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蔡衍明在中国大陆注册了“旺旺”商标,为第一个在大陆注册商标的台湾厂商,并在1992年到湖南长沙设厂。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米果厂商,旺旺通过广铺渠道、压低成本、扩品类等方式逼退跟进者,一度以高达85%的市场占有率称霸大陆。
2008年在香港上市后,依靠旺仔牛奶的推动,旺旺的股价走势更是气势如虹。
然而从2014年开始,旺旺就陷入了业绩下滑的泥沼。旺旺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营收19.71亿元,同比减少7.9%。这是继2014年、2015年之后,旺旺营收创下三连跌。如果从2013年算起,旺旺营收累计减少约16.6%,市值缩水超千亿港元。
最新的财报显示,旺旺2017年1-9月收益约为135.85亿元,同比下降1.1%;毛利约为59.85亿元,同比下降8.8%;毛利率约为44.1%,同比下降3.6%,所有的财务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
“任何品类都有生命周期,旺旺的产品也不例外。”著名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认为,旺旺旗下主要品类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产品很难再有增量,而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和食品安全,旺旺业绩下滑在所难免。
多元化难题
早在2010年,想要打破瓜子业务一家独大局面的洽洽食品便开始涉足薯片,随后又相继进军调味品以及果冻行业。洽洽食品更是一度把瓜子以外的业务收入占比目标定为50%。不过,洽洽食品多元化的步伐似乎并不顺利,据2016年年报显示,洽洽葵花子的营业收入为35.13亿元;薯片和其他产品的营业收入仅分别为2.12亿元、7.65亿元。截至2016年,洽洽食品瓜子以外的业务收入仍占27%左右,距离50%的目标依然遥远。同一时期,洽洽食品营收净利双降。
朱丹蓬曾表示,洽洽食品净利润下滑与企业本身的多元化有很大关系,在多元化发展后,企业的资金、资源、经历都被分散,因此利润的下滑在此阶段是必然的。洽洽食品由于多元化的发展,在主业上并没有认真经营,虽然在瓜子业务方面是行业老大,但在该产品的业绩提升方面没有发力,多元化方面也并不成功,因此为企业的运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徐雄俊认为,旺旺多元化的关键在于必须采用多品牌战略,避免使用单一品牌上做多元化产品;其次企业要寻找新型的、有发展前景的品类进行开发。他认为,日化行业的竞争本身已经很激烈,旺旺想要分得一杯羹也许很难。
眼下,这家公司的现金流还算充裕。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旺旺集团银行存款还有103亿元人民币,旺旺显然还有试错的机会。然而,分析人士认为,市场留给它的时间并不多了。在竞品林立、消费者需求变化多端的线下,如果不能尽早把握趋势,旺旺将越来越难破局。
时代周报记者 梁耀丹 发自广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旺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