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股解禁成隐忧
近期,独角兽企业的上市速度明显加快。一券商业内人士表示,对于A股独角兽企业而言,一方面在于其自身估值溢价较高,中长期价值投资的吸引力不高;另一方面,则在于独角兽发行上市的频率太快,增加了市场的压力。在新股不败神话持续演绎的背景下,独角兽发行的步伐加快。在IPO高速发行的状态下,会加快独角兽估值与市值泡沫的挤压。
不过,上海某私募基金杨经理表示,工业富联的提前开板,并非是件坏事。目前独角兽吸金效应明显,随着独角兽IPO的加快发行,多数上市公司股票存量流动性的分流压力。
杨经理表示,一旦独角兽的炒新力度以及市场关注度骤减,那么将会影响到独角兽的发行上市热情,若独角兽企业开板速度加快,反而降低独角兽对市场的吸金效应,这对于A股市场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随着工业富联打开涨停板,不少中签股民,对工业富联的市场表现也保持谨慎态度。“开板就抛”是很多股民对工业富联的策略。股民王先生表示,由于近期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太高,工业富联已经连续三个涨停,每签盈利1.26万元,我已经很满足了。
另外,也有市场人士担忧,由于“独角兽”的回归,市场资金面会变的更加紧张,导致资金更加偏好白马龙头股,而龙头股会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未来的牛市也会是结构性的牛市,白马股持续走牛,绩差股持续创新低,被边缘化。
据记者了解,在A股炽热的炒新氛围下,药明康德、工业富联两只“独角兽”在上市之初取得如此惊艳的表现,也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它们的总市值中含有较大的“杠杆”成分,也就是首次上市流通股的比例极低。
以药明康德为例,目前的流通A股仅为1.04亿股,仅占总股本的10%;而工业富联的比例更低,11.2亿的流通股占总股本的5.69%。换言之,这两家“独角兽”目前虽然上市了,但未进入流通的股份却占比超过九成。相比之下,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流通股比例达到了96%和99%以上,毫无疑问其流通股对总股本的代表性更强。
林昌兴表示,虽然新股目前普遍存在较大比例的限售股,但流通股份只有10%甚至更低,显然“杠杆”成分更高。因此,短期来看,较低的流通股比例虽然有利于股价表现,但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却孕育着价值回归的风险。毕竟,这些目前不流通的股份并不是永远不流通,而是在一年之后分批上市流通。
虽然上市流通不意味着集中性卖出,不过待流通股解禁之时,这部分投资者会分批且不确定的抛售,将会让市场承压。因此,在市场狂热追捧“独角兽”的同时,投资者还应当多保持一份冷静,以免成为开板震荡之后追高买入成“接盘侠”。
华夏时报 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工业富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