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是海底捞后厨问题被曝光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当日,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实控的颐海国际股价上涨2.45%,报4.6港元/股。
作为火锅餐饮的龙头,早在2011年,海底捞创始人、董事长张勇就曾公开对媒体表达带领海底捞上市的意愿。他认为,“上市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如果我们是上市公司,碰到惹不起的人和麻烦,可能就多一层保护”。
2012年,海底捞曾在发源地四川省简阳市政府的支持下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走到进入上市辅导期阶段。但时至今日,海底捞上市仍未成行。但海底捞系并不缺乏上市公司,包括分拆上市的颐海国际,参股的新三板公司万佳安和优鼎优。
颐海国际成海底捞系首家上市公司
颐海国际是海底捞的底料供应商,前身为海底捞成都分公司,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为颐海国际实际控制人,持股35.59%。2016年7月13日,颐海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昨日颐海国际股价计算,张勇持股市值为17.14亿港元。
根据颐海国际2016年年报披露,张勇、舒萍夫妇直接持有四川海底捞33.5%权益,静远投资(张勇、舒萍持有68%股权)持有50%。
从海底捞分拆出来的颐海国际,则成为海底捞系企业中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2013年颐海国际的年营业收入仅3.16亿元,同期净利润2210万元,2016年颐海国际的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88亿元,净利润则为1.87亿元。
颐海国际在年报中称,得益于海底捞门店拓展迅速及单店营收增长,其对海底捞的关联交易也增长明显。2013年至2015年,海底捞的订单对颐海收入分别贡献57.2%、55.6%与54.0%;2016年颐海国际向海底捞销售了6亿元产品,较2015年增长30.2%,占总收入的55.7%。
颐海国际披露,海底捞2013-2015两年期增速分别为21%和29.5%。海底捞官网公布数据,2016年国内门店数量已经增加到179家。颐海国际在风险提示中表示,与海底捞的关系对公司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如果失去海底捞集团这个“大客户”,可能会对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海底捞舆情互搏背后:食品安全是第一要务 海底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快速扩张带来规模不经济 张勇身家41亿背后:曾获马云投资 产业远不止海底捞 后海底捞危机:用过度服务换钱的时代结束了? 海底捞海口店也早曝光 曾检出红米过期 搜索更多: 海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