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连年亏损的中华自主品牌轿车业务被剥离出华晨中国。“中华轿车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转折,我们定的目标是年内实现2000万元的利润。”时至2012年,祁玉民用3年的时间终于有望迎来中华轿车的扭亏。“我们在打一个组合拳,中华H530和中华V5是一个组合拳,现在中华H230和中华H320又是一个组合拳,两个小组合拳构成了一个大的组合拳,华晨要靠这四个组拳冲击明年(2013年)和后年的市场。”
华晨组合拳之一的中华H230和中华H320,在那届成都车展上迎来了首发。作为华晨中华轿车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晨为中华H230和中华H320设定了单车单月5000辆的销售目标。
组合拳之一的中华H230率先沦陷。
在2013年1月正式上市至今的3年零5个月的时间内,只有上市初期的6个月月均销量完成目标。及至今年5月,H230的销量已跌至61辆,前5个月的销量也不过1622辆。61辆还不是H230的最差表现,在去年8月至10月的连续三个月中,H230的销量只有可怜的个位数。
H230的走势只是华晨整个轿车板块的一个缩影。2015年华晨旗下自主品牌销量20.08万辆,其中,中华轿车销量只有5.48万辆,占同期总销量的27%。
纸上谈兵的规划
进入2016年,华晨自主轿车业务仍继续低迷。今年前5个月,中华轿车销量21961辆,占同期整体销量93743辆的23%。除H330外,H220、H230、H530今年累计销量仅千余辆。
自主轿车业务的疲软,严重拖累了华晨的“十二五”目标。按照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即2015年),华晨实现整车产销130万辆,发动机130万台,力争销售收入超过1800亿元;到2016年,实现整车产销150万辆,发动机150万台,力争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回首“十二五”,这一目标已成明日黄花。数据显示:2015年华晨实现整车销售85.6万辆,销售额1605亿元,销量与销售额目标双双落空。
或许已经意识到之前制订的2016年整车产销150万辆的目标过于虚无,在去年年底,华晨方面把这一目标实现的时间推迟到了2020年,即“十三五”末期。按祁玉民透露的规划,到“十三五”末,华晨将确保实现年整车产销1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100万辆,包括:客车40万辆,轿车40万辆,金杯卡车20万辆),发动机年产销160万台,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年利税总额超过500亿元。
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前5个月,华晨销量为33.88万辆;即便按去年85.6万辆整车销量计算,要达到2020年整车产销150万辆的目标,年均增幅也需达到15%。这在中国整体车市已进入微增长常态的大背景下,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更值得注意的是,华晨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几乎是壮士断腕般的决策——打造模块化平台、将轿车板块缩减一半。
“除了N20的发动机,我们正在秘密搭建平台,这个平台代号叫M8X。”今年北京车展上,祁玉民故弄玄虚。在华晨内部,M8X为高端车型的平台,另一个代号为FX的平台则用于打造低价版车型。而在车型方面,华晨将集中发力SUV。
这无疑是一个更大的赌注,在“十三五”期间,华晨将为此投入230亿元。所幸的是,华晨手中有宝马这棵摇钱树;至于自主品牌,要做的只是纸上谈兵。
华夏时报 记者 寇建东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华晨汽车自主品牌日渐式微 合资业务成唯一救命稻草 华晨产品调整押宝SUV 业内:舍近求远难解危情 华晨旗下两僵尸公司靠补助度日 华颂品牌无人问津 华晨集团活在宝马阴影下:自主品牌业务羸弱 华晨除去合资品牌两手空空 产品体系被指混乱 搜索更多: 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