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行业三甲差距逐渐加大的驴妈妈,在其母公司景域文化登陆新三板后又燃起了新希望,但要想摆脱行业毛利率低、竞争激烈的阴影仍非易事
8月8日,挂牌于新三板的上海景域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景域文化”)公布了上半年财报,它因100%控股有“中国自助游O2O第一股”之称的驴妈妈而引人关注。景域文化成立于2007年,至2016年,95%的营收都来自于旅群服务。驴妈妈旅游网创立于2008年,是中国的新型B2C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自助游产品预订及资讯服务平台。
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6.9亿元,同比增长163%。但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是亏损2.56亿元,较去年同期1.33亿元的亏损几近翻番。
这种营收大增净利下滑加剧的情况,在景域文化已持续了三年。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04亿元,13.9亿元和31.1亿元,营收持续翻番;同时,净利润亏损也持续翻番,分别亏损0.69亿元、1.62亿元和4.26亿元。
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局面又将维持多久?
与行业三甲差距加大
《投资者报》记者曾就以上问题试图联系公司相关负责人,但并未收到答复。但景域文化相关负责人曾在其他场合表示,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行社)企业间频频展开超低价的价格战,是导致该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的原因之一。“OTA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但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价格战导致各家OTA短期内无法实现有效盈利,行业竞争风险加剧,各商家在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业务模式等方面均存在激烈竞争。”
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在线旅游行业普遍毛利率较低并可能随着价格战的恶化进一步下降。财报数据显示,景域文化上半年毛利率继续下滑,仅为4.74%,同比下降了1.76%。
除此之外,前述负责人还表示,净亏损持续扩大还与公司营销费用与管理费用的提高有关。“受在线旅游行业整体竞争状况和公司自身发展策略的共同影响,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也在逐年增加。”
这种烧钱、巨亏的发展模式显得有些畸形,景域文化曾表示,“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前期价格战的确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亏损,不过价格战不是长久发展之道,景域正在探索健康的发展模式。”在今年4月份公布2015年年度财报时,驴妈妈已经明确提出不会再打价格战,而是寻找价格之外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这一目标是否能实现目前还无法看出,须经时间的考验。
不过,若是继续使用“烧钱战略”,景域文化恐难敌对手。在2015年6月,驴妈妈获得锦江国际集团5亿元投资,而老对手同程接着在一个月后获得了超过60亿元的融资,差距明显。
此外,在业务布局方面,驴妈妈的业务结构显得比较单一,尤其在目前大热的游轮等出境游领域,驴妈妈虽然也在做,但是布局较晚。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认为,驴妈妈更多的资源是在国内,要想做更多的境外产品,应该从标品入手,但涉及线下运营,对驴妈妈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摊子。驴妈妈很难再去覆盖那么多目的地,做深入的渗透。这一步它起步晚了,那么它后面每一步都会晚,它在这一点的布局就会受到限制。
不过,驴妈妈表示,其在门票方面保有优势。但这一优势随着这两年各大OTA对景区的渗透,也在逐渐丧失。劲旅网数据显示,驴妈妈在2015年中国在线景区门票预订市场份额排名中仅居于第五位,占比8.2%,整体在线门票预订的市场在线渗透率也仅为5.5%。
数据显示,驴妈妈已与行业前三甲携程、途牛和同程的差距越拉越大。在OTA的整体业务中,驴妈妈2015年市场份额也只排名在第十位,仅仅占据0.5%的市场份额。而一向与驴妈妈竞争激烈的同程网则占据市场4.5%的份额,位居第一的携程网更是以46.6%的市场份额领衔众OTA。同时,根据劲旅网的数据,在机票和酒店领域,驴妈妈的劣势更加明显,未跻身前十位。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驴妈妈2016中秋出游趋势报告:上海迪士尼成中秋景区“新宠” 半年两次融资近15亿 驴妈妈成资本市场香饽饽 驴妈妈母公司持续亏损 价格战策略无出路 驴妈妈半年亏2.56亿 陷盈利困局或因价格战 OTA搏杀在线交通:驴妈妈陷盈利困局 或回归线下 搜索更多: 驴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