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鹭燕医药疫苗经营权有点悬
疫苗分销与药品分销是两条分开的渠道,互不影响。但如果企业因此丢了GSP证书,那么整体的分销业务都会受到影响
4月11日,鹭燕(福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鹭燕医药”)发布公告,其两家控股子公司被当地食药监局立案调查,立案的原因分别是涉嫌违规和涉嫌虚构疫苗销售记录。
这家今年2月刚刚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很快就卷入到了山东疫苗案的发酵之中。鹭燕医药由此也成为自疫苗案曝光以来,涉案的三家上市企业之一。
而此前牵涉其中的沃森生物与实杰生物停牌已近一个月,鹭燕医药在发布相关公告的第二天股价下跌4.51%。
据一位熟悉鹭燕医药的证券分析师介绍:“鹭燕医药的疫苗业务占集团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对集团的整体影响不大。”
根据鹭燕医药公告,两家子公司2015年度合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占总公司合并报表的1.91%和4.58%。
然而就是这两家规模并不大的疫苗分销公司,以及当初雄心勃勃现在正在收缩的疫苗业务给鹭燕医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立案前自检合格
鹭燕医药是目前福建省经营规模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集团,也是福建省唯一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医药商业企业,实际控制人为莆田人吴金祥。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医药分销、疫苗及生物制品分销、医药器材分销以及药店连锁。
根据公告,鹭燕医药被立案的两家子公司分别为成都市仁邦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仁邦)与成都鹭燕广福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广福),前者涉嫌未按规定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另一子公司则涉嫌虚构药品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销售记录,涉嫌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成都市食药监局遂决定依法对两家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然而就在不久前,鹭燕医药还发布公告介绍了公司针对疫苗事件自检没有问题。
3月2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疫苗案的最新涉案人员名单,其中包括安徽省鹭燕大华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大华”)业务员张磊以及成都仁邦业务员张勇。有媒体报道称,这两个名单都指向深市上市的中小板公司鹭燕(福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当天鹭燕医药即发布公告回应,表示2015年5月公司已将持有的安徽省鹭燕大华医药有限公司股权全部出售,该公司已更名为“安徽鑫圣医药有限公司”,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张磊非公司业务人员。而张勇确为成都仁邦和成都广福的管理人员,但张勇不属于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两家子公司目前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涉案产品的流向调查。
鹭燕医药表示也就此进行了公司初步自查,上述两公司制定了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拥有完好的冷链设施设备,经营的疫苗产品均为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疫苗购进、仓储、销售、运输等环节的台账记录齐全。且两家子公司经营活动情况正常。
“企业都是希望远离这个事件,不想承认自己有问题,即使已经出现问题员工也通过自查表示企业本身没有问题,但最终被查出来的影响反而更不好。”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史立臣对法治周末记者说道。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鹭燕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