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段子,大意是恒大卖房不如炒万科,因为恒大去年净利为104.6亿元,近期举牌万科的账面浮盈也在百亿元左右。当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主营业务净利与举牌浮盈不能简单作比。
由此联想到前段时间也有类似的段子,即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一年净利润不够在京沪深买一套三居室。若将两个段子结合起来,似乎可以得出“做实业不如搞房地产,搞房地产不如炒股”的结论。
言归正传,恒大在半个月内通过举牌万科即获百亿元账面收益,确实再次显示出了资本的巨大力量——更加高效、凌厉的提升上市公司估值。众所周知,万科是一家财务、经营相对透明的大市值公司,在宝能系举牌之前,万科的市值长期徘徊在500亿元—1500亿元之间,房地产市场长年维持的高景气度并未反映在万科的估值上。于是有不少人说,若非“万宝之争”等系列事件,万科市值仍将大概率维持在1500亿元左右。
万科的股价走势非常清晰地记录了万科事件对估值的催动作用。去年12月份,宝能系连续举牌,万科市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新的量级;今年8月份,恒大举牌,万科市值逼近3000亿元,又一次达到新的量级。
从千亿俱乐部到3000亿俱乐部,万科的市值增长轨迹明显偏离了房地产行业及万科本身的增长曲线。事实上,千亿元级别市值的跨越也不是房地产行业及万科本身所能决定的,可以对比的案例是同属于白马股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公司,行业及公司能发展到什么水平,市场就会给予什么样的估值,因此格力、美的目前市值在1000亿元—2000亿元之间,在出现新的爆点之前,估值的量级增长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已不容易。
资本就是行业及公司之外的爆点,其力量表现为让市场对相关公司进行估值变现,从大周期来看,还不能简单评述这种提前变现是否更有利于公司的长足发展。就万科而言,据称管理团队有意打造传统地产与新业务各占一半市值的“万亿万科”,这一目标存在多个预设前提,包括必须在传统的拿地卖房业务之外强化万科物业、物流地产等布局,另外就是房地产行业必须维持一个足以让市场产生预期的必要增长率。
万亿市值是一个中远期规划,时间表未定。若仍将当下的万科视作传统地产公司(万科去年地产业务在营收中占比97.27%),则可以发现,经过宝能系和恒大的举牌后,万科传统地产板块估值已变现了未来数年本应由业绩作为支撑的估值。不过,估值显然不应该是万科唯一的评价标准,万科事件终有降温的一刻,且不排除估值回归的可能性,这是后话。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随着万科市值逼近3000亿元,有几个现象或问题不容忽视。一是万科增发收购深铁资产的增发价与现价差距更大,会给该项交易的反对方留下更大的口实(此前华润等机构曾指出增发价格过低);二是华润毕竟是央企,在央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大前提下,万科较高的市值会给华润带来一定的操作难度;三是宝能资管计划平仓危机得到解除,赢得了更大的回旋空间,万科事件会否因此再添新变数呢?
这是资本给万科相关方制造的忧思,也是资本在攫取万科股权时带来的必然结果——有人获益,有人受损。当万科事件最终被顺利解决后,不妨回头看看这个阶段的万科在万科发展历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被资本强行撬起来的市值能否平安着陆?
(来源:证券时报 李雪峰)
恒大举牌万科背后的资本逻辑 钱又多又便宜 恒大已经超过安邦 成万科第三大股东 万科A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带动大盘放量突破站上3100点 专家:万科“五霸”争战不会触发退市条件 宝能万科一役浮盈逾200亿 资产荒引爆估值骤增? 搜索更多: 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