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战略选择,相对来说,伊利、蒙牛在常温奶领域已经形成规模。对于后来者来说,需要思考自身的优势、增长空间、差异在哪里,才能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时找到自己的空间,否则在竞争时是没有办法“活下来”的。新希望乳业合作的企业都是城市型乳企,是当地的品牌,以巴氏奶为主,因此在规划中,还是要发挥这些企业的长处。
发力优质乳
消费信心不足与产业链不平衡是当下中国乳业发展的两大难题。近几年来进口乳制品增长迅速,也客观反映了消费者对国内乳品的信任感还没有恢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提高本土乳品品质并重获消费者信赖才是惟一出路。
为通过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确定中国好奶标准,国家农业部牵头建立国家优质乳工程。目前全国已有12家企业通过了这一审核,越来越多拥有资质的乳制品企业也开始加入评审申请流程,“优质乳工程”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好奶标杆。
2016年9月,新希望乳业旗下昆明新希望·雪兰乳业成为首家通过中国优质乳审核的乳企。2017年12月,新希望双喜乳业(苏州)公司成功通过国家优质乳工程验收。这不仅是江苏首家过审乳企,也是新希望乳业旗下第6家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审核的企业。
席刚表示,新希望乳业目前正在做优质乳,已经有六家工厂通过了优质乳工程的验收。新希望乳业希望通过优质乳工程来倒逼自己进行提升,也提醒自己达到优质乳工程的目标。新希望乳业目前做的是24小时鲜奶,但产品保质期是5-7天,超过24小时后,鲜奶就要下架销毁或通过赠送将产品处理掉,这样的概念也使得新希望乳业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质量管控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鲁佳乐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