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一则是小米赴港IPO,招股书中令人亢奋的是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终于反超三星。另外一则是手机巨头三星在4月27日,裁撤员工297人,正式关闭深圳三星电子通信公司。这是三星在大陆唯一一家电子设备生产企业。
同为手机行业的两个知名品牌,让人忍不住要将二者的溃败与胜利进行对比。于是,三星的“大撤退”不经意间为小米的胜利提供更多想象空间,而小米的风光也无形中加剧三星撤退的狼狈感。这会容易使人产生错觉,那就是三星不行了,小米开挂了。但事实绝非如此。
三星的“作死”与“溃败”
如果说三星不行了,那必须加这样一个前提,在中国市场,三星确实不行了。据2018年4月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由5年前(2013年)的近20%降到了0.8%。
市场份额的严重缩水,导致了在华的三星工厂入不敷出。据企业财务报告,截止至2018年2月28日,该分公司营业收入3924.36万,净利润亏损2.94亿元。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撤退是在及时止损。近年来,中国市场占比的缩水与国内人力成本的提升,都在挤压这家企业的生存空间。
“爆炸机”一炸毁所有
曾经的巨头沦落到市场份额仅为0.08%,令人唏嘘不已。数据的拐点是我们不得不提的“爆炸机”。2015年,为了挽救市场份额的下降,三星发布了王牌手机Note7。但是由于制作上急于求成,手机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自燃事件。
三星彻底惹怒中国用户,是在手机“爆炸”事件之后的公关态度。面对中国用户的控诉,三星竟反咬一口说是造谣。随后在事情到了无法掩盖的地步,三星才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召回Note7。
而这次召回三星第二次“作死”,将中国用户排除在外。这种区别对待让品牌的信任感在中国市场彻底崩溃,于是各种“抵制三星,支持国货”的声音开始不绝于耳。
“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三星的溃败除了自己的作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救市国内手机中低端手机的崛起,我们看到依靠明星流量抢占市场的OPPO、vivo、以及逆袭的小米,他们瞄准的都是手机的中低端市场。
在中低端机的竞争中,三星性价比干不过国内品牌。在高端机中,三星所能带来的体面感又竞争不过苹果,这种“高不成低不就”一步步榨干三星的市场份额。
“新零售”业态的崛起
对于三星的“大撤退”,其内部高层给出的解释是:“中国市场太复杂”。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他口中的所谓的“复杂”,其实因为中国市场变化太快,对于发展太快无法把握的东西,人们才会概括为“复杂”。
近两年来,随着新零售业态的快速发展,让手机终端零售在售货渠道、流量竞争、性能迭代等方面都在飞速发展。身处巨变的市场环境中,稍微打个盹就会跟不上市场节奏。这也是为什么苹果、三星这样的昔日巨头都不免感慨,中国市场的生意变得越来越难了。
小米口中的反超,颇有“心机”
那么把追光灯打回到主角三星上,我们会发现,三星在中国市场的溃败,并不代表三星真的不行了,在全世界范围内,三星的霸主位置依旧稳固。因为,除了手机之外,三星拥有集储存器、面板、电视等近20种产品都是世界排名第一。
来自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Q1,三星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为7820万部,市场份额为22.6%,两项排名在国际市场均位列第一。既然三星巨头的位置依旧稳固,那印度市场小米反超三星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小米的招股书上,我们看到了印度已经成为小米重要的增长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 2018 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31.1%,位居第一,超过了三星近 5%。 共2页 [1] [2] 下一页 富途证券:小米上市 价值在于“铁人三项“ 电商周报:阿里财年营收2503亿 小米赴港上市 估值1000亿美元 小米能否对投资者也厚道一些? 小米计划上市,二当家林斌神秘面纱被揭开 雷军走近造富神话:小米可能成为今年集资额最大新股 搜索更多: 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