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风险可控
从已披露的2018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看,寿险和财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发展各异,但整体风险可控。这一情况与2017年底的情况基本一致。
根据原保监会此前披露,2017年第四季度末,纳入审议的169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1%,较上季度下降2.4个百分点,较2017年初下降7.4个百分点;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0%,较第三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较2017年初下降0.7个百分点。
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70%、245%和326%。
经审议,108家保险公司在风险综合评级中被评为A类公司,57家被评为B类公司,1家公司被评为C类,2家公司被评为D类。
穆迪的研究报告指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改善,支持因素包括行业增长重心从短期储蓄型产品转向保障型产品、股市上涨提高保险公司利润。2017年总保费下降6%,2018年第一季度保费收入进一步下降,主要是因为万能险产品销售放缓。
“此类产品的准备金负债和风险资本要求往往较高,因此其销售放缓缓解了寿险公司的资本压力。”穆迪分析师指出,“对于利用高风险投资来支持万能险产品较高保证收益的保险公司而言,这一点则更为突出。”
事实上,在穆迪分析师看来,向保障型产品的转型支持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因为此类产品往往比储蓄型产品的利润率更高。此外,保障型产品对利差益的依赖性较低,因此利率风险较低,从而对最低资本的要求也较低。监管环境将继续鼓励从储蓄型向保障型的产品转型,这将进一步支持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除此之外,准备金评估利率放缓也有利于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原因是保险公司集体的准备金(计入认可负债)减少,在当前的偿二代机制下,准备金评估利率以国债收益率750天移动平均值为基础。由于2016年以来国债收益率一直在上升,因而2017年底上述移动平均值的下降速度减缓。”因此,穆迪预计,“2018年该移动平均值将触底反弹,使部分保险公司可在未来几个季度释放准备金。”
与寿险公司相比,财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明显。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超过2/3的财产险公司在2018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情况。而这一情况是2017年的延续。
对此,一位资深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反映了商车险费率改革的影响。车险费率改革第二阶段自2017年6月起实施,令保险公司在制定费率方面有了更大的灵活性。这也削弱了行业的承保盈利能力,从而影响其可分配利润。”
此外,穆迪认为,拖累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另一个因素是快速增长的非车险业务。鉴于车险业务竞争加剧,财产险公司一直在发展非车险业务。非车险业务的利润高于车险,但其非分散性导致风险也更高,因此在偿二代机制下的保费和准备金风险资本要求更高。
“我们预计,车险费率改革带来的竞争加剧以及快速增长的非车险业务将继续导致财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承压。”穆迪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国际金融报》记者 张颖 见习记者 王雪 共2页 上一页 [1] [2] 亏损扩大资本告急 吉祥人寿突遇董事长辞职 搜索更多: 吉祥人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