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收徒”式推广营销海报。资料图
观点一:在趣头条的收徒模式下,师傅、徒弟、徒孙构成了上下层级,并且师傅还能从徒弟、徒孙处获得收益,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只不过在这一模式中,人们贡献的是时间,而不是金钱
观点二:平台对用户收徒的奖励制度,更像是一种有偿劳务,或者可以理解为烧钱推广,跟传销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免费扫码看资讯还能赚零花,不止呢~还能微信提现或者兑话费……”下班路上,裴一(化名)突然收到一位朋友的微信消息,紧接着对方又发来了一张扫码领红包的图片,显眼位置写着“零投入大回报,加入就送现金红包1—10元,只需看文章即可赚钱……趣头条值得信赖。”
摸不着头脑的裴一泛起了嘀咕:看文章就能赚钱?不会是骗子吧。但是在朋友再三保证下,裴一还是扫码下载了这款名为“趣头条”的App,刚一注册完成,朋友的微信消息就到了:“又收一徒,你现在就是我的徒弟,要多在这上边看新闻,给我进贡哦!”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裴一哭笑不得。
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开始研究这款资讯阅读应用,渐渐地,她发现有些不太对劲:看新闻就能拿现金红包、收徒能得奖励、徒弟可以向师傅“进贡”,徒孙向徒弟“进贡”师傅也能得奖励……
“怎么这么像传销啊?”敏感的裴一很快将其模式跟传销联想到一起,不仅如此,跟她有同样疑问的网友不在少数,“这样的软件,到底是谁在看?真的有人拿到钱吗?”
定位三四线城市赢先机
过去一段时间内,趣头条赚足了人们的目光,这个很少出现在聚光灯下的平台,不断传出融资或计划上市的新闻。
3月16日,趣头条官方宣布完成了2亿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腾讯领投,跟投方为尚珹资本、顺为资本、小米、华新致远、创伴、光源资本,整体投后估值超过16亿美元。
官方资料显示,趣头条隶属于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上线。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趣头条累计注册用户超7000万,日活超1000万,月活接近3921万,同比增速高达687%。猎豹大数据显示,趣头条在全网App中排名第41位,资讯类产品中仅次于今日头条。
由于很多人表示从未没听过、体验过其产品,因此趣头条宣布融资后,在互联网行业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实际上,趣头条的目标受众并不在一二线城市。易观千帆的调查数据显示,趣头条平台上超过80%的用户来自非一线城市,以中低档消费者为主。
说起趣头条在三四线的受欢迎程度,老家在河北农村的张伟(化名)深有体会,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亲戚朋友们每天都在使用,并且经常比较各自所得的奖励。
“我妈自从被我舅妈推荐安装了趣头条后,一发不可收拾,拉着我收徒弟,一天天手机不离手……总感觉这不是什么好事,不太懂这些软件靠什么盈利……”张伟表示自己对其内容丝毫不感兴趣,“都是些没有营养的内容。”
多重奖励+收徒促爆发
业内人士认为,瞄准三四线用户成为趣头条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所在,但这只不过为其赢得了一丝先机,真正促使其迎来爆发的则是其用户奖励+收徒的模式。
在趣头条上,用户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奖励,奖励内容或为现金红包,或为平台的金币奖励。按照目前平台的规定,用户注册、签到、阅读新闻、分享新闻链接到朋友圈得金币、完成任务得现金红包。
而点对点收徒则是趣头条主要的获客手段,也是用户见效最快的赚钱方式。即用户通过自己的邀请码邀请其他人注册,用该邀请码注册的趣头条用户将成为其徒弟,每收一名徒弟,师傅即可获得金币和直接的人民币奖励。此外,徒弟分享、阅读、评论新闻,“师傅”也能获得“进贡”,也即金币奖励。
法治周末记者体验趣头条发现,平台列出了收徒奖励制度,收徒2人可得6元现金奖励,收徒4人得16元,收徒1000人得12000元,收徒2000人得28000元。但不过收徒2人的6元现金无法提现,只能到收徒4人时能提现16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趣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