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在亚马逊网站的退货页面。
江苏市民梁女士被假客服诱引进入钓鱼网站后,不仅骗取了两千多元存款,还被迫贷款9万余元。梁女士说,她跟银行艰苦交涉无果后,自己被迫还了贷款。
上海市民孙女士则表示,她是今年3月23日在亚马逊购买书籍,下单后没有收货。骗子冒充亚马逊客服,以支付宝升级为由,说服她取消订单,且配合退款。“对方准确报出我订单信息,我就相信对方。随后在对方的指引下,进入了在我的账户上植入的钓鱼网站链接。对方骗取了我的银行卡号和验证码。”最终,孙女士被骗取了12万元。
消费者:亚马逊强制清洗账户信息
据孙女士介绍,大部分受害者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多次拨打亚马逊客服要求作出合理解释、进行先行赔付,但都遭到回绝。受害者曾有个大约200人的QQ群,讨论如何维权。最后,包括她在内的42人组成了维权团队起诉亚马逊。
梁女士认为,损失是因亚马逊购物引起,且钓鱼网址在亚马逊官网上,故亚马逊应承担责任,孙女士也持同样的观点。
“不过,在跟亚马逊客服沟通后,亚马逊的一个举动让受害者匪夷所思。”孙女士表示,在被骗后打过客服,亚马逊方面却强制清洗了自己的账户信息,即账户中被植入的钓鱼网址清除了。
“这些可编辑选项原则上权限仅限于用户本人,亚马逊没有权限修改用户个人信息。”受害人孙女士称,既然亚马逊可更改个人账户,为何不在案发前做足相应的预防措施,限制植入超链接地址。“事件发生后强制清洗用户个人信息页面,岂不是反而为骗子清除了痕迹?”
42名受害者维权团队认为,作为电商巨头,亚马逊没有有效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任由漏洞不停地被不法分⼦利用,进⽽行骗。案发后,亚马逊客服一直是敷衍态度,仅在网站设置上添加了部分警示文字,单方面清洗用户的信息,甚至强行冻结账户。
受害者普遍表示,在这个案件中,亚马逊应承担大部分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起诉,能让亚马逊有效修补网站漏洞,及时止损,避免更多⼈遭受类似的悲剧。”
代理42人起诉亚马逊的王琮玮、张冬光律师表示,根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亚马逊应当就42人的损害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亚马逊:关闭用户个人主页编辑功能
11月10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亚马逊方面。
亚马逊公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亚马逊客服不会使用个人手机号码与消费者联系,更不会以任何链接的形式向消费者索取或引导消费者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隐私信息。“网络诈骗严重侵害消费者及商家的利益,不仅对亚马逊日常经营造成干扰,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与消费者一样对此深恶痛绝。亚马逊将尽最大努力配合警方调查,竭力维护消费者利益,并期待警方早日将诈骗分子绳之以法。”
亚马逊表示,地址栏是用户进行地址编辑和管理的栏目,亚马逊不会在地址栏发布任何退换货信息或更新订单状态的通知,更不会添加链接。如果用户在地址栏发现地址以外的信息,应保持高度警惕,更不要盲目轻信诈骗分子的引导点击任何不明链接。
亚马逊透露,目前除了进行安全提醒,针对现有的诈骗形式,亚马逊采取了的应对行动包括:关闭了亚马逊网站用户个人主页编辑和“隐藏订单”功能,以阻止诈骗分子植入钓鱼链接;隐藏订单中客户联络信息;系统自动识别和删除地址簿超链接,阻止诈骗分子植入钓鱼链接。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来源:澎湃新闻 共2页 上一页 [1] [2] 亚马逊扩展自有品牌雄心:现在又进军家居行业了 亚马逊明年将推有声读物流媒体服务Audible 亚马逊效应使美国零售业上月新招人数创新低 “Costco+”模式:这3家创业机构誓要颠覆亚马逊 亚马逊为旗下物流子公司注入2000万美元 搜索更多: 亚马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