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记者了解到,2017年亚马逊“销售成本”与“物流运输成本”的总和较2016年增长29.56%,高于“产品净收入”增长的25.26%。而且,近5年来,亚马逊的零售与配送业务的成本增速均高于其产品净收入增速。
“不过Prime会员服务的重要性绝对比外界想象中要高得多。Prime会员的续费率超过90%,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会员业务模式,如果没有Prime会员业务,亚马逊的零售版图不可能做到这么大。”王子威对《红周刊》记者表示,亚马逊的零售业务是一个典型的高频、刚需、海量的业务模式,这种特点就赋予其吸引流量的角色,也就导致零售业务的毛利率根本不会特别高;另一类就是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低频、低需、少量但具备高毛利的业务模式,亚马逊正是通过零售业务得到大量的数据,将其导入云计算等高毛利平台,从而开展更多高毛利的业务。“今年1月份,亚马逊、摩根大通和伯克希尔·哈撒韦联合宣布成立非营利医疗公司并提供医保服务,也恰恰符合这样的逻辑。”
“分拆”亚马逊?
正如王子威所言,亚马逊的服务毛利率(1-技术及内容成本/服务净收入)近5年来呈上升趋势并稳定在50%的水平以上,该服务主要包括为一直以来在为零售业务“输血”的云计算业务。而从“技术与内容成本”项目增长来看,2017年较上年增长了40.63%,高于2016年的28.27%和2015年的35.20%,可见亚马逊在该业务的投入力度在加大。(见表2、表3)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云计算净收入达到174.59亿美元,同比增长43%,并以45%的市场占有率称霸公共云市场,遥遥领先于微软和谷歌。即便如此,CNBC却援引高盛集团研究人士观点称,市场对于亚马逊公司旗下的云计算和零售业务的估值还是太低,“虽然目前每股价格已经接近1600美元(目前每股价格为1392美元),但必须看到那些正在增长的业务,特别是AWS互联网服务业务,这已经占据了公司主业的一半以上,鉴于此亚马逊今年的股价可能会轻松触及1800美元”。
市场对云计算未来成长空间期待满满,云计算在亚马逊集团内的发展前景却于近日出现波澜——除了遭到零售行业的质疑之外,华尔街也有声音认为,云计算和零售业之间差异巨大,因此亚马逊应该分拆为至少两家公司,从而让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美国科技行业历史上,一旦科技公司做大规模,开始具备垄断市场的影响力后,往往会遭到政府和行业要求分拆的压力。比如,微软公司当年依靠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捆绑营销音乐播放器、网络浏览器等软件,将过去领先的行业对手挤出市场,这导致微软在许多国家遭到了反垄断诉讼,甚至走到了分拆的边缘。而谷歌最近在欧盟、美国等地也遭遇了垄断市场的质疑,其中欧盟内部有声音要求对谷歌进行分拆。那么,目前的亚马逊是否会重蹈“分拆”覆辙?
对此,某国内券商海外首席分析师对《红周刊》记者表示,特朗普是否真的会向亚马逊“动刀”现在不好下定论,但云计算在亚马逊生态圈当中扮演的角色之一就是支撑其电商业务的发展,未来亚马逊将云计算拆分出来,将致使其失去一个重要的“造血”工具。“如果云计算拆出来成为亚马逊的子公司,当中可能会涉及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利益输送的问题,两家公司独立上市不是大问题,但我们更应该关注两家公司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要如何去解决。”
不过,市场中亦有不同观点认为亚马逊“被分拆”的可能性并不大。《华尔街日报》近日发文称,基于对反垄断法的粗略解读,特朗普针对亚马逊的反垄断行动是难以实现的。这主要是因为,根据美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只有“公司在某一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或者“公司对消费者造成伤害”这两种情况下,反垄断法才能被适用。但由于亚马逊涉及的业务种类繁多,不论是售书、食品还是电子产品,从虚拟到实体,亚马逊在其任何一个条线领域内都没有形成真正的垄断格局。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亚马逊在美国电商市场份额44%,在美国零售市场份额仅为个位数,就算AWS在公有云市场份额为45%,也远没有达到垄断级别。只有在细分品类市场份额较高,比如在印刷书籍市场份额可以达到50%,电子书籍为70%,有声读物为90%。在竞争行为方面,亚马逊也不存在捆绑销售、价格歧视、哄抬物价、拒绝为特定消费者群体提供服务等反竞争行为。
只要亚马逊不主动进行管理变革,所有分拆设想都是一厢情愿。
来源:红周刊 作者 赵康杰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亚马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