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剥离业务而淡出消费电子领域的东芝,因为最新的财务造假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东芝公司日前承认,子公司伪造并挪用订货单等票据,截至2016年9月底,累计虚报销售收入5.2亿日元。这也是继东芝去年曝出财务造假丑闻之后,又一起新的财务造假事件。对于东芝来说,公司重组聚焦能源、社会基础设施、半导体存储是个不错的策略,但造假事件再次爆发可能对东芝转型再添阻碍。
再曝财务造假
东芝方面称,此次涉及造假的子公司是开展机械设备系统安装维护业务的“东芝EI控制系统”公司。涉事员工从2003年起就一直伪造订货单和验收单,虚报了超过实际合同金额的销售收入。据悉,该负责人在接到订单的服务或产品的成本超过预期时,没有与客户就追加付款进行商谈,从而多次造假,造假行为持续13年之久。东芝方面表示,将在截至9月的半年报中进行修正,并加大力度杜绝违规情况再次发生。
这并非东芝首次财务造假。去年2月,东芝相关人员向日本证券交易监视委员举报东芝存在财务问题,随后第三方委员会查出,从2008年起至2014年末,东芝共虚报利润1562亿日元,这个数字占到东芝5650亿日元税前利润的近30%。东芝陷入了财务造假丑闻泥潭,遭到日本政府高达73.735亿日元的处罚。随后,东芝方面进行高层大调整。除了东芝原社长田中久雄宣布辞职外,东芝多名董事进行了撤换。
陷业绩低迷泥沼
“越是遭遇业绩困境,越是需要去粉饰业绩”,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这背后反映的正是东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衰退和无力。东芝发布的2014财年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3月,东芝营收66600亿日元,营业亏损1704亿日元,净亏损为378亿日元。2015财年财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东芝的营收达56700亿日元,营业亏损为7191亿日元,净亏损4832亿日元,超出去年亏损10倍。业内普遍分析认为,东芝管理层此前设下过高的盈利目标,让各部门高层承受巨大压力。而2011年以来“3·11”大地震重伤东芝另一项主营核电业务,导致相关业务部门扛不住压力,最终纷纷虚报账目。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东芝造假何时休 虚报销售收入5.2亿日元 东芝扩大召回部分笔记本电脑电池 存在燃烧风险 惠享存储 芝等你来 东芝存储双11全球狂欢节火爆来袭 东芝存储 “寻觅匠心”行摄之旅,完美收官 东芝因业绩造假 遭167亿日元索赔 搜索更多: 东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