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天津航空成立之初的定位,该公司会在环渤海经济圈及西部地区建立起支线航空网络。但业内普遍认为,支线航班座位数少、飞行距离短,可支线飞机的飞行员、机务、航油成本、起降费等在国内都与干线飞机无异,很多支线航线只有在政府补贴的支持下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如果没有干线网络的衔接支撑,支线航线很难取得更好的运营效果。
民航专家王疆民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天津的市场容量有限,乘客又很容易被北京和石家庄分流,所以不管是支线还是干线和支线相结合,天津航空发展都受到一定限制。
快速扩张面临风险
在预判可能面对的风险时,海航控股表示,国内、国际民航业运力快速增长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在国内外市场,公司面临各基地航空公司在价格、航班时刻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低成本航空公司异军突起也带来竞争压力。另外,随着铁路、公路运输,尤其是日益完善的高铁运输对国内民航市场的冲击呈现常态化、网络化态势,公司未来在部分航线上可能面临竞争压力。但邹建军认为,海航在国内外民航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不确定性。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海航控股共运营飞机362架,其中自有139架,融资租赁50架,经营租赁173架。实现总周转量58.2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8.28%;实现旅客运输量3420.91万人,同比增长53.29%。同时,海航控股仍在大规模扩张国际航线。上半年,可用座位公里数同比增加53.01%,达671亿座公里;其中国际航线运力增长近一倍。
邹建军指出,航空公司都看准出境游和入境游的火热,所以快速加密航线网络,可从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695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62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1%。由此不难看出,出入境游客数量并未呈激增之势,这让运力飞快上升的航空公司背负较大运营压力。
另外,2001年前后,海航也曾开足马力扩张,但那两年间,国外发生了“911”,国内遭遇非典疫情,旅客运输量同比下跌80%,飞机上的乘客经常没有机组人员多。一组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显示,因为扩张迅猛遭遇严重打击,2003年海航亏损近15亿元,行业处于冰霜期,海航则是极度深寒。
“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出境游的热潮加开航线本无可厚非,但由于航空运输业是与国内和国际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扩张速度越快,蕴藏风险越大,需要提高警惕。”王疆民坦言。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文 宋媛媛/制表 共2页 上一页 [1] [2] 海航收购天津航空后半年净利下滑3成 客座率下滑1.5% 通过易建科技了解海航科技集团怎么样? 河南女生乘坐海航航班遭遇信息泄露 被电信诈骗1.9万 谁炒火了境外酒店、房地产收购?万达海航最为活跃 海航增持免税店巨头Dufry 持股逾20%成最大股东 搜索更多: 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