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澎湃新闻刊发了《名人的时间能像股票一样交易?时间交易平台秒啊合规性存疑》《秒啊账户充值可绕过资金监管方,还存在信用卡套现漏洞》《秒啊刻意回避产品金融属性,但资金监管方将其归类为网贷机构》三篇文章。
在文章刊发数小时内,微信支付取消了通过信用卡向秒啊账户充值的功能。微信支付的做法及时封堵了信用卡套现以及违规使用信用卡资金的风险。不过,秒啊时间交易平台的潜在风险主要还在于它从事类金融业务,却没有接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应监管。
细看秒啊的商业模式,它先买断名人(网红、明星、企业家、创业者、校咖等)240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再将时间拆分成秒在互联网平台上公开发售和交易。粉丝可以通过购买一定的名人时间后,兑换行权服务,例如线上聊天、线下共同进餐等。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三赢”的好创意。对名人来说,通过卖出240个小时,可以获得一笔收入,多了一个知识变现、技能变现、粉丝变现的新渠道;对秒啊来说,它可以收取名人20%的服务费和3‰的交易佣金;对粉丝来说,则可以通过秒啊交易平台购买名人的时间,通过兑换时间实现与名人的线上或线下的互动交流。
然而,当秒啊将名人时间拆分并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上供粉丝、投资者、投机者交易时,它的商业触角就从一般的商业领域进入到了金融领域。虽然秒啊自己认为只是一个娱乐消费平台或知识共享平台,但它实际在做的内容已经具有金融业务的性质。
就算按照秒啊合伙人、CMO梁杰说的,秒啊有三类用户,40%是黏性粉丝,为行权而购买;30%是长线投资者,看好一些明星的爆发潜质;30%是短线想赚快钱的投机者。也就是说,秒啊时间交易平台上60%的用户不是消费者,而是投资者和投机者。对这60%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金融投资平台,而不是消费平台。
如果按照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新宇的分析,秒啊平台虽然打着“名人时间”的旗号,但如果抹去“名人”“时间”这样的标签——每个名人只是发行人,每个明星的时间只是一个交易品种,交割方式不同于商品货物,而是履约行为,那么它与正常的交易场所并无本质区别。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实践表明,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将互联网与金融业务连接起来,风险巨大,教训惨痛。比如P2P网贷平台、邮币卡交易平台、在线外汇和贵金属交易平台等等的野蛮生长,都曾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有的投资者甚至因为借了“裸贷”跳楼自杀。
上述教训也意味着,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先任其野蛮生长,在出问题后再出手规范,代价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行不通。毕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是在其诞生之前不可想象的。
今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直接一刀切叫停了方兴未艾却有巨大风险隐患的首次代币融资(ICO),此后还叫停了国内所有比特币交易所。在这个过程中,监管思路已经渐渐明晰,不走先野蛮生长再治理整顿的老路,而是要将金融风险防范于未然。
9月以来,多位央行官员公开表示,凡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纳入监管。这个基本原则的提出,想必也与上述讲到的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的血的教训有关。
虽然2016年年底才上线的秒啊当前还是一个初创公司,但其发展非常迅速,在种子轮后已经获得了三轮融资。根据秒啊的数据,上线两星期,充值到账金额便达到2亿元,如今则已超过10亿元,每个月的交易额在3亿-5亿元。如果任其继续在监管部门的视野之外野蛮发展,结果可能对秒啊、名人、粉丝和投资人都不利。
因此,对秒啊来说,它要么关闭具有金融属性的时间交易平台,要么先获取相关金融牌照后再在监管规则下运营。特别是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做金融就要堂堂正正、持牌经营,容不得再挂羊头卖狗肉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互联网降低了消费者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但是降低消费者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并不意味着降低金融服务行业的准入门槛。实际上,现在监管部门正在提高这个门槛。正是在11月21日晚间,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即日起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据澎湃新闻了解到的消息,监管部门也将对存量的小贷公司进行整治。
澎湃新闻记者 郑戈 来源:澎湃新闻
名人的时间能像股票一样交易?秒啊平台合规性存疑 “秒啊”M.I.T国际时间价值链(代币TNB),用价值丈量时间的魅力 搜索更多: 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