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未来巴氏低温奶将成为本土乳企的竞争焦点
众所周知,自从2008年国内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国产乳业遭遇市场滑铁卢,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的信心降至谷底,而随后的这些年,大批大批的国内消费者不远万里从国外海淘、代购液态奶、奶粉。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进口奶并不能根本上解决国民健康饮奶的核心问题,巴氏奶才是引领消费信心恢复的出路。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低温奶增幅明显。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顾佳升在第五届中国好鲜奶新鲜盛典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出现一个揪心的现象,进口奶大举进攻市场,形势非常严峻。“我们自己牛奶的利用数据,历年往下走,说明我们奶农的牛奶卖不出去。”
他认为,优质乳只能产自本土,国产奶业要超越进口乳制品并实现复兴,其中一方面是发力巴氏杀菌奶。因为巴氏杀菌奶的杀菌程度较低,需要冷链保护,保质期最多7、8天,而国外的巴氏奶运到中国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风险很大,这使得中国市场的巴氏杀菌奶都是国产奶,巴氏奶将是中国奶业求生产、求发展的制高点。
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更是坦言,中国奶量消费如此低,是我们的奶不好吗?并不是。“今年第一季度,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中国奶业各个环节检验的结果是100%合格,即使这样大家还不放心,我觉得这是一个消费上的误区,咱们现在对中国奶业、社会关注、消费者关心、中央领导同志重视。领导郁闷两个事,一是中国足球为什么老踢不进,二是中国人总是到欧美市场抢奶粉,这是中国消费者的一个误区。”
他直接表达了对海外进口的常温奶的鄙视:“外国的液态奶保质期是一年啊,万里迢迢的牛奶拿来让中国人喝,居然还有消费者拿着说我喝的是欧洲的鲜奶!你傻吗?一年保质期的东西是什么呢?实际上你真不了解保质期一年的常温奶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好鲜奶差别在哪。”
由于巴氏低温奶的保质期短、对冷链运输设备要求高,目前我国尚未有具有代表性的全国低温巴氏奶品牌。而作为企业代表,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今天也坦言,为什么我们的低温产品没有快速增长,主要还是因为设施没有建好,奶源和冷链是推动优质巴氏奶的关键。“从空间上,我认为优质牧场一定要在身边;温度上要严格控制巴氏奶的温度范围内;售卖环境特是终端卖场,要严格控制。另外,很多企业奶源很好但是运输过程太长,对牛奶品质影响也很大。”(新浪财经 徐雯) 共2页 上一页 [1] [2] 伊利拟58.66亿收购达能旗下酸奶品牌Stonyfield 伊利欲花8.5亿美元拿下美国有机酸奶第一品牌 乳企三巨头业绩分化:伊利利润涨两成多 蒙牛亏7.51亿 伊利牵手全运会 再显品质实力 蒙牛悄然发布声明:承认产品包装对伊利存在侵权行为 搜索更多: 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