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间,来伊份披露了2017年业绩快报成绩单,从披露的数据来看,来伊份2017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形,其中报告期内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25.37%。
来伊份披露的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6.36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2.35%。来伊份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该公司全渠道营销网络的优化建设以及公司门店的稳步扩张。按照渠道划分,2017年度直营零售收入约为29.61亿元,较2016年度同比增长8%;2017年度电子商务平台收入约为3.72亿元,较2016年度同比增长55%;加盟商批发收入约为1.36亿元,较2016年度同比增长18%;2017年度团购及经销商收入为10614万元,较2016年度同比增长47%。截至2017年12月31日,来伊份门店数量为2460家,较2016年底2260家门店净增长200家。
相比起营收的稳步增长,来伊份的净利润表现却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17年来伊份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25.37%,报告期内在扣非后净利润方面实现的数额更是同比下降近三成。对于归属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来伊份在公告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亏损增加以及公司广告宣传费用增加造成的”。
据了解,来伊份是休闲食品行业领先的自有品牌和全渠道的运营商,该公司于2016年10月12日正式登陆A股市场。实际上,来伊份上市之路并不顺利。来伊份在2012年就曾计划上市,在招股书预披露不久后,来伊份就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2012年4月24日晚,《3·15在行动-美味蜜饯这样生产》栏目曝光了国内部分蜜饯加工厂的黑幕,其中来伊份及部分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此次风波对正处IPO关键期的来伊份来说造成重大利空影响,当年7月27日,来伊份的首发申请被否决。
2012年8月3日,证监会官网公布的一则《关于不予核准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决定》中指出,“根据申请材料,报告期内来伊份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有关部门处罚,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并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发审委认为来伊份的上述情形与相关规定不符,因此对来伊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不予核准。
在首次IPO失败后,来伊份在2016年终于如愿上市,并成为主板“零食第一股”。 上市后来伊份也曾遭遇疯狂爆炒,不过在创出82.37元/股的高点后,来伊份股价便一路震荡下行。若以后复权计算,来伊份股价自创出高点至今,跌幅已经超七成。
上市后,来伊份交出的首份年报成绩单就出现业绩增速放缓的情形。数据显示,2016年来伊份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仅同比增长1.92%。此外,来伊份营业收入来源区域性特征也十分明显,在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主要来自上海地区和江苏地区。业内人士认为,收入来源区域性特征明显的企业若不能很好地开发新的区域市场,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崔启斌 刘凤茹)
搜索更多: 来伊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