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2
编码之争背后是怎样的技术落差?
除了华为,其他公司在技术实力上仍有欠缺,只是标准的参与者。
人们往往将Polar与华为和爱国划等号,而LDPC与高通和美国画等号。
但有通信行业人士表示,这并不能够画等号。高通在LDPC专利积累较多,产业更加成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广电系统、Wifi、航天通讯等领域。而在Polar上,华为拥有较多的专利,而且这些专利即将过期的比较少,而且Polar起步晚,可以布局的领域要多。
Polar之所以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是因为高通在LDPC的储备雄厚,而产业担心在5G时代,高通是否会延续专利优势,继续制造高昂的“高通税”,所以普遍支持L+P的方案,避免单一厂商的优势明显。
与早期通信标准纷杂不同,5G NR将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完整统一的通信制式。从这个角度来看,5G是全球产业通力合作的结果,统一的标准将有望利于技术和产业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事实上,5G仍有大量标准尚未明确。URLLC和mMTC两种场景仍有待探索明确的需求,而且也没有特别完整的技术体系。不过,一位电信运营商专家告诉记者,在剩下的两个场景的技术讨论中,肯定还是存在上述因为商业利益引发的争议,这本来就是产业发展的常态。
目前,中国其他参与5G标准推进的还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上海贝尔、中兴通讯等通信设备商,以及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但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华为,其他公司在技术实力上仍有欠缺,只是参与者。(梁辰)
追问3
麻烦不断的联想如何突围?
“在带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更需要梳理联想在市场的短期战略,以及对渠道伙伴的重建。”
除去“5G投票门”事件,联想最近还被踢出香港恒生指数。这是联想集团第二次被恒生指数踢出,其2000年进入香港恒生指数,6年后首次被踢出,2013年3月重新加入。
联想集团曾回应称,“我们尊重恒生指数的审核结果,但我们特别关注公司的持续转型,以及为股东带来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在业务转型上,联想集团本月初宣布,成立全新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简称IDG),联想原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PCSD)、移动业务集团(MBG)将整合成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联想应该变,不过变的频率有点快。尤其在手机业务上,频频换帅,却效果不佳。柳传志5月16日在内部讲话中也提到,“联想集团的手机业务做得确实不好,应该认真检讨,但这和动机无关。”
在股价表现上,联想股价持续不振。2018年进入下滑通道,从一月末的4.7港元左右一路下滑,截至5月16日收盘,联想股价收于3.86港元,下滑了约22%。
在业绩表现上,联想集团发布2017/2018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联想集团实现收入347.12亿美元,同比增长4%;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2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51%,上一财年同期则盈利4.28亿美元。
面对重重困难,联想如何突围?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分析师贾沫5月16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建议,他认为,(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主要打理国内手机市场,在国内手机业务方面,因为有着ZUK品牌的实战经验,以及全球领先的产品研发团队,常程在带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更需要梳理联想在市场的短期战略,以及对渠道伙伴的重建;就全球手机市场来讲,联想需要在moto品牌的号召力日渐式微的形势下,调整产品战略,提升其产品在不同价格区间的竞争力,从而争取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PC方面,(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刘军需要对各个品类更精细的优化,以及持续加强对渠道的掌控来进一步维持优势。
(江波 梁辰)
■ 人物
身在江湖心系公司柳传志卸任后两“出山”
柳传志可谓“身在江湖心系政”,虽已卸任十余年之久,但仍多次“出山”挽救联想。
5月16日,74岁的柳传志联合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和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发布这封公开信后,引发广泛关注。事件之外,柳传志再次“出山”的举动成为另一个被热议的话题,外界关于“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的议论又起。
回溯至2000年,由于杨元庆团队与郭为团队的冲突,联想开始筹划分拆,也是在那年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CEO,保留董事局主席职务。次年,联想分拆成功,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分别成立,杨元庆成为集团总裁兼CEO。
2005年,杨元庆主导联想集团完成对IBM的PC业务并购,被外界普遍视为联想发展的高峰,也是在这一年,杨元庆正式接替柳传志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然而,4年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柳传志回归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则退回到了CEO的位置。
杨元庆上任后曾试图建立“一套班子、一套人马”,由原戴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威廉·J·阿梅里奥负责渠道、营销,刘军负责供应链,贺志强负责研发。然而,这一体系随着刘军2006年离职,以及阿梅里奥与杨元庆的战略分歧而破裂。
2008财年是杨元庆治下联想集团史上首次亏损年,这直接导致了柳传志的“出山”。柳传志站出来明确战略,发展消费电脑,并帮杨元庆建立班子。
2011年,联想集团扭亏为盈开始恢复元气,柳传志再次卸任,辞去了联想集团所有行政职务,包括联想集团非执行董事职务、战略委员会和企业管制委员会主席及成员职务。杨元庆再次“接班”,并从职业经理人变为联想集团的第一大自然人股东,实现了柳传志计划的领导者“主人化”。
这次权力变动之后,联想集团每每遭遇业绩波动或其他危机时,外界不时就会有声音敲杨元庆一榔头,再坐观“柳传志是否又将出山”?(江波)
新京报记者 马婧 江波 梁辰 实习生 刘成硕
共2页 上一页 [1] [2]
柳传志的“至暗时刻”:谁能挽救联想的中年危机?
联想中年危机:陷投票门 还被移出恒生指数成份股
频繁换帅后 联想手机还能让人产生联想吗?
联想再变阵:外界质疑领路人缺乏战略前瞻和运营耐心
不一样的智慧零售助力联想SIoT合作社与用户“实时互动”
搜索更多: 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