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辉山乳业的收入增长利润下滑也在意料之内,2015~2016年,由于经济环境下行消费端疲软,以及在奶剩周期的影响下,行业深度调整、原料奶销售价格回落,以及进口乳制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国内乳制品企业增速普遍放缓。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辉山本身是一个好的企业,但作为全产业链企业要承担的资金压力很大。近年来,辉山乳业在下游大量投资,虽然有效果,但收效并没有那么快。本身乳业上游的投资回报小而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年才能回本,而下游建工厂和投资市场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上游养下游难度很大。
记者看到,截至2016年9月30日,辉山乳业的应付账款非常集中,1个月内到期3.4亿元人民币,而1~3个月则为14亿元,3~6个月为12亿元。而在贷款方面,辉山乳业1年内要偿还的贷款高达108亿元。辉山乳业截至9月30日的半年收入为25亿元,就算全年可以达到50亿元,和要偿还的债务相比,也实在相差太大。
而另一方面,银行对于辉山乳业似乎支持也越来越有限,资料显示1~2年内到期的贷款为18亿元,2~5年为21亿元,而5年后的只有6亿元。
增持疑云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整理发现,辉山乳业大股东杨凯的持股比例一直在上升。2015年3月31日,由杨凯和葛坤共持有冠丰100%的股份,而冠丰持有辉山乳业51.8%的股份,此后冠丰的持股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3月17日,持股比例已经达到72.62%。
不过与此同时,包括周大福、挪威中央银行、花旗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却在减持辉山乳业,当然这和乳业周期下滑或许有关系。
东方证券首席分析师沈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企业大股东在短期内大幅度增持,比较可能有几方面因素,包括提振股价、市值维护,或者是后续有更大的计划,增加股权、避免利益流失,以及私有化的想法。但从辉山乳业的大盘面来看,大股东增持目的是提振股价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大股东增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有限合伙人(LP)机构或者是其他资产的转移。
沈萌对第一财经记者称,部分机构投资者都是IPO时拉来站脚助威的,所以锁定期满就会陆续清仓,由于香港市场对辉山的认知度低,所以为保持股价,大股东就需要不断增持。而辉山的钱不排除部分用于帮助大股东接盘。
就在2016年的12月15日和18日,浑水做空辉山乳业报告发布之后,辉山乳业大股东进行了两次增持,以表示对公司的信心,但交易仅提及由市场上购入,并未提及资金来源。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发现,辉山乳业的总股本高达135亿股,这两年来大股东在市场上从50%增持到70%。其中,辉山乳业回购股份用掉20.7亿元,大股东冠丰公司接盘和市场上购股增持以市场最低交易价格计算,使用资金近50亿元。
对此,沈萌表示,保持股价在高位对辉山本身好处不大,因为其虽然在香港上市但公众持股比例和交易量低,难以通过市场再融资,但是大股东可以做质押融资。
第一财经日报 栾立 吕进玉 共2页 上一页 [1] [2] 辉山乳业股价暴跌背后:一年利息支出5.05亿元 总负债418.82亿 辉山乳业能在债务危机中幸存吗? 辉山乳业“崩盘式”暴跌85%,“辽宁首富”一天损失209亿 辉山乳业股价暴跌逾90% 董事长称对此毫无准备 辉山乳业遭遇1小时崩盘惊魂!300亿港元市值化为乌有 搜索更多: 辉山乳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