军汽车产业,与东风公司合资成立了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包括微客、微卡、紧凑型MPV、发动机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服务在内的产业链,旗下拥有东风小康汽车、小康汽车动力、瑞驰新能源物流车等产品。
张兴海也正是看到了公司的短板,所以意欲利用美国优质资源,打造并推出高端电动车,随后自上而下,开发出更加平民化的产品,再然后利用在美国积累的产品与技术优势反哺金康新能源,进而迂回本土市场。
小康股份表示,2018年,将进一步加大在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以及市场销售方面的投入,营运资金缺口将会进一步增大,计划未来通过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加大股权融资等方式,来补充营运资金。小康股份预判2020年前后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将会迎来爆发期,为此才紧锣密鼓地推动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是产品和品牌还有待消费者认可。如果错过了黄金期,恐怕之前的巨额投入都要打水漂了。
时代周报记者 刘阳 发自北京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小康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