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民的改革基于他对中海地产管控的瓶颈与认识,也包含部分权力斗争色彩,前者权重应大于后者。但《财经》记者从多位中海地产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在中海地产内部,对此次改革的负面评价要大于正面,多认为改革对于改变中海地产企业基本面并未真正起到实质性作用。
相反的,在强化管控条线的同时,这轮改革一定程度破坏了中海地产每个地区公司的管理完整性,最终在实际落地时,导致不同地区呈现各异的管理局面。
如在工程条线,改革虽让工程技术与工程质量在管理上更有体系,但在地区公司,工程和其他业务联系素来紧密,现施行独立条线管理后,为地区公司工程进度磨合增加了难度。
改革同样造成一定程度的权责分离,在营销领域尤为明显。战略管控委员会统管营销指标后,营销公司一度不再有项目定价权、利润指标等权力,出现集团根据财务报表数字定项目利润率的情况,而非根据市场,营销公司只有被动完成任务的资格。原营销公司董事长曲咏海现已离职,关于其离职原因,他曾对媒体称,“制度(改革)本身没有问题,但一开始责任和目标不清晰,公司流程有再造的过程,大家执行公司制度时确实出现了一些混乱。”
改革动作亦有反复。如营销收权之后,郝建民又成立营销决策委员会,将营销定指标的权力交还给原中海地产体系营销负责人罗亮。显示了郝建民的反思。
也有揣测人心的说法。“陈谊走了,就没有必要再分裂下去了。改革这件事,中建很多人是记着的。相当于郝建民做绝了,彻底和中建撕破脸了。”一位原中海地产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评价说。
在改革中,郝建民也有一些正面意义的尝试。如在营销线,一改此前国企中海地产按级别论收入的分配模式,而推广以业绩贡献为导向,论功行赏。
《财经》记者获悉,郝建民一度曾想将这一创新型收入分配模式往中海地产物业、商业等领域推广,但适逢中建与中海地产合并,其精力转移,最后并未做成。
郝建民的双重风格
在处理与中建地产合并关系时,郝建民是强势而果断的。大权在握的他,一开始就掌握了主动权。以至于外界至今说起中海地产中建合并,大多未料想到规模与中海地产无法匹敌的中建地产,也曾有合并与主导之心。
而现已升任住建部第一副部长的易军,在当时统揽母公司中建时,有统筹旗下两家地产公司的意图,亦不难理解。
中建与中海地产的关系仍旧微妙。在郝建民身上,这种微妙更加明显。中海地产内有大股东中建不满郝建民管理风格的说法。这体现在与其前任主席的职级差别上。年报显示,中海地产在位时的孙文杰与孔庆平都曾在中建担任职位,而郝建民并未在中建任职。一位原中海地产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母公司中建内部有核心决策小组,孙文杰与孔庆平在位时,都在其中,唯独郝建民不在此列。
2015年5月20日,中建领导班子换届,官庆获任中建及中海集团董事长,他还兼任中建总裁等职位。上述中海地产人士透露,中海集团董事长此前可由母公司中建的核心人士兼任,如孙与孔。“如果中建视郝建民和其前任一样,中建的官庆没必要来兼任中海地产的职位。”
2016年11月15日,郝建民的突然辞任,让中海地产内部也深感意外。一些高管此前并不知情。“郝建民离职,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大股东中建可能开始直接干涉中海地产管理。”一位中海地产中层管理者说。但这些只是猜测,郝的去向及去职原因,目前尚无定论。
关于郝建民的去向,中海内部有各种说法。而多数人相信的是,郝建民可能回中建总公司任职。“就像孔庆平辞任后到中建任高管一样,会给郝一个台阶下。”一位原中海地产员工说。
郝建民执掌中海地产期间,其管理风格有其矛盾性。在郝一些部下看来,他的身上有国企职业经理人不可避免的双重色彩。
郝建民性格谨慎,不张扬,熟谙中国政治运作规则,他是一位符合中国政治生态的企业领导者。不同于其他地产同行及其掌门人,善于借势舆论宣传,郝建民治下的中海地产,极尽低调,保持了体制内企业的神秘形象。郝建民也有体制改革的创新性,曾启用一批80后总经理。《财经》记者获悉,在一次高管会上,郝建民还曾对内放言要重点培养一位营销新星做其接班人,此举与其前任已大有不同。
但同时郝建民又被内部看作中海地产的拍板者,大权在握,也有与他身份不符的情绪化,这部分影响了他的管理风格,导致决策多变,也令中海地产内部管理氛围越来越少民主色彩。《财经》记者了解到,郝建民曾在中海地产内部直言,“我今天说的话,明天可能自己就推翻了。”上述原中海地产中层管理者告诉《财经》记者,“我们和他开会,他有几次说着说着就生气了,然后会就不开了。”
目前接任郝建民的是肖肖,肖肖此前在中海地产主管香港、澳门及珠海地产业务,其资历高。早年中海地产将发展重点从港澳收回到内地,肖肖虽职级高,但管辖权限降低不少。加上还有一年便将退休,故此次肖肖为过渡性接任可能性高。
中海地产发展瓶颈
过去多年,中海地产在与大股东中建的博弈中,逐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国企治理模式,并以其高利润、成本及管控精细化等,一度成为业界学习标杆。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的净利润额依然以168.2亿元领先同行。而最近两年,中海地产净利润率均在25%高位徘徊。
但是,此前的改革并未真正对中海地产有本质提升,而更多局限在组织架构调整上的小打小闹。在延续固有优势之外,中海地产的业绩表现并未有明显亮眼之处。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海地产实现销售金额952.6亿港元,同比增长仅11.5%,销售额也仅完成全年业绩的45.4%。在今年市场大好之时,房企销售增速近100%的不在少数。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中海地产抱持此前既定香港开发模式,一味以高利润为导向,有路径依赖,而缺乏变通与创新性。这也让中海地产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一个新瓶颈。
在业务模式上,中海地产最早在城市核心地段开发起家,但目前因拿地难,想继续维持这一开发优势难度较大。一二线城市竞争加剧,地价水涨船高,而中海地产以稳健、保守著称,内部有严格投资标准线。《财经》记者了解到,中海地产对拿地严格要求,拿地前提是地块投资回报率测算均在15%—20%以上。但新地价与市场环境下,要达到这一投资回报标准并不容易,这也导致中海地产近两年来多在土地市场缺席。
“中海地产对一地的房价预测很保守,又对利润有很高追求,所以算项目利润率总是算不过来账。土地市场热时,我们就更难拿地了。”上述中海地产中层管理者说。
限制中海地产拿地节奏的还有对合作拿地的顾虑。不同于一些地产同行会选择与同行合作拿地,中海地产在合作拿地上较谨慎,几乎不与同行合作拿地。“现在只能和中建、中信合作,其他民企合作拿地想都不要想,因为怕国企资产评估时说不清,中海地产领导层很保守,不愿冒半点风险。”上述中海地产相关人士说。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仅在济南、南昌、长春和香港拿了4块地。截至6月底,中海地产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3645万平方米。相比同行,中国恒大(3333.HK)截至今年上半年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已达1.86亿平方米;碧桂园(2007.HK)仅上半年就在全国拿下181块土地,预期建筑面积约达4385万平方米,是平均一天拿下一块地的快节奏。最近两年,中海地产体系内核心城市项目储备数量远不如同行,通过此前收购中信地产,中海地产才将部分一二线城市项目装入囊中。
而国企投资决策固有弱点,在中海地产也有体现。目前,中海地产投资决策体制仍高度集权,流程复杂,不如民企一线授权充分。
由于对利润及成本控制的极致要求,中海地产也限制了各条业务线创新的空间。在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在转型、房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时,中海地产仍坚守传统住宅开发领域,并无转型与开拓新业务计划。
这可能进一步限制中海地产的未来发展空间。中海地产管理层人均50余岁,思想相对保守。当一些房企同行已在内部推广信息化建设时,上述中海地产原中层管理者说,“郝建民连微信都不用。中海地产是万科的反面,不想转型,也不想改变。”
一位中海地产相关人士认为,中海地产体系太过保守,缺少变化。比如中海地产产品也是很多年前传下来的固有体系,缺少新理念,这造成中海地产品牌影响力走下坡路,亟待提升。
中海地产已有部分人才流失。在人员流动频繁的地产界,挖中海地产的人曾是业界共识。过去,万科有“海盗计划”,龙湖内部有“中海军团”,碧桂园的中高层队伍中也已进驻不少中海地产人。执行力高的中海地产人越发受欢迎。
中海地产收入机制市场化不足,一定程度充当了人才流失的助推器,其人才激励制度也需进一步挖掘。国企收入天然无法与民企抗衡。如郝建民曾身为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年薪702万元。而在碧桂园,在各类激励制度下,今年已出现年薪过亿元的区域老总。
郝建民离职后,现接替者肖肖已有新构想。《财经》记者从中海地产了解到,肖肖准备加强对产品的重视程度,对利润的极致追求也有所降低。12月,这些理念将有所体现。
因年底是决定房企利润的重要阶段,年底工程竣工,会直接影响利润结算。之前中海地产为了追求高利润,对竣工工程节点考核要求非常严格,不可妥协。而现在,一些有风险的中海地产项目,内部已宣称可以放松要求,不同以往。
这是否反映了母公司中建对中海地产的管理意志,或肖肖本人的管理理念,仍不可知。肖肖尽管被认为是一个过渡者,但已在落实他的新构想。
《财经》杂志 董文艳 |文
马克 |编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拿地骤减秘密:“利润王”中海地产后千亿时代的并购
中海地产业主5年办不下产权证 数千万维修基金被挪用
中海地产人事震荡 千亿老大哥陷变革烦恼
中海地产人事地震业绩落后 管理模式现危机
内部整合拖累中海地产:陈谊离职 孔庆平荣休
搜索更多: 中海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