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像一群“特种部队”要冲向手机芯片的迷雾,大部分人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冲出去是死是活 ]
[ 小米芯片从2014年做到现在,雷军粗算已经花了10亿元人民币以上。他告诉记者,小米芯片一年至少要卖几千万时才能打平。 ]
2月最后一天,国家会议中心内,依然“蓝色衬衫+牛仔裤”装扮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布了小米史上研发周期最长的一款产品——自主芯片澎湃S1。
“这不是一个PPT芯片,我们已经量产了。”雷军捏起一枚指甲大小的芯片感慨,“这上面集中了10亿个晶体管,简直是这个星球上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
对于雷军和小米而言,造芯片的意义不只是芯片本身。
“这跟手机行业的下半场有关,进入淘汰赛阶段,大家都需要在核心技术上突破。”雷军说。
他同时还对记者透露,除了研发芯片,小米已经开始在从手机整个系统的角度去研究屏幕、相机等在内的多个核心器件,对它们的“关注度远超大家想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小米要自己生产屏幕、相机等器件,而是和上游供应商一起寻找技术创新点。
对雷军来说,做芯片最难的一刻,是决策干芯片这件事。
立项前,雷军曾找到行业专家聊天,结果对方说,做芯片是10亿起步、10年结果,成本高、风险高。而且芯片是知识、资本密集型行业,小米自主研发处理器也不外如此。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告诉我,和制造手机不同,芯片需要实打实的研发和投入,这对于以互联网思维起家的小米而言,是最大的挑战。
在小米之前,有能力生产芯片又同时生产手机的厂商只有三家——苹果、三星和华为,它们都是自身拥有十年以上半导体或通讯技术的积累。
以国内先行者华为为例,2004年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就着手布局自主研发芯片,2009年研发出第一颗K3芯片试水智能手机。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华为推出号称全球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K3V2芯片,但在运用中存在发热和GPU兼容问题,未得到大规模应用。之后又经历了多次实验,直到2014年麒麟芯片研发成功,并在华为Mate7和P8手机中应用,才稳稳跻身高端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前后历经十余年,砸进去数百亿研发经费,才奠定了华为如今的地位。
在造芯之前小米曾专门研究过华为的海思芯片案例,小米在这个时间点切入,从基础技术的成熟度来看比15年前华为最早做芯片时高不少,相比之下小米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不过,过去华为曾经踏过的坑,搞不好小米可能也会掉进去。
当时的小米,即将走入第5 年的时间。对雷军而言,已经开始思考下一个十年战略,重点提出了芯片是未来手机行业技术的制高点。“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面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我觉得还是要在核心技术上有自主权,公司才能走得远。”
半导体工业要是没有规模,这件事也无法完成。2014年,小米已经有了足够的用户积累,能够快速形成规模,所以,三年前小米开始考虑投资做芯片,在2014年10月成立小米松果电子。
这支芯片软硬件团队由小米手机部的创始成员朱凌牵头定方向,同时挖来了不少半导体行业的芯片研发工程师,结合来自小米的底层系统软件工程师组成。
松果公司成立的当天,甚至没有举行任何开业庆典。雷军打了个比方:这就像一群“特种部队”要冲向手机芯片的迷雾,大部分人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冲出去是死是活。
在松果低调成立不到1个月,一则大唐电信公告让松果电子进入了业界视线。公告称,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03亿元的价格获得大唐全资子公司联芯科技开发并拥有的SDR1860平台技术的许可授权。坊间传闻小米与联芯成立合资公司,但这一说法曾被小米内部人士否认。
此后,在经过了约9个月的研发,2015年7月26日,小米完成芯片硬件设计并做第一次“流片”。
雷军坦言,这是自己做芯片第二个“最难”时刻,“流片” 是检验芯片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步,一次流片的花费就是几百万,流片出来后,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自己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到底能不能用?会不会干个3次、5次成了无底洞?” 他问团队是不是真的检查好了,最后才拍板。
直到两个月后的9月26日,松果芯片第一次点亮屏幕,雷军说,“那天晚上,我心澎湃”。小米研发出的第一款芯片也因此命名。
按照雷军预期,小米至少要3年才能出成果,最后没想到运气好,两年多的时间做出来。
共2页 [1] [2] 下一页
新零售?雷军称小米三年内将开1000家零售店
雷军:头疼线下渠道 很多人劝我把产品卖得更贵
小米今年小目标是收入破千亿 雷军: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雷军:小米改变了外界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雷军继续革命:小米品牌low质疑让工程师困惑
搜索更多: 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