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降助推效果不明
或许是长安汽车过于紧张,5月底才给出的官降促销的结果尚未明朗,但是其5月的销量实际上已经回暖。
根据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5月份长安汽车已经恢复增长。长安汽车5月销量196419辆,环比增长21.3%;长安品牌汽车销量107058辆,环比增长21.4%;长安品牌乘用车本月销量70356辆,环比大幅增长39.8%。
客观来说,长安汽车5月份的销量表现环比4月份是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和恢复,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的话,长安汽车依然没有完全恢复体力,这或许才是长安汽车官方在5月底突然打出“全系官降”的重要原因。
奇瑞、江淮汽车等相关竞品企业的内部人士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了对长安官降的关注,特别是对其官降效果的关注,但是目前并不会采取跟进的措施。
有市场分析人士对此表示,作为上市公司的长安汽车,在2015年曾进行过一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长安汽车城乘用车建设项目”和“长安汽车发动机产能结构调整项目”,投资33亿元新建最大生产能力为36万辆/年的乘用车生产线,建设周期24个月,也就是今年竣工投产。
产能提升之后,对于销量持续增长的需求就更为迫切和强烈。加上目前长安旗下的多款主力车型如CS75、CS35、逸动等都已经至少是3年以上甚至是末期的产品,其研发成本已摊销足够,配套成本处于成熟阶段,具备足够的成本控制能力,进而提供了降价的空间。
由此也能够理解最新的两款CS95和CX70不在官降范围的原因。
对于长安汽车采取官降策略的目的,业内分析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说法是:作为上市公司的长安汽车需求销量表现来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因此不惜采取牺牲品牌力、饮鸩止渴的方式来获取暂时的销量提升;另一方肯定的观点则是认为,长安汽车作为自主品牌板块领头羊,率先开启了比价效应,可能会引起自主品牌领域的新一轮清洗。
事实上,类似的向下绞杀和清洗的效应,在国内合资领域早就已开始。
近两年以韩系和法系为代表的二三线合资品牌每况愈下,这与大众通过规模效应不停地用巨幅优惠来挤压美系和日系合资品牌空间有很大关系,这同时也迫使美系和日系在终端大幅让利,最终导致韩系和法系合资品牌被上下夹击,失去赖以生存的价格差优势。
长安汽车在销量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最终官降行为能够实现怎样的效应,目前还难以判断,目前能够预计的则是,这或许会成为长安汽车品牌成色的试金石。
时代周报记者 倪佳 发自广州 共2页 上一页 [1] [2] 长安汽车高调官降18000元救市 实提销量暗损形象 长安汽车经销商库存压力飙升 二度官降救市缓解压力 长安汽车首推移动端虚拟经销店 亮相重庆车展 长安汽车大规模降价寓意颇多 套路或许是条好路 再获政府资金扶持 自主、合资均失利 长安汽车寄望下半年“反转” 搜索更多: 长安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