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洪:“有媒体炒作‘没有朱江洪就没有董明珠’,这话或许有一定道理。至于‘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恐怕就值得商榷了。”瞬间,“朱江洪开撕董明珠”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
近日,格力电器创始人、前任董事长朱江洪出版的一本自传《我执掌格力的24年》在业界掀起不小的浪花。
一向处事异常低调的朱江洪,突然浮出水面,变得高调起来。先是在书中回应“谁是格力创始人”,后是开办新书签售会,再是举办“格力老员工见面会”。
不过有意思的是,原定“格力老员工见面会”由于自传引发一些争议,从而被迫取消。也正是这一举动把格力新老领导推向舆论风口。
其实,无论在位,还是调休期间,朱江洪都选择低调姿态,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高调出现?这一次的出现是主动还是被动?
朱江洪的前半生
1945年出生于珠海郊区一个贫苦菜农家庭的朱江洪,1970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机械系,朱江洪毕业后就职于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
在百色,从一名普通工人到技术员、部门副主任,1982年,所在的工厂濒临倒闭,职工吃饭成了问题,朱江洪被500名职工投票当选厂长。任职第二年,厂子就有了利润。第五年,该厂产值达3000万元,利润800万元,跃居全国同行业的“老大”。
1988年,正当企业红火时,厂长也当得意气风发,朱江洪想到远在珠海的父母,18年都没回家陪父母过一次年,他决意辞职回珠海。
朱江洪回到珠海的5个月后,成为特区发展总公司(格力集团前身)下属的冠雄塑胶厂总经理,不过面对的是一个问题诸多的企业。
上任后,他发现该厂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后因管理上的混乱,再加上得罪了一个大客户,导致处境不佳。于是他主动登门拜访,给客户道歉,对方见他言辞诚恳,答应再给冠雄一次机会。
就这样一步一步梳理,朱江洪到任的第二年,冠雄公司历史性赚得70万元,1990年成为总公司纳税大户。
朱江洪又一次因扭亏为盈而声名鹊起,这一年,总公司旗下另一家生产空调的企业,即海利空调厂又陷于困境濒临倒闭,总公司出面要求海利和冠雄合并,朱江洪兼任海利的厂长,这是朱江洪第三次取而代之成为企业一把手。
1991年,珠海市政府把冠雄塑胶与海利空调合并,想把空调业务做大,新企业更名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并由朱江洪出任总经理,格力电器由此正式成立。
由于不是制冷专业出身,朱江洪通常在晚上,将冠雄的骨干召集在一起,在车间过道中,坐着小板凳补习,请海利的技术人员上课。10年之后,格力于2001年在珠海建成了全国单体产量最大的“空调王国”。
格力之父为何公开发声
作为“格力之父”,无疑朱江洪的自传将焦点拉回到公众的视线中。
为格力电器千亿规模打下了坚实基础、执掌格力24年为格力注入了“科技是企业脊梁”的灵魂、一手提拔了格力电器现任董事长董明珠,这些幕后的故事一一浮出水面。
在格力,朱江洪非常欣赏董明珠的能力,从做经营部部长、大区经理、副总、总裁,直到退休时,把她推上格力的董事长位置。
其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格力的“朱董配”成为业界的佳话。一个个性内敛,一个个性张扬;朱江洪为人厚道、从善如流;董明珠敢做敢当,不怕得罪人,两人巧妙地做到了相得益彰。“朱董配”的威力让竞争对手十分嫉妒,一直企盼着“朱董配”分道扬镳,不过直到朱江洪退休时,对手们都未能如愿。
那么,这一次,朱江洪在自传里,又是如何谈及董明珠的呢?
也许“朱董之争”是本书宣传的一个噱头罢了,但朱江洪的《我执掌格力的24年》,全书共21万字,提及“董明珠”三个字仅13次。并且,大多数提及董明珠的内容都主要集中于最后一章“功成身退”。
传递的意思非常明确,这是朱江洪执掌格力的24年。
在书中,朱江洪回忆了对董明珠的提拔和任用过程。据朱江洪的描述,1994年,倚重科研创新的朱江洪为了平衡技术和销售人员的待遇水平,大幅降低了销售的提成比例。此举引发了销售人员的大批出走,经营部正部长之位空缺出来。就在此时,朱江洪力排众议,破格提拔董明珠担任经营部部长一职。
此后,朱江洪又先后举荐董明珠升任销售副总和上市公司总经理等要职。2012年,朱江洪退休,董明珠取代他成为格力集团新一任董事长。
不过,从书中所述来看,董明珠最后接替朱江洪成为格力董事长这一结果,是朱江洪之前所没有准备的。2012年5月,珠海市领导向朱江洪传达格力新一届人事安排,决定由董明珠接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5月25日,换届股东大会后,朱江洪收拾东西,一个人悄悄离开公司。
共2页 [1] [2] 下一页
格力美的专利战越演越烈 增量萎缩迫使挤压式增长
家电企业集体进入“智造”时代 格力PK美的,谋求转型升级
格力创始人:说我和谁谁谁有矛盾 其实都没这样的想法
格力净水器尺寸与宣传不一致
朱江洪为格力的一段往事“正名” 将董明珠带入争议的“前辈”
搜索更多: 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