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其灭亡 必先使其疯狂"!
对这波极其渴望金钱的人来说,撸口子和吸鸦片一样,会上瘾的,因为钱来的太容易了。在安卓的应用商店里,输入消费贷,能找到600多个app, 而类似于趣店的这种平台号称10分钟就能出贷!这群追求"高" 消费的"消费者"分分钟就被这些APP给消费了。
马上全民狂欢的双十一,阿里的花呗也出了大手笔,将个人人均额度提高了2000元。这也可见淘宝的野心不仅仅在于消费者的钱包,更是盯住了大家未来的现金流。
1, 被收割的人生可能
在笔者看来,消费贷的出现就是给用户的消费能力加个了个杠杆!
虽说杠杆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是中性的。
但是在用户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弊远远大于利,它会千倍百倍的放大了人性的欲望。
是的,社会是丛林,总有一批人要被收割。但是,要知道使用消费贷的这波人,为了个几千块钱去上杠杆的人,大部分是才工作一两年的小白领,四五线的小居民,进城务工的蓝领。这是一波脑子都还没长齐全的,就要被收割的人。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的反收割教育,他们的认知让他们无法看穿资本的陷阱和游戏。互联网金融本应该是让普惠的触角伸向传统金融无法抵达的角落,而没有更新自己认知的他们成了被消费品,被收割品。他们只能在背着负债的过程中,被债务裹挟着前行,要么成为资本的的奴隶,要么放弃自己的灵魂。
一个正常运转的商业社会,它的机能应该是完整的,我们不一定都能公平的共享文明发展的硕果,但是应该有抵达不同终点的可能。从无处不再的消费陷阱到毫无底线刺激你消费欲望的"神器",这群财商不够,认知不高的伙伴们成了被资本碾压吸食的消费品。是的,有的人借钱是为了刚需,有的人借钱是为了欲望。在消费型社会,刚需和欲望往往很难界定。金融和人性的贪婪,永远纠缠在一起,当它们珠联璧合的时候,就是人间血肉模糊的时候。很残忍的事实是,所谓金融科技,支撑这些的还是最陈旧的金融逻辑——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利差的高额收益。
2,没有底裤的现金贷
在暴利面前,众生相贪婪而疯狂!
作恶的不仅仅是杠杆,也是毫无底线的商业模式。
像趣店这样的现金贷产品"来分期",年化利率高达102%,最高的可达到500%左右。可谓是典型的高利贷。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互联网现金贷,无非是高利贷的外衣而已。
针对蓝领&学生群体的消费贷产品,其原罪在于"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简单粗暴的业务模式。在这个几乎万能的模式下,现金贷平台几乎可以给任何群体放贷款,不需要什么场景,也不需要考虑风控问题,门槛低易复制。
坏就坏在了,低门槛的审核之下,不考虑用户还款(消费)能力的借贷产品就是耍流氓。传统的借贷审核一方面是为了把控借贷的不良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用户,在无合理的理由之下,拿到与他资产与现金流不匹配的资金。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帮用户控制住了一波风险。
而在这个消费时代,用户的心智和欲望被这种无处不在的消费贷产品的围殴与诱惑下,极易突破负债能力的极限,走上多头借贷、借东家还西家的恶性循环之中,一旦链条破裂,借款人身背沉重债务,放贷平台则可能会面临小范围内"次贷危机"。于双方而言,都是在走钢丝,且没人敢先停下来。
而小额现金贷的利率,深藏不露,极具迷惑性,砍头息、逾期天价罚金、债务不封顶、暴力催收,这些东西在用户入局之初,被巧妙的掩盖 .........更像另外一只将用户拽下水的地狱之手。
四、终局在哪里?
1,个人的噩梦
资本来到世界,每个毛孔都渗透着穷人的鲜血——马克思。
像趣分期看起来小额的消费贷,每单不到1千,毫无伤害。然而,贷款人往往存在或者被引导出强大的消费欲和侥幸心理。从一部几千块的手机开始,步步沦陷。
比如某大学生,接触十多种贷款,贷A家的贷款还B家的钱,再借C家的钱来填A家的坑……一家家加起来是个很大的数字。而"大学生贷款买苹果6手机,3万滚成70多万元"这起着名的案例里,当事人贷款买了两部手机,面对催债,拆东墙补西墙,不断地去找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还债。
更糟糕的是,高昂的滞纳金是噩梦开始。
很多平台,逾期一月未还,必须缴纳滞纳金。比如借10000块,滞纳金就是=10000*1%*30=3000元,如一年不还,滞纳金就是36000元。
《地藏经》上说,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以此连绵,求出无期。而以债为生,拆东墙补西墙的多头借贷者们就如同生活在无间地狱般,前有连绵不止的催收轰炸,后有亲戚朋友的担忧惋惜,面对高昂的滞纳金,沉重前行。
很多人都是借新还旧,当借的平台太多,就像雪球越滚越大,就可能资不抵债,陷入债务危机。
2,行业的沦陷
趣店55%的利润率,意味着消费贷这个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现金贷更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而其产品的特性,也决定了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加上行业先行者的良好发展势头,投资人的吹捧,必然导致竞争者快速加入,激化竞争,就如同当初的P2P。
然而P2P行业的收场,可谓惨淡,现金贷会重演其结局么?
我看,极有可能,风险的累积总是在泡沫中完成的。共债现象(一个人同时在多个平台上借款)是这个行业的通病,一旦崩盘是"病来如山倒",就算趣店这种傍上大腿(用户获取、资金托管、风险控制几乎全部依靠支付宝)的公司也不能幸免,因为不管你做的多好,总有人拖后腿。
在现金贷的商业模型里面,在最关键的变量是坏账成本。坏账一方面来自欺诈,另一方面来自信用风险,尤其是多头(重复)借贷风险。
据百融金服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统计:从申请次数来看,约56.5%的客户申请现金贷次数大于2次,其中申请2-5次的客户占比最高,达到36.7%;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中,在多家机构申请借款的人数占比达49.4%,在1家机构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仅占7.2%。总体看来,现金贷多头借贷现象较明显。
这导致的结果是:许多现金贷平台因遭遇欺诈事件损失惨重,甚至在一些公司里恶意欺诈损失能占到整体坏账损失的60%;目前现金贷行业多头借贷占比近50%,且多头借贷导致的逾期数量占比(84.3%)要远高于在1家机构逾期数量占比(15.7%)。
不过,资本可管不了这么多,在暴利面前,是一副贪婪且疯狂的众生相。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门持久的生意,但在庞氏游戏结束前,所有人想的是:在监管来临之前,先捞了再说。
五、监管
乱象之下,监管必须到来。
其实在《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中已经点明了,行业内大多数公司的违规:
一是利率畸高。根据媒体报道,"现金贷"平均利率为158%,最高的"发薪贷"利率高达598%,实质是以"现金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稳定。
二是风控基本为零,坏账率极高,依靠暴利覆盖风险。部分平台大力招聘线下人员,盲目扩张,且放款随意,部分平台借款人只需要输入简单信息和提供部分授权即可借款,行业坏账率普遍在20%以上。
三是利滚利让借款人陷入负债危机。借款人一旦逾期,平台将收取高额罚金,同时采取电话"轰炸"其亲朋好友或暴力催收等手段,部分借款人在一个平台上的借款无法清偿时,被追转向其他平台"借新还旧",使得借款人负债成倍增长。
金融是一个需要强监管的领域,只有强监管才能保证不出乱子。这一点,国家早已意识到,正如此次大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
今后整个金融监管趋势会越来越严,监管部门会严格执行法规。
没错,金融的核心是风控,而有些风控是某些公司做不好的,或者,不愿意去做。
结语
借贷,本质是透支未来的弹性,以时间换空间。当披着互联网外衣的民间借贷崩盘之际,个体的未来坍塌之日,是经济失去弹性之时。对于金融活动的轻视和错误处置,放大的不仅是人性贪婪,也会加速社会的不稳定性。毕竟今日的资本狂欢是用来日的流动性换来的,当整个社会的基层毫无生命力。资本,你再来收割谁的人头?(来源:华尔街见闻)
共2页 上一页 [1] [2]
趣店背靠蚂蚁坐火箭上市:姓Fin还是姓Tech?
趣店市值115亿美元 又是一个资本泡泡吗?
马云马化腾IPO之战打响:趣店已上市 搜狗还远吗?
揭秘趣店融资经历:B轮难产 神秘大鳄拿出20亿拆VIE
趣店赴美IPO周亚辉又成大赢家:出售3%股份赚了3.4亿
搜索更多: 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