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现象是华谊的明星资源越来越少。因为越来越多的明星艺人、导演等都认识到,自己成立公司,把自己的资源整合成利润,奔着上市去。而华谊的路数本就是大导演+大演员,于是华谊打造明星资本化,但去年都遭到了败局。2015年10月21日,李晨、Angelababy、冯绍峰、杜淳、郑恺、陈赫等明星艺人合伙的华谊浩瀚,成立第二天被华谊兄弟以7.56亿元天价收购。根据收购协议,华谊浩瀚2016 年度承诺的净利润目标不低于人民币 1.03亿元,但实际只取得净利润1.01亿元,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将要触发业绩补偿机制。
2013年9月2日,华谊兄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人民币2.52亿元的股权转让参股仅成立3个月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张国立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根据当时的《投资合作协议》,南京弘立星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国立承诺2016年业绩不低于3779.5万元,但实际税后净利是2500.13万元,需进行补偿。
华谊是否还有后劲?
自2015年丢掉中国民营电影票房冠军的位子,看衰华谊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而公司战略的反复变更,也使得一部分声音认为华谊2017年会更加举步维艰。
早年因为顾忌“派拉蒙法案”而没有大力做院线,结果华谊兄弟在下游终端上吃到了苦头,于是战略变成从抛弃院线到回归院线,2016年开了4家影院,截至报告期末,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影院19家,但在圈内看来,面对庞大的电影市场,华谊目前影院投资只是刚起步,院线盈利还有一个时间段,还有很长的战役要打。
此外,华谊另一改变的战略是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即以前靠电影制片,现在是电影+游戏+实景娱乐。“实景娱乐采用的是授权的模式,即你打造一个项目,给我一个亿,我授权给你使用华谊的品牌。这个买断和回报的收益还是比较低的。后来华谊就自己拿地去盖,那样就更加重资产了,这块利润放出来是挺慢的。”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研究人士表示。
2016年业绩首现下滑,2017年会走出困境还是更加艰难值得关注。
华夏时报 记者 徐超 杭州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利润首降 华谊兄弟尝无终端之苦 上市八年利润首降 华谊兄弟如何度过市场收紧阵痛期 华谊兄弟尝无终端之苦 上市八年来业绩首次下降 影业、地产“一哥”营收相差69倍,华谊兄弟票房神话破灭 华谊兄弟业绩下滑一季度将亏损 仍未找到出路 搜索更多: 华谊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