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直播行业的领头羊,一边是刚刚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一方亟需套现,一方需要扩大市场想象空间,双方合伙上演了一出资本腾挪大戏。
9月4日,宣亚国际(300612.SZ)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报告,拟收购蜜莱坞约48.25%的股权,标的资产交易价格近28.95亿元。蜜莱坞旗下运营的主要直播平台,正是目前移动直播行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映客直播。
宣亚国际今年2月15日才登陆A股,其主营业务是整合营销传播服务。5月9日晚,宣亚国际就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收购蜜莱坞至少50%的股权。上市仅仅不到三个月就宣布对外并购,速度确实令人惊讶。而更令市场关切的是其巧妙的交易手法。
“吃力”下咽
双方身价差距并不大。
身为国内知名的直播平台,映客直播估值不菲。公开资料显示,收购前蜜莱坞的估值为60.60亿元,其48.25%的股权价值为28.95亿元。而最高峰时,映客直播估值达到70亿元。
宣亚国际停牌前的市值为71.64亿元。可见双方身价差距并不大。
但根据宣亚国际9月5日发布的蜜莱坞财务审计报告来看,映客2016年营收达到了43.38亿元,净利润4.8亿元。而宣亚国际上一年度营收仅4.67亿元,净利润0.59亿元。从收入规模来看,这一收购更像是以小博大的“蛇吞象”。
按照今年3月再融资新规,用定增募资的办法收购已经行不通。其中,新规规定的18个月的间隔,宣亚国际并不能满足。
宣亚国际表示,本次交易方式初步确定为公司全部采用现金的方式购买标的公司的股权。
这28.9亿元对于宣亚国际也是不小的压力,钱从何而来?
2017年一季报显示,目前宣亚国际账上有货币资金约3.3亿元,相比虽较2016年底1亿元增长了3倍,但对收购仍旧杯水车薪。
按照当前监管层对于杠杆收购的要求,以及对互联网产业重组的监管风格来看,这一桩买卖并不那么容易通过。
筹钱成为了宣亚国际的首要任务,研究最新的方案设计,宣亚国际的交易资金方案设计令人眼前一亮。
首先,借钱。宣亚国际股东宣亚投资、伟岸仲和、金凤银凰拟向宣亚国际提供3年期借款合计7.39亿元;宣亚投资、橙色动力、伟岸仲和、金凤银凰拟向上市公司提供15年期借款合计约21.56亿元。
其次,收购。宣亚国际将利用以上共计28.95亿元借款完成收购。确切的说是收购奉佑生、廖洁鸣、侯广凌、映客常青、映客欢众和映客远达六个股东合计持有的蜜莱坞48.2478%的股权,宣亚国际将成为蜜莱坞第一大股东暨控股股东。
再次,映客股东增资。这也是此次交易方案最巧妙之处。映客创始人团队并非拿到钱就完事了,而是拿出其中21亿元现金对宣亚投资等四位股东进行增资。
也就是说,近29亿元的交易额,宣亚国际及其关联方仅拿出了7亿元就完成了收购,其余的21亿元以增资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宣亚国际四位股东手中。
钱兜了一圈又回来了,宣亚国际四位股东借给子公司收购的资金,大部分回到了自己手中,仅有7亿元成为了映客创始人团队的“辛苦费”。
交易完成且增资事项完成后,宣亚国际控股股东仍为宣亚投资,宣亚投资仍持有宣亚国际37.50%的股权;增资完成后,奉佑生、廖洁鸣和侯广凌合计持有宣亚投资42.0079%的股权。公告称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宣亚国际控制权变化。 共2页 [1] [2] 下一页 映客卖身宣亚国际:一场乙方并购甲方的回归 宣亚国际收购直播讲市值故事?映客渐离风口谋套现 映客卖身宣亚国际双赢还是借机套现? 宣亚国际:联手聚智科技,拥抱社会化营销大数据未来 搜索更多: 宣亚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