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杰介绍,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注册资本1.2亿元。2012年10月,一家广西印象刘三姐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了大部分股权,成为实际控股人。但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四五年的时间,在印象刘三姐场场爆满的演出背后,公司早已身背巨大债务。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人事总经理 胡健萍:就从高院接管了以后,所有的账申报债权,才知道一个具体的数量,就蒙了,怎么可以欠那么多钱,把钱都拿哪去了,大家都觉得特别夸张。
2017年8月,桂林广维文华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时,已累计负债26.9亿元,公司的钱去哪了?记者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了解情况,负责破产重整案的审判长 蒋太仁告诉记者,股东企业利用印象刘三姐做了大量担保,造成了巨额债务。
广西高院民二庭庭长 蒋太仁:无限制的实际投资,也导致债务扩大,这样使他的债务突然间的无限的扩大,然后投资没有收益。
根据资产评估,桂林广维文华公司所有资产价值合计1.74亿元,而债权总额高达15.8亿元。广西高院为保护“印象•刘三姐”这张广西旅游的名片,决定通过破产重整的方式拯救企业,而非破产清算。经过招标,最终确定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为重整投资中标方,解决债务清偿。
广西高院民二庭庭长 蒋太仁:全部现金支付7.5亿已经到账,会在春节前,分到所有债权人的户头上,而且包括职工的利益。
文化产业加资本 实景旅游演出何处去?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虽然身陷“破产”的泥潭,命悬一线,但从去年8月桂林广维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至今,《印象•刘三姐》演出仍将继续。广西高院认为《印象•刘三姐》节目本身并未丧失存续价值,且有依法拯救的价值和意义,但实际上,紧靠他人拯救是远远不够的。
李新杰负责运营印象刘三姐近十年的时间,他说,在国内众多实景旅游演出当中,《印象•刘三姐》是为数不多的,长演常盛甚至一票难求的剧目,这也拉动了阳朔乃至桂林的旅游、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印象刘三姐运营总经理 李新杰:03年试演的时候,阳朔当时的住宿宾馆的床位大概是3500个左右,到今年为止是7万多个床位。
“白天是渔民,晚上是演员”,已经成为十几年来当地渔民的生活方式。《印象•刘三姐》800多名演职人员,有200多人是来自周边村寨的渔民。靠着演出,家庭收入每年至少能增加2-3万元。
印象刘三姐渔民演员 黄金财:以前上班的时候都骑自行车,现在开小车的都很多了,因为有了印象刘三姐的带动,周边的旅游环境都提高了。
根据广西高院所披露的重整计划,印象刘三姐还将继续上演,桂林广维文华继续经营,而作为重整的投资方,北京天创文投接手后,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对印象刘三姐进行全面、系统的升级改造。
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邢洪旺:我们从舞台、看台、园区、配套设施、甚至我们提到了未来的主题公园,主题酒店等等系统改造的一个叫文化综合体。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在全国像印象刘三姐这样还在盈利的旅游IP已经为数不多。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实景旅游演出项目,80%的项目处于亏损状态,11%的项目勉强收支平衡,仅有9%盈利。
2015年停演剧目就达46台,这其中不乏印象系列中的“海南岛”。专家表示,所谓巨额投资、知名导演、专业制作团队都是套路,解决不了“门票依赖症”,解决不了文化元素挖掘不深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孙佳山:将这些在纯市场化环境下生存下来的硕果仅存的这几个经典IP,然后进一步的把它们主题化,然后进一步的把他们这种IP的产业链进行完善,才有可能在海外产产生影响,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形象。
联播观点:文化“印象” 管理镜鉴
作为文化旅游IP的一面旗帜,山水实景剧其实在诞生之初理念是非常先进的,旅游影视剧演出融合,相当于现在说的“跨界”。现在看来,也依然没有过时。印象系列之外,还有了“又见”“归来”等系列。众多影视公司、导演还在加码布局实景娱乐。方向没有问题,问题是:怎么好好开发运营这个IP,再好的创意,也得面对市场的洗礼,接受管理的检验。
来源: 央视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印象刘三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