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韬光养晦四年后,SOHO中国力图以铁骨铮铮的形象来面对变幻不定的行情—这一切,要从继续优化资产和调整债务结构开始。
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惯常快速的话语和坚定的语气,早为转型勾勒了轮廓,注入了特有的基因。外界更信服的是,潘石屹和张欣二人历年来对充沛现金流的坚持。
事实证明,初期的困难并未阻止SOHO中国转型的渴望。在8月17日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张欣也反复强调了对于转型的坚持。
面对种种质疑,这位华尔街的精英相信,公司当下正在走出低谷。她更是坚定地认为,过去商业模式的转型已经改变了公司的价值衡量标准,从房子制造者转变成业主后,未来衡量SOHO中国的标志应该是资产规模的不断增长,而并非销售额。
至于如何实现,是一件灵活的事情。在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的提问时,她表示,SOHO中国将根据市场形势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唯一检验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赚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现在是买东西的时候还是卖东西的时候。”她说道。
反弹的开始
那么,SOHO中国赚钱了吗?
显然,它并不预备坐等自己陷入任人评说的境地。对于这家执行力较强的公司而言,一旦资源聚焦投入某项业务,改变也会比预想快得多。
看上去还不错的年中业绩报告可视为注解。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2年宣布转型以后业绩持续三年暴跌后的首次反弹。
截至今年6月底,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额已达到7.27亿元,比去年全年的9.95亿元低不到3亿元。半年的净利润,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年的数值。出租率上有着不错的数字呈现,自持物业的平均出租率达85%。
毫无疑问,一旦继续保持这样的势头,在年底实现财务数据的彻底反弹将是大概率事件。
更令人鼓舞的是外债,目前已经降低到6%,162亿元的债务总额是自2013年以来半年财报中数值最低。此前,在SOHO中国的负债结构中,境外银团贷款比例一直较高,在波动的汇率面前,面临着汇兑损失风险。为此,SOHO中国曾专门成立小组负责债务结构的调整。
不过,管理层更希望改变的是外界对于SOHO中国的固化认知。“投资者再用以前的标准,用销售规模来看我们,可能会有所偏差。”张欣说。
170万平方米的投资物业和出租面积,是接下来翻身的“本钱”。
张欣对此更是充满希望,“现在前一段时间不销售的房子一一被建好,一一被出租,我们的报表里就显现出来租金的上涨,而且租金会不断上涨,因为完工的面积不断增加,不断加入可出租的面积里来,所以到年底的时候,数字一定比现在更好”。
出售资产
买和卖上,SOHO中国当下选择了后者。
半个多月前,上海SOHO世纪广场项目已经易主。现在,上海虹口、凌空SOHO和天山广场三大项目也将被摆上货架,考虑等待被出售中。潘石屹在8月17日宣告了这个消息。
对于SOHO世纪广场的价格,潘石屹十分满意,“我对销售价格很满意,销售后公司股价也有上涨”。至于新出售三大项目的原因,潘石屹也有着一套逻辑,“市场高峰期时出货,市场低谷期时进货,这是做生意永远不变的”。
SOHO中国管理层在业绩会上作了强调,出售的为非核心资产,核心资产不会出售。 共2页 [1] [2] 下一页 SOHO中国去年业绩惨淡 3Q会成为潘石屹的“救命稻草”吗? SOHO中国卖项目上瘾? 潘石屹直言要在市场高峰期出货 SOHO中国转型频受质疑 营收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潘石屹难忍慢钱的寂寞 SOHO中国四年转型路宣告终结 SOHO中国转型之困:只因未能租售并举? 搜索更多: SOHO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