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由于此前缺乏大规模生产的经验,在最近的销量爆发后,众泰同样暴露其他自主品牌成长初期的问题,品质控制不过关。记者从一些汽车论坛发现,不少众泰车主投诉小毛病多。
对此,众泰官方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给出的证据是:“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2015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众泰汽车荣膺中国品牌前三强”。
2015年取得逆市大增的自主品牌黑马中,除了众泰,还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风行、江淮等企业,这些企业无一例外是抓住小型SUV、MPV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市场热点,以低价策略、灵活的招商策略,快速俘获三四五线城市那些不看重品牌但对价格非常敏感的消费者。这批企业的逆袭,再次证明在消费差距巨大的中国市场,低价依然是强有力的杀手锏。
但这一批企业中,上汽通用五菱有庞大的微车用户群体与低成本制造体系;东风风行有多年的MPV积累;江淮则在轻卡等商用车领域领先并打造跨国研发体系,只有众泰此前在汽车行业的积累最浅。虽然是和比亚迪同期通过收购获得轿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但众泰并未抓住上一轮自主品牌崛起的机会,随后众泰又想通过纯电动轿车进行突破,但受制于研发实力有限,前几年在杭州试运行的一辆纯电动汽车发生自燃,导致众泰的市场地位一再边缘化。
这样的基础与实力,注定了在新一轮自主品牌的逆袭中,基础最薄弱的众泰难免成为抄袭模仿最严重的那一位,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一家。
生存or毁灭
作为众泰销量顶梁柱的T600于2013年正式上市,2014年众泰便开始出现高增长的局面,全年销售16.6万辆,同比增长20.48%。也是在同一年,众泰制定了“一机两翼”的平台化发展战略,以新人的姿态参与到国内自主品牌传统乘用车竞争中。
所谓“一机”是指众泰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也即产品力,近两年推出的多个产品都是其结果,而“两翼”则是指众泰的供应商和营销网络体系。相对来说,众泰在供应商与营销网络体系上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众泰汽车与上汽、宝钢、博世、三菱、现代、莲花、江森、德赛西威、伟巴斯特、ABB、PPG等知名品牌保持战略合作,同时保持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
在服务方面,众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1000家经销商,而且主要分布在增长潜力好的三四五线城市。在各大车企纷纷将渠道下沉到四、五线城市作为核心战略时,众泰在这方面的确具有天然的优势。
而据记者了解,众泰在经销商服务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即4S店为每一位购车的客户都举行一定规格的交车仪式,让客户享受到豪华车主才有的上帝一般的感觉,这与其产品以低价享受到豪华车般的拥有感如出一辙,然而在三四线城市这一策略相当奏效。
也正因此,众泰十分重视经销商的拓展与维护以及培训,2016年经销商年会上,众泰为鼓励经销商在新的一年中继续奋斗,提出下一年将在海外举办下一年度经销商年会。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众泰自身的狂欢。多数业内人士尤其舆论界对于众泰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众泰面临的最大诟病莫过于“没底线地抄袭”,众泰T600、众泰Z700,以及即将推出的T700等车型均模仿知名豪车的造型设计,甚至有人调侃:“要开上保时捷、兰博基尼都看众泰了”。
值得注意的是,Z700上市时“点名”将吉利博瑞列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而后者是当前自主品牌中唯一被认可的最成功的B级车,是自主品牌崛起的代表。对此吉利汽车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市场竞争应该有,但我觉得应该是良性的。”
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众泰的抄袭不值得提倡,众泰的作为对自身品牌不利,也有损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事实上,另一家自主企业陆风汽车的情况与众泰类似,陆风X7车型由于高度借鉴路虎极光,一度引发路虎方面与陆风汽车的口水战,路虎本计划诉诸法律但事情无疾而终。
不过在众泰看来这些都是浮云,其董事长吴建中曾公开表示:“众泰汽车每一款产品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完整地自主开发的,可能在某些造型上借鉴了一些成熟品牌的元素,但这对于现阶段的众泰来说,并不是丢脸的事情。”
“众泰现阶段就是为挣钱。”上述众泰汽车大区经理直言不讳,“只有先赚了钱,未来才有本钱做更多的事。”
目前众泰仍在享受着高增长带来的利润。车型设计的模仿、核心技术的拼凑省去了高额的研发成本,而制造成本的压缩在中国更是轻而易举。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车有市场,满足了中国现阶段四五线城市的消费需求。但问题是,这一模式能否持续?
目前只顾着解决生存问题的众泰们,显然还没有考虑那么长远,对于这些再不发力就要退出的边缘化企业与品牌而言,活着显然比脸面重要。但中国市场对于能够长远生存的中国品牌要求之高、竞争之残酷,又远非今日众泰们所能预料和准备的。走一日看一日的众泰们,在这一波小型suv的火爆行情之后,又能坚持多久?(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 高飞昌) 共2页 上一页 [1] [2] 众泰汽车频频抄袭 被指用山寨赢了销量丢了品牌 总经理带头出走 众泰汽车被“掏空” 众泰汽车新T700被指抄袭 或被保时捷起诉 搜索更多: 众泰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