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经纬的带领下,健力宝销售额逐年走高,并获得了“东方魔水”的称号。据其他媒体报道,1984年,健力宝销售额为345万元;1985年则达到了1650万元;1986年达到1.3亿元;1997年突破50亿元,辉煌程度可见一斑。
1997年对健力宝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健力宝谋划上市失败,这款饮料也从这年开始一步步走向没落。
其缔造者李经纬一度试图把健力宝从三水市政府手里买下股份,却最终不能如意。2001年,健力宝启动改制,之后几经易主,却没能挽救健力宝的营业额连年下滑的颓势。
“健力宝没落的原因是深层次的。”朱丹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健力宝顶层设计出现了问题,股权分配的问题引起人事的动荡,进而自上而下地影响企业的营销体系,以及品牌、产品、渠道以及团队。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的进入以及其他国产饮料的崛起也在进一步挤压健力宝的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2012年我国饮料行业1–3季度运行状况分析报告》显示,在功能性饮料市场中,红牛、脉动、尖叫、三得利等品牌共占有53.2%的市场份额,而健力宝分得的“蛋糕”不足3%。
在徐雄俊看来,健力宝已经错过了上市的最好时机。“现在上市的话肯定是面临很多困难,从前景来看,对它的考验很大。”其表示道。
多元化自救存疑
事实上,健力宝为人所熟知的只有一款老产品“健力宝”。或许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近两年来,健力宝不断试水多元化产品。
2015年3月,健力宝全面推行新品新模式,实行“新品包销制”的营销新战略。同年,健力宝推出了汉方健力宝“轰茶君”“阳光果葩”“激奇”“健力宝纤体罐”等多款新产品。次年,健力宝又推出了新产品“斯尔达希”等。
健力宝似乎还有意向食品领域进军。不久前,健力宝推出了“小饼干产品”。时代周报记者登录天猫的健力宝官方旗舰店看到,这款饼干产品仅限于全国少部分省市购买,目前月销量仅有47。
今年2月,健力宝还把旗下的“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变更为“佛山市三水健力宝食品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新增了研发、生产、销售、国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
朱丹蓬认为,在产品老化,以及客户信息及团队执行力各方面均不理想的情况下,健力宝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有一定的帮助,但具体的效果如何,还要看落地情况。
徐雄俊则认为,健力宝应该在原有的主业上进行创新,而非盲目地进行多元化。“健力宝应该更加专注它自身的运动饮料,开发出新一代更安全、定位更清晰的饮料。”徐雄俊表示。
不过,多位受访专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健力宝而言,重振昔日的辉煌并非易事。
“在中信系的介入下,健力宝在资金以及资源方面能够解决阶段性的问题,但长期靠中信的输血也不现实。健力宝如何从依靠外部的输血,变为自身具有造血能力,是最关键的。”朱丹蓬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时代周报记者 梁耀丹 发自广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健力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