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怎么填
无论谁来接盘都不得不面对易到当前危险的处境。资本上,按照此前乐视控股易到后约10亿美元的估值及乐视获取70%股权计算,乐视付出的代价应该是45亿元左右,即接盘企业希望控股易到仍需首先做45亿元左右的成本投入。同时,扣除当前易到拖欠部分供应商货款不计,有媒体计算称,易到累积拖欠司机的工资也有可能高达20亿元。此外,从2015年11月17日-2016年6月30日,易到开启长达227天的“100%充返”活动,总充值金额超过60亿元,这意味着易到的接盘方未来仍有巨大的“补贴坑”要填。
业务上,受周航与乐视隔空口水仗事件的影响,易到发生大规模司机集体兑现潮,北京商报记者4月19日来到北京易到总部调查发现,仅一上午时间便有超过200多人排队做工资提现业务。一位前一日便来参与提现业务的司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4月18日前来兑现排号的司机已经超过800人。
易到司机贾师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媒体曝光易到司机提现难从2月便已出现,同时,大量易到司机已经退出易到平台。“我所在的与易到有合作的租赁公司因为被拖欠相关费用也已经终止合作”。司机逃离引发了易到平台叫车出现困难。多位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投诉称,即便动态加价已至1.9倍,但易到平台依旧没有司机接单。上述贾师傅表示,身边的司机大多不敢上线接单,他们担心提现不成,每接一单都在赔钱。来自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司机端的活跃度自去年10月后已经连续6个月大幅下滑; 来自对冲基金的月活跃用户数据显示,易到从2016年8月开始,月活跃用户已连续8个月下滑,从2016年8月的826.3万人下滑至2017年3月的328.1万人。
胜算几何
填坑还债或许只是易到接盘者面对的“简答题”,纵观当下的网约车市场,还有更多复杂题待接盘者逐一化解。在政策端,各地网约车细则接连出炉,本市户籍本市车牌、专人专车基本成为标配。不过,易到主要以私家车挂靠模式运营,应对政策还需要未来强化与更多租赁公司合作,依靠投入更多的资本、资源获取司机和车辆。市场端,除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一批与易到竞争多年的老对手分食市场外,在各地方市场诞生的包括首汽约车、大众出行、益民约车等区域巨头也在觊觎网约车市场。
运营端,有分析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易到充返模式对现金流要求很高,同时,网约车行业本身对现金流需求强烈,充返模式容易带来资本窟窿,模式危险很大。有消息称,如果按照易到每天100万单,高峰时期每单补贴7块钱计算,易到一个月要烧2.1亿元,还不包括其他运营、人力等成本。
不过,另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易到是网约车市场最早的玩家,也曾是最有可能获胜的玩家,只是在资本疯狂融入该行业时战略转移太过迟缓。不过,除去当前非常时期的非常情况,以易到平台正常的流量来看依然可观,许多新诞生的平台流量也并没有超越易到。同时,政策对于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影响也不小,市场各个玩家在政策面前处于同一起跑线,只要有充足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做中高端服务的易到不会逊于其他平台。
该人士补充表示,当前最要紧的是谁能拿出资本救急。易到作为乐视汽车的重要出口,乐视方显然不会轻易将易到出手,价格太高很难找到接盘方。经过这几天周航与乐视“互怼”的风波,易到品牌受到极大冲击,如果不快速解决资金问题,易到想要翻身就不容易了。
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文 王飞/制表 CFP/图 共2页 上一页 [1] [2] 贷款挪用、资金兑付困难……陷入资金链泥潭的易到如何自救? 易到13亿罗生门现状:京沪易到办公处遭司机围堵 “易到事件”照出乐视隐疾 融合失利 前途未卜 乐视易到13亿资金引巨震 联合贷款腾挪或被银行收贷 网约车“易到”成“难到” 投诉无人理 搜索更多: 易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