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是一名来自台湾的资深威士忌爱好者,拥有16年的威士忌品鉴经验。因为工作时常往返两岸间,强烈感受着两岸威士忌文化的差异。
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台湾的洋酒市场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干邑进入的时间最早,所谓先入为主,所以第一阶段是干邑的天下。干邑的口感很甜,而且送礼会显得比较高档。
随着威士忌的出现,洋酒市场进入到第二阶段,而且威士忌当时非常符合台湾年轻人的口味。
第三阶段则属于分众市场,消费者变得更加成熟,他们会选择自己钟爱的威士忌,并逐步从调和型威士忌转向单一纯麦威士忌。“但在大陆的应酬交际中,白酒一如既往是最佳的社交润滑剂。”Larry向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事实上,目前在整个巨大的中国酒类市场中,洋酒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而同为蒸馏酒的白酒却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当中,洋酒没能成为首选。所以如何走上餐桌,成为佐餐酒?
“台湾与大陆相当接近的饮食习惯,以及文化风俗对于大陆发展威士忌市场具有借鉴意义。”朱镇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洋酒在大陆市场高度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苏以及上海,这四地市场,占据了中国洋酒83%的销售量,89%的销售额。”
他进一步分析道,“中国人不是一个均一的群体,市场规模和复杂的人口结构,使中国不同的地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此外,不同种类的酒,在国内市场的消费驱动力和消费场合上,更是差异巨大。”
走出夜场
帝亚吉欧大中华区及亚洲总裁费毅衡在峰会上表示:“全球经济的影响会减少中国威士忌的进口贸易量,但同时消费者升级也是一个因素,根据帝亚吉欧统计,威士忌高端消费领域在不断扩大,相比较低端威士忌消费正急剧收缩。”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也获悉,一线城市的消费潮流正在影响二、三线城市,越开越多的夜店和基础设施的大举建设,成为二、三线市场逐渐成长起来的信号。
这些地方的消费者正如十多年前上海、北京刚刚接触威士忌时那样,按照帝亚吉欧的高端化策略,他们将在未来经历从黑牌、金牌再到蓝牌的消费升级,并成为威士忌消费的中坚力量。
具有多年经营终端酒吧经历的李大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的酒吧中,甚至一线城市中也会有,威士忌的喝法比较原始,加红茶、可乐等等。可这并不是对威士忌的‘亵渎’,而是威士忌的入乡随俗,无论是水、茶还是可乐,消费者仍然能够闻到威士忌原有的香味。”
他继续补充道:“这其实说明了人的味蕾是需要训练的。就像当初葡萄酒刚进中国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口味酸酸的,喝的时候也会兑上其他的饮料。我认为威士忌在调配之后,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消费者会逐渐接受并进入到威士忌的世界。”
而值得注意的是,洋酒在中国十几年的发展中,主力“战场”集中在夜场消费,包括酒吧、夜总会等。
“这一直是个挑战,我们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渠道去接近消费者,比如开发综合体验中心尊邸、做电商或跟游轮合作。新渠道不会取代旧渠道,但会让更多消费者接触到苏格兰威士忌。在中国我们一直想改变的一点是,苏格兰威士忌在不同的场合都可以饮用,而不只是夜店。”朱镇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总之,无论从人均所得,还是同文同种的台港烈酒发展趋势来看,威士忌具备了成为中国内地市场新宠的必备条件,未来就看成长速度有多快了。
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吕进玉 共2页 上一页 [1] [2] 百加得否认预调酒品牌冰锐停产 但未来将聚焦高端洋酒业务 大批名牌假洋酒现身广州 黑作坊用发霉塑料桶装假酒 洋酒大佬白酒生意落地难 轩尼诗欲卖文君酒甩包袱 全球洋酒巨头帝亚吉欧白酒事业部总经理换帅 Frederic Noyere:争夺中产,洋酒在华胜败关键 搜索更多: 洋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