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光线传媒发布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营收为18.43亿元,同比增长6.48%,而主营的电影及衍生品业务的营收为1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微增0.32%,毛利率却下降了10.59%。缺爆款、电影制作成本提升以及衍生品销售不佳,让光线传媒2017年度电影生意疲态渐显。
主营毛利降一成
在各大影视公司纷纷发布2017年年报的4月,光线传媒也交出自己的成绩单,“营业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6.48%;净利润8.15亿元,同比增长10.02%”。然而,看似整体稳定增长的背后,作为光线传媒主营业务的电影板块,业绩表现却并不是那么理想。
据2017年年报显示,光线传媒电影及衍生品业务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1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微增0.32%;营业成本为6.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3.7%,但是毛利率却下降了10.59%。其中,光线传媒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2017年度票房收入的影片共15部,报告期内上映了13部影片;2016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结转到本报告期的影片2部,包括《少年》、《你的名字。》;与此同时,光线传媒还出品、发行了《大护法》、《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烟花》3部动画电影。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影视剧收入前五名分别为电影《大闹天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嫌疑人X的献身》、《缝纫机乐队》以及《春娇救志明》,收入总额为9.5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1.51%。
与此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对比以往数据发现,2015年,光线传媒收入计入报告期的影片同样有15部,彼时公司在电影业务上实现营收13.11亿元,同比增长102.69%。但在2016年,光线传媒调整了业务审计结构,将电影业务调整为电影及衍生品,虽然并入了衍生品,但是该项业务当年营业收入为12.34亿元,同比下降5.84%。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对此表示,近些年来影视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颇具实力的新兴公司层出不穷,尽管光线传媒切入电影市场时间较早,并且也在过去几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总体而言,光线传媒仍需在影片创新力上有所提升,“结合近些年的电影市场走势来看,‘爆款’电影对于一家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能否够产出‘爆款’,对于影视公司的内容把控力、整合营销力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多元布局不尽如人意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开始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光线传媒也不例外。
2016年,光线传媒正式涉足电商及衍生品业务,应运而生的光线旗舰店于2016年7月上线,随后包括《大鱼海棠》、《你的名字。》、《大护法》在内的多部电影的衍生品先后在该平台上进行销售,其中《大鱼海棠》更是一度创下数千万元的销售额,受到了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然而2017年底,天猫的店铺列表页上已将光线旗舰店标注为“该店铺没有任何宝贝,宝贝可能全部下架了”的状态。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光线旗舰店运营期间,共推出十余部影视作品的相关衍生品,主要可以分为品牌代售、版权授权与合作开发三大类,但是当影视作品热度期过后,相关衍生品便会从店铺下架。与此同时,这些商品也呈现出两极化的销售态势,截至2017年6月,光线旗舰店共有102件商品,总销量过百的共5件;总销量达到两位数的有13件;总销量在10件以下的有43件,其中17件商品销量仅为1件。
除衍生品外,光线传媒也在探索实景娱乐业务。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6月,光线传媒宣布与上海闵行区达成协议,在闵行浦江镇建设“中国电影世界项目”,面积1200亩,投资100亿元。但据2016年2月上海市《闵行区经委2015年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要点》披露,全区69个重大产业项目中,3个项目推进进度慢于预期,光线传媒便名列其中。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光线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