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春天元气大伤
双方代表沟通的短信记录显示,信立泰方面曾要求珠海春天在收购商谈期间停工。珠海春天从2015年1月开始一直停产至今。
唐勇解释称,药品生产不同于其他行业,其生产周期较长。2015年7月收购终止后珠海春天试图复产,但需要变更“药品生产质量受权人”。经过筹备材料和受权人培训等,变更于2015年底获批。获批后珠海春天准备参与各省药品招标,但招标要求企业出具当年产品的药检报告,而珠海春天2015年全年停产,没有药检报告。同时其主打产品头孢类药物,对保存条件要求较高,长时间储存易发生质量变化。因此珠海春天陷入了“没有中标,不能开工生产;没有药检报告,不能投标”的恶性循环。
唐勇核算,截至2016年10月,停工造成的支付工资、社保和厂房水电费、房产税损失超过260万。
收购前珠海春天曾与四川地区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因停产导致合同解除,损失销售额1900万,利润损失570万,后续还可能面临违约索赔。
停工停产还使珠海春天不得不放弃多地药品招投标,其推算造成的利润损失至少300万。
另外,到2016年10月,珠海春天资产闲置造成的损失超过1700万。经唐勇合计,上述损失总计超过3000万。他还称,这一次遭遇收购变故后,珠海春天要恢复元气“至少需要5年”。
收购谈判开始前,珠海春天的控股股东湖南恒生当时在谋划上市,并已经向地方证监部门提交了材料。2016年1月,其申请了上市的信息公示,2016年2月信立泰向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法院起诉湖南恒生,要求退还500万诚意金。湖南恒生上市计划因此搁浅。
唐勇认为,信立泰收购突然变卦后,提起诉讼的时间节点又过于巧合,难以摆脱打击竞争对手的嫌疑。
《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试图联系董事会秘书杨健锋,就上述情况进行核实。但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均以开会为由拒绝将电话转接给杨健锋。并且,当记者提出将记者电话交给杨健锋,等待其回电时,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拒绝。
收购谈判期间,代表信立泰与唐勇通过邮件沟通的段锋向记者表示,信立泰已向法院提起诉讼,材料已经移交公司法务部,他不了解情况。记者希望他能提供法务部电话,遭到了拒绝。
电话被拒接后,记者联系了信立泰实际控制人之一的陈志明和公司高层越林贵,以及财务负责人刘军,所提问题均未获得正面答复。
根据网上公开信息,信立泰董事长叶澄海曾任深圳市副市长、广东省委常委,后弃政从商。唐勇认为,这起收购诉讼应该在交易双方所在地的湖南或深圳进行,但最终信立泰选择了在广东珠海起诉,让他难以理解。(来源:《华夏时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药业公司信立泰陷入污染门 公司拒回应何时搬迁 搜索更多: 信立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