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入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再添一例。新国都11月21日晚发布公告,公司拟以7.1亿元现金收购嘉联支付100%股权,借此进入支付收单行业。近三年来,企业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动作频频。业内人士认为,支付牌照“高烧”难退,在这背后是企业对支付导流的追逐,不过要注意小型支付公司可能面临市场竞争、牌照不能续期等风险。
根据新国都的公告,新国都与嘉联支付为上下游客户关系,为嘉联支付长期提供支付硬件设备、设备租赁服务以及定制化的软件开发和支付系统开发等技术类服务。通过此次交易整合,能够实现双方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红利。此外,近期第三方支付行业门槛进一步提高,新国都可以通过此次收购进入支付收单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约40起收购或拟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案例。例如钱袋宝被美团收购,浙江贝付卖身唯品会、捷付睿通被小米拿下、广西集付通遭恒大吞并、深圳神州通付嫁入美的。
收购价格随着支付牌照生意的火爆水涨船高。从牌照交易案例看,一张经营范围为互联网支付牌照的市场价格约5亿元,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两项经营业务牌照超过6亿元,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三项业务牌照价值超过10亿元。
业内认为,支付牌照被炒热,一方面由于行业高速增长,为支付牌照价值带来了美好的想象;另外央行去年明确表示“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支付机构”,牌照稀缺性进一步凸显。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自从央行暂停新牌照发放以来,牌照尤其是互联网支付牌照应该说“被买走一张就少一张”,从供给角度看,支付牌照价格是看涨的。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公司依靠掌控的高频场景,再配上自有的独立支付系统,能够减少对支付宝、微信支付单一渠道的依赖,掌握核心经营数据。有支付机构人士坦言,从需求方面,各大企业以期收购支付牌照,构建独立完整交易,形成商业闭环。
然而,应该注意到的是,不少独立发展的持牌第三方支付企业本身,却都处于亏损状态。央行相关人士今年早些时候指出,除少数排位比较靠前、口碑较好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实现盈利,其他大部分支付公司都处于亏损运营状态。不仅如此,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巨大的资金沉淀,容易被挪用于投资,影响客户资金结算安全。一旦发现风向不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就可能携款潜逃。
此外,业内人士也提醒,小型支付公司可能面临牌照不能续期、市场竞争、标的公司估值过高等风险。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5月-2015年3月,央行共发出271张支付牌照。但从2016年8月至今年9月,在四次续展中,有2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目前支付牌照数量为247张。北京商报讯(记者 程维妙)
搜索更多: 新国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