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业“大公司运营模式”逐渐衰落
作为中国最大鞋履零售商,百丽国际的鞋类业务旗下有诸多自有的品牌如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和Millie‘s等,凭借庞大的品牌族群,百丽曾经有过挺长的一段辉煌年代,都市女性曾经“人手一双百丽鞋”。而且,通过旗下的众多品牌,在商场开设众多的店中店或专柜,常常会一次性租下鞋类区域的1/3甚至一半以上的面积,这种“占地运动”,在零售市场繁荣的那几年里,曾令百丽受益无穷,陷入到了疯狂开店的轮回中,最快的时候,百丽平均每天都会开2~3家新店;同时,百丽还借助资本的力量,收购同行企业成熟的、成规模的零售网络,然后把它们整合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通过不断整合与兼并,百丽形成了强大的零售网络。2011年底,百丽的鞋类业务净增零售网点数达1958家。
但随着全球零售市场的寒流逼近、电商冲击等原因,百丽过去引以为傲的规模战术反而成为了成本枷锁、比较弱势。2012年和2013年,百丽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下滑至13.2%和12.4%,而百丽国际2016年11月发布的最新中期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百丽国际的鞋类业务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7%,占总体业务收入的比例已经不足一半,仅为44.0%。三年来,鞋类业务在百丽国际的整体占比一路下滑,2014年鞋类业务收入占总体业务收入的比例为57.6%,2015年则为51.7%,现在都已经跌破一半的分水岭。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分析认为,百丽目前的困境主要是来源于品牌老化、战略错误令其库存量不断高企,自身转型电商的效果也不尽理想,再加上行业寒冬,想要策略转移谋求业绩反弹,至少需要3-5年,私有化只能解决短期问题,而不是长期发展的策略。
其实,不止是百丽,红蜻蜓2016年发布的半年财报当中,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6.56%,而奥康在刚刚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81%。传统女鞋行业在面对国际潮牌、网络爆品推手、快时尚的潮流进攻下,几乎全军覆没。一位在电商网站上开设爆品鞋店的店主GIGI(化名)告诉记者,如今网上爆款的翻新速度极快,比如鞋子流量销售最大的持续时间,也就是一周左右,而在电商平台上,她时常会与多家店主一起炒作一个或是几个单品,形成影响力,单店单品的销售量最高时候可以达到一日数千双,销售额近百万的业绩。
“这种玩法商场中的品牌肯定是玩不转的,因此我觉得未来鞋类、包括平价服装类的大品牌将会越来越少,物美价廉的平民时尚品牌将会越来越显露出它们的优势。”GIGI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红艳 共2页 上一页 [1] [2] 百丽寻求私有化能否东山再起? 十年又回到原点 鞋王百丽被那些“黑天鹅”击垮 百丽公布退市前最后一份年报 CEO揽责过追求短期利润 一代“鞋王”百丽拟私有化退市 业绩低迷创九年新低 盛百椒:百丽转型失败责任在我 搜索更多: 百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