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红商网
>>
品牌观察
>>
食品药品
>> 正文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投诉—爆料—内幕—线索—传闻
http://www.redsh.com
2011-03-21
红商网
评论条
发布稿件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中新网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瘦肉精”的曝光让食品安全的问题再次搬上台面。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将我国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卷入“瘦肉精”漩涡之中。报道声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
受各方面压力,河南官方3月19日称已经控制32名涉案嫌疑人员,其中28人受到处罚。与此同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瘦肉精”问题。目前,双汇产品已经在一些城市的超市大规模撤柜。
品牌前途未卜
因为卷入“瘦肉精”丑闻,目前处于风暴眼中的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6日停产整顿。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建有年屠宰160万头冷分割生猪屠宰生产线、年产3.3万吨低温肉制品生产线、2600吨冷库等。2010年,公司产值达15.8亿元,为附近地区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之一。
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多条应急处置措施,以严防“瘦肉精”猪肉及猪肉制成品流入市场。据了解,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打着“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广告语,却检测出“瘦肉精”,双汇发展[0.00 0.00%]的“弥天大谎”让消费者很气愤,在资本市场也招来用脚投票。“3·15”当天,双汇发展以跌停收场,市值蒸发12个亿。对此,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表示,“此事件短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还要看农业部的调查结果。”
检验监管缺失
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十八道检验”一事,双汇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程序确实都有,但只是就企业内部加工环节而言。而据记者调查了解,恰恰是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力、以“抽查”取代“普查”,才导致了有害猪畅通无阻。
据了解,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年3月,河南省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强化“瘦肉精”监管。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尽管上述链条看似完备,但是监管仍然存在漏洞。据他介绍,针对“瘦肉精”问题,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以济源市为例,主要依靠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照省里制定的2%抽查比例执行。至于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济源双汇公司原总经理曹连友介绍,“企业自检是通过化验生猪尿样,进行定性分析。一直以来,公司执行的都是集团标准,即按照千分之4.5的比例抽检。”
前来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表示,全国每年出栏生猪在6亿头,面对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而“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是暴露出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
危机延至行业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成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2009年6月,《食品安全法》出台。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如今,人们把“瘦肉精”与当年的“三聚氰胺”联系在一起。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内乳制品行业陷入困境,此时发生的“瘦肉精”问题会不会像三聚氰胺“震裂”国内的猪肉市场,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长江证券分析师乔洋表示,食品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此次突发事件与之前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都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发生的,但是,两者的受害群体不对等,因此受影响也不相同。
“从行业打击来看,由于我国传统肉类消费习惯63%来自猪肉。因此,对肉类加工企业来讲,只要找到合适的供应源就可以了,因此,"瘦肉精"事件对行业的影响远没有三聚氰胺大。”乔洋表示。
马闯也表示,“双汇"瘦肉精"事件会延伸到整个行业,主要是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2009年猪流感的爆发,使整个猪肉行业经历了近4个月低迷,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事件会引起同样的连锁反应。马闯表示,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通过育种、饲养等技术手段,生猪的脂肪大大降低,已能把肥膘控制在2厘米之内了。“而瘦肉精事件很有可能会抹杀掉整个行业多年的努力,尤其是问题出在双汇这样的知名大企业里,影响很坏。”他说。
【聚集双汇“瘦肉精门”】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本页)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
⊙本报记者 高原
被“瘦肉精”事件卷入漩涡而紧急停牌后,双汇发展引来众多重仓基金调整估值。近日,重仓双汇发展的各家基金公司陆续公告了旗下基金的估值方法,有多家公司计算双汇发展股价时,下调该股停牌前收盘价的10%,以此作为基金估值。
3月19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经与托管行协商一致,公司决定自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按照70.15元的价格进行估值;待双汇发展复牌后,自该股票复牌之日起恢复按收盘价估值。也就是说,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时,兴业基金在双汇发展停牌价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调10%。
无独有偶,当日博时也以下调10%的方法估值双汇发展,只是调整时间上比兴业基金往后推移了一个交易日。
与此同时,从估值调整时间上看,绝大多数基金从上周五调整估值,嘉实、大成、上投摩根、国泰和诺安等公司均发布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方法,纷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采取公允价值估值,并保持与上市公司的密切沟通。
一直以来,作为白马股,双汇发展因存在资产重组预期和龙头地位,基金较为青睐这只蓝筹成长股。去年12月初,该股长期停牌后复牌交易,连续飙升,股价一度摸高百元。根据2010年基金年报披露,共有56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1.46亿股,占该股流通盘的24%。
对于被卷入“瘦肉精”事件的双汇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机构投资者看好双汇发展资产重组后的成长性,而且即使该股复牌下跌,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并不会受伤太重。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估值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基金加入特殊估值调整行列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的神经。国泰、兴业全球等5家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基金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这一措施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信心,缓解基金赎回压力。
公告显示,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1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涉及到的去年四季度持有双汇发展占基金资产净值5%以上的基金多达14只。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的基金公司和基金加入到特殊的估值调整行列中来。
“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明显增强。”上海一基金经理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基金公司突然临时采取跌停估值方法,是为了应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危机,将双汇发展的价格下调10%之后,如果“瘦肉精”事件没有进一步恶化,则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压力将明显减轻。
由于这是基金首次采用跌停估值应对个股突发事件,从双汇发展3月16日停牌,到3月18日基金采用跌停估值有两天的间隔,也给一些反应灵敏的投资者留下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业内专家分析,这次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应对个股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有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机制。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瘦肉精”事件经2011年央视3.15报道后,双汇发展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50多只重仓该股的基金神经。5大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到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两家公司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价格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目的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应对已经或可能出现的赎回危机。
重仓基金采取跌停估值
5家已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博时和大成。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两家基金公司公告了估值调整后的价格,均为停牌前价格的90%,或70.15元,其他三家基金公司没有明确公告估值后的价格。
从估值调整时间来看,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和大成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博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
证券时报统计显示,2010年四季报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有56只,其中17只基金持有比例超过5%,这17只基金中有14只属于上述已经公告估值调整的5家基金公司。
业内专家分析,按照证监会估值调整标准,只要是股价变化对基金资产净值的潜在影响超过0.25%就必须进行调整。以此次双汇事件为例,按照双汇一个跌停计算,只要重仓持有双汇超过2.5%的基金就需要进行估值调整,因此预计还有更多基金公司和基金将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
估值调整缓解赎回危机
双汇“瘦肉精”事件被报道之后,事件不断升级,上周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尽管3月15日双汇已经出现一个跌停,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引发重仓双汇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增加!”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
上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只重仓双汇基金遭遇较大净赎回的传言。一些重仓双汇基金参与定向增发中暴露了基金份额情况,其中一只基金今年年初到3月16日净赎回近6%,超过4亿份。
某基金分析师表示,考虑到个人投资者赎回费率问题,建议一些持有重仓双汇的基金投资者可以转换到其他不受影响的基金上。另一位分析师表示,如果在停牌期间,这些重仓双汇基金遭遇净赎回,市场又没出现大幅上涨,双汇占这些基金的比例会上升,等双汇复牌出现较大跌幅时,对基金净值影响将会更大,因此建议投资者对重仓双汇的基金暂时回避。
针对基金公司突然采取的跌停估值方法,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缓解重仓双汇基金的赎回压力,基金净值已提前反应了一个跌停的影响,也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
危机处理将更快速有效
早在2008年,就曾出现多只股票长期停牌期间股市暴跌,重仓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遭遇赎回压力。中国证监会在当年8月及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对这些长期停牌的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提前反应了整体股市大跌的风险。随后的2009年股市大涨中,基金对长期停牌股用指数收益法估值,调高对长期停牌股的估值,解决了新持有人大批涌入摊薄老持有人利益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双汇事件爆发开始于3月15日,3月16日到18日双汇连续停牌,基金最早在3月18日进行了跌停估值的处理,因此如果投资者在3月18日之前赎回基金,就可以避免受到这次估值调整的影响,一些反应灵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因此有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由于双汇事件处理没有先例,基金公司需要权衡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和监管层、托管行等方面的沟通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危机处理机制反应时间有提高的空间。”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专家分析,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和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着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中国证券报
截至20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基金对该股票的后续操作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牌后会“根据双汇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情况”做决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从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角度考虑,退出该股票;还是从资产注入预期和企业盈利前景角度考虑,继续持有,这将成为双汇复牌后影响基金经理决策的难题。
首现“跌停”估值
统计显示,截至3月19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不过,估值调整方法有所差异。
3月15日,双汇发展发布公告称,有媒体报道猪贩将喂食有“瘦肉精”的生猪销售给济源双汇有限公司。由于该公司属于双汇发展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双汇发展于16日起停牌。公告当日,双汇发展股价以77.94元的跌停价格报收。
3月19日,首批五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自2011年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进行估值调整。不过,各家基金公司估值调整方法有所不同。两家基金公司表示,按照公允估值进行估值调整,一家基金公司表示,采用估值模型进行估值调整,另外两家基金公司则按照“双汇发展”停牌前价格下调10%(即70.15元)计算估值价。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停牌前价格下调10%的“跌停”估值方法来调整估值,在业内尚属首次。
复牌后去留两难
突如其来的负面事件和股价大跌,让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受伤颇深。海通证券高级分析师吴先兴认为,伊利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当时伊利股价下跌近50%,因此如果此次事态严重,预期双汇发展复牌后股价将遭遇较大跌幅,对重仓该股的基金净值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天相投顾对去年四季度409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统计显示,重仓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多达46只。
未来该股票复牌后基金会采取何种投资策略?是否会大笔抛售?对此,多家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回答都是:“我们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积极与双汇保持沟通。未来投资怎么操作,可能还要看事情解决的情况如何。”
不过,如何衡量双汇发展的投资价值,在责任和利益的博弈中寻找出路,或许会成为困扰基金经理的难题。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类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此次问题的暴露,将促进双汇发展加强质量监管;从中长期来看,该公司是国内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而且正在推进资产注入,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一位基金经理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瘦肉精”事件出现之后,他和行业研究员第一时间与公司联系,目前除了考虑该事件的影响,也在综合权衡公司资产注入的可能与时间窗口。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有业内人士猜测,出于稳定股价的考虑,“瘦肉精门”可能会加快双汇发展资产注入的速度。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第一财经日报
瘦肉精是一种用在猪身上的兴奋剂,而双汇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如同服用了兴奋剂的田径运动员。
双汇集团官网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双汇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5年突破200亿元,2007年突破300亿元,2010年突破500亿元。双汇可谓实现了“大跃进”式的跳跃发展。
但在瘦肉精事件曝光后,上海多家双汇专卖店迅速将招牌改头换面,见风使舵之快令人大开眼界,而双汇这些年迅猛扩张被隐藏的问题也有所暴露。
上海静安区一家双汇专卖店换掉招牌后,旁边的肉铺摊主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名摊主说:“这家双汇专卖店过去也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前他们就是挂着双汇的牌子卖自家进的货。大牌子嘛,当然能卖个好价钱,而且买家也放心,这都是双汇管理不严格出的问题。”
在上海浦东新区另一家换掉招牌的双汇专卖店门口,一名其他肉食品牌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家双汇专卖店以前经常将双汇品牌的肉和从市场上拿的肉混着卖,借双汇的牌子,很不正规。
一位业内人士说,多数肉食品企业的零售终端都是走的加盟店模式,承包者交一笔加盟费给企业,由企业向这些门店统一配送肉食产品。但是由于扩张过快,肉食品企业没有足够的产品向所有门店配送,导致的第一个后果是不论好坏,企业什么样的生猪都可以收购;另一个是销售终端无法获得足够的产品,就会自己偷偷从市场上进货,打着品牌企业的旗号出售。这两个问题只要有一个爆发,企业都将会受损。双汇瘦肉精事件其实还是扩张过快、管理疏漏导致的结果。
双汇专卖店拿不到充沛肉食产品的背后是中国生猪数量有限,而屠宰场又太多,导致屠宰能力过剩问题。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雨润食品(01068.HK)年屠宰能力为2550万头,与2008年的1805万头相比,屠宰能力增加745万头,但是雨润食品2009年实际屠宰量仅为979万头。招商证券报告也表示,雨润食品的历史产能利用率维持在58%的水平,以此计算,雨润食品2009年的实际屠宰量为1479万头,屠宰产能仍存在过剩。
市场人士介绍,国内屠宰行业大约有50%的产能过剩,由于“吃不饱”,各家肉食品企业在全国各地找猪、抢猪,竞争激烈,导致“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含有瘦肉精的猪也就可以进入双汇的加工厂了。
双汇集团公开资料显示,该集团每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而双汇集团自有的养殖事业部中规模最大的双汇万东牧业公司年生产能力为出栏种猪、商品猪12万头,仅占其年屠宰能力的约0.4%;另一家双汇九鑫牧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仅100亩,且以生产种猪为主。自给能力存在严重不足。
肉食品企业热衷于扩大屠宰能力,对提高生猪自给自足能力兴趣有限,研究报告以雨润食品为例透露,2002~2010年上半年,雨润食品共获得政府拨款12亿元,相当于新增屠宰能力获得57元/头的政府资金。雨润食品2009年业绩公告显示,政府补贴在2009年高达4.26亿元,大幅超过2008年的0.99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肉食品企业现在不应该在屠宰能力等指标上继续做大,而是压缩“水分”,扎扎实实提高肉食产品的质量。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食品行业如果贪图一时的快速发展,不惜冒食品质量降低的风险,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而下场是以前的成绩与信誉在旦夕之间土崩瓦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中国证券报
受“瘦肉精”事件影响,双汇发展自3月16日起停牌。多家基金公司随即发布公告称,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的估值方法进行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依据200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发生重大事件、影响证券价格的停牌股票,及时有效地调整其估值方法,有利于保护持有人利益。
不合理的估值往往是引发套利资金频繁申赎基金的诱因。具有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机构资金或大额资金,利用基金净值高估赎回,等于将损失留给中小投资者;利用基金净值低估申购,则会摊薄其他持有人的收益。
因此,《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基金管理公司应保证基金估值的公平、合理,特别是应当保证估值未被歪曲以免对基金份额持有人产生不利影响。”
权威人士指出,基金估值方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早期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该方法容易导致估值产生较大偏离。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对于长期停牌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即以公开发布的相应行业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停牌股票收益率。由于行业指数代表行业整体情况,个别公司本身自有的风险可能无法反映出来。因此,该方法更适合长期停牌的股票而不适合因重大突发事项短期停牌的股票。
此次对双汇发展的估值方法调整,标志着第三个阶段的开始。不同基金公司根据旗下基金持有双汇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持有金额占比较小、对净值影响不大的,可不作调整;持有金额占比较高的,则运用各自的估值模型进行估值,部分公司综合考虑了市盈率及重大事项影响等因素,大幅下调了其估值价格。
灵活运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力求估值的公平、合理,并在市场检验中完善与提高,这表明了中国基金业的进一步成熟。
我们同时注意到,兴全、国泰、大成等公司还在公告中表示,将与双汇发展保持密切联系,要求其从维护广大消费者及投资者的权益出发,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力使其将股东利益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去年因上市公司放弃优先受让权议案引发的“双汇门”事件中,多家基金公司从维护持有人利益角度出发,坚决投出否决票。这标志着基金主动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开始。由此,我们期待着相关基金公司再次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上市公司合规守法经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从根本上维护持有人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有专业人士指出,从以往案例看,利用基金重仓股停牌进行以套利为目的的申购赎回,常常得不偿失。由于单只股票的持有上限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10%,即使其跌幅较大,对基金净值的影响毕竟有限,难以形成足够的套利空间。因此,对持有人特别是进出成本较高的中小持有人来说,申赎与否首先考虑的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产品风格是否适合自己、适合特定时期的市场环境,没有必要因个别突发事件贸然行事。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中国证券报记者 王锦 郑州、济源报道
“瘦肉精”事件追踪报道
济源双汇公司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河南省委宣传部相关人士3月20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河南省涉及“瘦肉精”生猪事件的孟州、沁阳、温县、获嘉四县(市)自19日起已全面启动第二轮“瘦肉精”普查抽检。此轮普查抽检将扩大瘦肉精的检测范围,在第一轮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基础上开展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普查抽检。
而双汇集团旗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停产整顿,产品全部召回,不仅损失惨重,也给双汇发展(000895)正在进行中的重组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71份样品含“瘦肉精”
3月15日至19日,焦作的孟州、沁阳、温县,新乡的获嘉四县(市)已完成了第一轮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普查抽检。四县(市)累计出动169个普查抽检组、2788人次,排查46个乡镇、5929个养猪场户,抽检样品14000份。经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郑州)实验室检测化验,确认阳性样品71份。检测呈阳性的生猪,已被采取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措施。
在四县(市)第二轮排查全面启动的同时,河南全省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排查抽检工作也已展开,抽检比例为随机抽取5%的规模养猪场。据悉,“瘦肉精”是多种物质的统称,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畜牧部门日常的监督检测是以盐酸克伦特罗为主,同时兼顾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的抽检。
河南省畜牧局办公室主任王全周表示,河南省已于3月17日派出4个瘦肉精专项整治督导组,赴焦作、新乡、济源三市之外的其他15个省辖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督导行动。
在本次事件中,相关涉案人员也开始依法依纪受到处理。据了解,目前已依法控制15人,开除公职6人,免职4人,停职检查5人,其中包括孟州、沁阳、温县三县(市)的畜牧局局长。
河南省济源市虽未直接涉及此次“瘦肉精”事件,但因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地处该市,该市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济源市委宣传部方面提供的资料,截至3月19日中午12点,济源市50头以上养猪场(户)5240户已全部排查完毕,涉及存栏生猪65万头,共抽取样品6791个,检测结果发现疑似阳性样品8个,正送河南省作进一步确认。生猪流通环节及饲料兽药经营环节的瘦肉精检测均为阴性。除了济源双汇之外,济源市的9家生猪定点屠宰场3月16日以来共屠宰生猪401头,存栏生猪716头,经全面排查,均不含“瘦肉精”。529家生鲜肉销售门店共抽检生鲜肉样品46个,其中6个疑似阳性,也在等待河南省作进一步确认。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
因流入含“瘦肉精”的生猪而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自3月15日起便开始了无限期的停产整顿,并自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济源双汇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因此中国证券报记者未能进入位于济源市汽车总站附近的济源双汇厂区内。不过,目前整个厂区十分平静,院子内停放着十多辆大的运货车辆,院子的一个超过篮球场大小的角落则堆满了上千箱的双汇产品,十几个工人正在从厢式货车上往下卸载货物。旁边不停有路人慢下脚步观望这“颇为壮观”的产品堆,脸上大多带着不少遗憾和疑虑。
济源市政府已于3月15日下午4时对济源双汇的收猪、屠宰和生产猪肉制品等活动全部停业整顿。市质监局已对济源双汇库存的25个品种47批次24742件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49个,经省质检院检测全部合格。市畜牧局对其库存的生鲜肉白条1785头(约134吨)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31个,“瘦肉精”检测结果为阴性;对库存的689头生猪全部进行尿液检测,疑似“瘦肉精”阳性19头。同时,市政府在全市的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现场封存双汇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样46个,其中6个阳性,34个阴性,6个正在检测等待结果。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称,为防止发生疫病,济源双汇库存的几百头生猪最终可能都要被扑杀或做无害化处理,一百多吨的冷鲜白条肉也面临变质情况,加上召回的产品,济源双汇此次损失惨重,停产整顿目前看来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济源市的多家双汇连锁店基本上只经营一些日用品和生活用品,往日灯火通明的生鲜及熟肉制品货架也大多“关灯歇业”。在“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下,济源双汇这个曾在2010年为双汇集团贡献亿元利润的企业已经成为双汇集团的“拖累”尽管多地的双汇产品检验结果合格,但多地的双汇产品都面临销售滞胀的局面,更令人担心的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在逐渐丧失。
据济源当地人士介绍,3月15日至今,济源的猪肉消费市场无论是鲜肉还是肉制品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另据了解,济源双汇生猪采购部主管宋宏亮因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专案组正在进行外围调查取证,沁阳市猪贩曹存东也正在被济源市公安局会同沁阳市公安局讯问调查。同时,公安部门也对济源双汇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开展讯问调查。3月17日晚,双汇集团已发表声明,免去济源双汇经理曹连友、副经理吴晓、生猪采购部部长陈文东、品管部部长郭丽娟四人职务。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网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著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000895,股吧)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中新网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瘦肉精”的曝光让食品安全的问题再次搬上台面。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将我国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卷入“瘦肉精”漩涡之中。报道声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
受各方面压力,河南官方3月19日称已经控制32名涉案嫌疑人员,其中28人受到处罚。与此同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瘦肉精”问题。目前,双汇产品已经在一些城市的超市大规模撤柜。
品牌前途未卜
因为卷入“瘦肉精”丑闻,目前处于风暴眼中的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6日停产整顿。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建有年屠宰160万头冷分割生猪屠宰生产线、年产3.3万吨低温肉制品生产线、2600吨冷库等。2010年,公司产值达15.8亿元,为附近地区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之一。
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多条应急处置措施,以严防“瘦肉精”猪肉及猪肉制成品流入市场。据了解,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打着“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广告语,却检测出“瘦肉精”,双汇发展[0.00 0.00%]的“弥天大谎”让消费者很气愤,在资本市场也招来用脚投票。“3·15”当天,双汇发展以跌停收场,市值蒸发12个亿。对此,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表示,“此事件短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还要看农业部的调查结果。”
检验监管缺失
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十八道检验”一事,双汇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程序确实都有,但只是就企业内部加工环节而言。而据记者调查了解,恰恰是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力、以“抽查”取代“普查”,才导致了有害猪畅通无阻。
据了解,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年3月,河南省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强化“瘦肉精”监管。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尽管上述链条看似完备,但是监管仍然存在漏洞。据他介绍,针对“瘦肉精”问题,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以济源市为例,主要依靠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照省里制定的2%抽查比例执行。至于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济源双汇公司原总经理曹连友介绍,“企业自检是通过化验生猪尿样,进行定性分析。一直以来,公司执行的都是集团标准,即按照千分之4.5的比例抽检。”
前来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表示,全国每年出栏生猪在6亿头,面对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而“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是暴露出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
危机延至行业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成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2009年6月,《食品安全法》出台。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如今,人们把“瘦肉精”与当年的“三聚氰胺”联系在一起。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内乳制品行业陷入困境,此时发生的“瘦肉精”问题会不会像三聚氰胺“震裂”国内的猪肉市场,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长江证券分析师乔洋表示,食品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此次突发事件与之前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都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发生的,但是,两者的受害群体不对等,因此受影响也不相同。
“从行业打击来看,由于我国传统肉类消费习惯63%来自猪肉。因此,对肉类加工企业来讲,只要找到合适的供应源就可以了,因此,"瘦肉精"事件对行业的影响远没有三聚氰胺大。”乔洋表示。
马闯也表示,“双汇"瘦肉精"事件会延伸到整个行业,主要是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2009年猪流感的爆发,使整个猪肉行业经历了近4个月低迷,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事件会引起同样的连锁反应。马闯表示,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通过育种、饲养等技术手段,生猪的脂肪大大降低,已能把肥膘控制在2厘米之内了。“而瘦肉精事件很有可能会抹杀掉整个行业多年的努力,尤其是问题出在双汇这样的知名大企业里,影响很坏。”他说。
【聚集双汇“瘦肉精门”】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本页)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
⊙本报记者 高原
被“瘦肉精”事件卷入漩涡而紧急停牌后,双汇发展引来众多重仓基金调整估值。近日,重仓双汇发展的各家基金公司陆续公告了旗下基金的估值方法,有多家公司计算双汇发展股价时,下调该股停牌前收盘价的10%,以此作为基金估值。
3月19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经与托管行协商一致,公司决定自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按照70.15元的价格进行估值;待双汇发展复牌后,自该股票复牌之日起恢复按收盘价估值。也就是说,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时,兴业基金在双汇发展停牌价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调10%。
无独有偶,当日博时也以下调10%的方法估值双汇发展,只是调整时间上比兴业基金往后推移了一个交易日。
与此同时,从估值调整时间上看,绝大多数基金从上周五调整估值,嘉实、大成、上投摩根、国泰和诺安等公司均发布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方法,纷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采取公允价值估值,并保持与上市公司的密切沟通。
一直以来,作为白马股,双汇发展因存在资产重组预期和龙头地位,基金较为青睐这只蓝筹成长股。去年12月初,该股长期停牌后复牌交易,连续飙升,股价一度摸高百元。根据2010年基金年报披露,共有56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1.46亿股,占该股流通盘的24%。
对于被卷入“瘦肉精”事件的双汇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机构投资者看好双汇发展资产重组后的成长性,而且即使该股复牌下跌,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并不会受伤太重。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估值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基金加入特殊估值调整行列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的神经。国泰、兴业全球等5家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基金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这一措施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信心,缓解基金赎回压力。
公告显示,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1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涉及到的去年四季度持有双汇发展占基金资产净值5%以上的基金多达14只。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的基金公司和基金加入到特殊的估值调整行列中来。
“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明显增强。”上海一基金经理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基金公司突然临时采取跌停估值方法,是为了应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危机,将双汇发展的价格下调10%之后,如果“瘦肉精”事件没有进一步恶化,则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压力将明显减轻。
由于这是基金首次采用跌停估值应对个股突发事件,从双汇发展3月16日停牌,到3月18日基金采用跌停估值有两天的间隔,也给一些反应灵敏的投资者留下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业内专家分析,这次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应对个股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有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机制。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瘦肉精”事件经2011年央视3.15报道后,双汇发展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50多只重仓该股的基金神经。5大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到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两家公司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价格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目的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应对已经或可能出现的赎回危机。
重仓基金采取跌停估值
5家已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博时和大成。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两家基金公司公告了估值调整后的价格,均为停牌前价格的90%,或70.15元,其他三家基金公司没有明确公告估值后的价格。
从估值调整时间来看,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和大成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博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
证券时报统计显示,2010年四季报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有56只,其中17只基金持有比例超过5%,这17只基金中有14只属于上述已经公告估值调整的5家基金公司。
业内专家分析,按照证监会估值调整标准,只要是股价变化对基金资产净值的潜在影响超过0.25%就必须进行调整。以此次双汇事件为例,按照双汇一个跌停计算,只要重仓持有双汇超过2.5%的基金就需要进行估值调整,因此预计还有更多基金公司和基金将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
估值调整缓解赎回危机
双汇“瘦肉精”事件被报道之后,事件不断升级,上周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尽管3月15日双汇已经出现一个跌停,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引发重仓双汇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增加!”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
上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只重仓双汇基金遭遇较大净赎回的传言。一些重仓双汇基金参与定向增发中暴露了基金份额情况,其中一只基金今年年初到3月16日净赎回近6%,超过4亿份。
某基金分析师表示,考虑到个人投资者赎回费率问题,建议一些持有重仓双汇的基金投资者可以转换到其他不受影响的基金上。另一位分析师表示,如果在停牌期间,这些重仓双汇基金遭遇净赎回,市场又没出现大幅上涨,双汇占这些基金的比例会上升,等双汇复牌出现较大跌幅时,对基金净值影响将会更大,因此建议投资者对重仓双汇的基金暂时回避。
针对基金公司突然采取的跌停估值方法,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缓解重仓双汇基金的赎回压力,基金净值已提前反应了一个跌停的影响,也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
危机处理将更快速有效
早在2008年,就曾出现多只股票长期停牌期间股市暴跌,重仓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遭遇赎回压力。中国证监会在当年8月及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对这些长期停牌的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提前反应了整体股市大跌的风险。随后的2009年股市大涨中,基金对长期停牌股用指数收益法估值,调高对长期停牌股的估值,解决了新持有人大批涌入摊薄老持有人利益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双汇事件爆发开始于3月15日,3月16日到18日双汇连续停牌,基金最早在3月18日进行了跌停估值的处理,因此如果投资者在3月18日之前赎回基金,就可以避免受到这次估值调整的影响,一些反应灵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因此有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由于双汇事件处理没有先例,基金公司需要权衡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和监管层、托管行等方面的沟通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危机处理机制反应时间有提高的空间。”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专家分析,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和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着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中国证券报
截至20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基金对该股票的后续操作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牌后会“根据双汇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情况”做决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从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角度考虑,退出该股票;还是从资产注入预期和企业盈利前景角度考虑,继续持有,这将成为双汇复牌后影响基金经理决策的难题。
首现“跌停”估值
统计显示,截至3月19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不过,估值调整方法有所差异。
3月15日,双汇发展发布公告称,有媒体报道猪贩将喂食有“瘦肉精”的生猪销售给济源双汇有限公司。由于该公司属于双汇发展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双汇发展于16日起停牌。公告当日,双汇发展股价以77.94元的跌停价格报收。
3月19日,首批五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自2011年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进行估值调整。不过,各家基金公司估值调整方法有所不同。两家基金公司表示,按照公允估值进行估值调整,一家基金公司表示,采用估值模型进行估值调整,另外两家基金公司则按照“双汇发展”停牌前价格下调10%(即70.15元)计算估值价。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停牌前价格下调10%的“跌停”估值方法来调整估值,在业内尚属首次。
复牌后去留两难
突如其来的负面事件和股价大跌,让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受伤颇深。海通证券高级分析师吴先兴认为,伊利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当时伊利股价下跌近50%,因此如果此次事态严重,预期双汇发展复牌后股价将遭遇较大跌幅,对重仓该股的基金净值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天相投顾对去年四季度409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统计显示,重仓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多达46只。
未来该股票复牌后基金会采取何种投资策略?是否会大笔抛售?对此,多家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回答都是:“我们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积极与双汇保持沟通。未来投资怎么操作,可能还要看事情解决的情况如何。”
不过,如何衡量双汇发展的投资价值,在责任和利益的博弈中寻找出路,或许会成为困扰基金经理的难题。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类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此次问题的暴露,将促进双汇发展加强质量监管;从中长期来看,该公司是国内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而且正在推进资产注入,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一位基金经理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瘦肉精”事件出现之后,他和行业研究员第一时间与公司联系,目前除了考虑该事件的影响,也在综合权衡公司资产注入的可能与时间窗口。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有业内人士猜测,出于稳定股价的考虑,“瘦肉精门”可能会加快双汇发展资产注入的速度。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第一财经日报
瘦肉精是一种用在猪身上的兴奋剂,而双汇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如同服用了兴奋剂的田径运动员。
双汇集团官网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双汇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5年突破200亿元,2007年突破300亿元,2010年突破500亿元。双汇可谓实现了“大跃进”式的跳跃发展。
但在瘦肉精事件曝光后,上海多家双汇专卖店迅速将招牌改头换面,见风使舵之快令人大开眼界,而双汇这些年迅猛扩张被隐藏的问题也有所暴露。
上海静安区一家双汇专卖店换掉招牌后,旁边的肉铺摊主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名摊主说:“这家双汇专卖店过去也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前他们就是挂着双汇的牌子卖自家进的货。大牌子嘛,当然能卖个好价钱,而且买家也放心,这都是双汇管理不严格出的问题。”
在上海浦东新区另一家换掉招牌的双汇专卖店门口,一名其他肉食品牌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家双汇专卖店以前经常将双汇品牌的肉和从市场上拿的肉混着卖,借双汇的牌子,很不正规。
一位业内人士说,多数肉食品企业的零售终端都是走的加盟店模式,承包者交一笔加盟费给企业,由企业向这些门店统一配送肉食产品。但是由于扩张过快,肉食品企业没有足够的产品向所有门店配送,导致的第一个后果是不论好坏,企业什么样的生猪都可以收购;另一个是销售终端无法获得足够的产品,就会自己偷偷从市场上进货,打着品牌企业的旗号出售。这两个问题只要有一个爆发,企业都将会受损。双汇瘦肉精事件其实还是扩张过快、管理疏漏导致的结果。
双汇专卖店拿不到充沛肉食产品的背后是中国生猪数量有限,而屠宰场又太多,导致屠宰能力过剩问题。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雨润食品(01068.HK)年屠宰能力为2550万头,与2008年的1805万头相比,屠宰能力增加745万头,但是雨润食品2009年实际屠宰量仅为979万头。招商证券报告也表示,雨润食品的历史产能利用率维持在58%的水平,以此计算,雨润食品2009年的实际屠宰量为1479万头,屠宰产能仍存在过剩。
市场人士介绍,国内屠宰行业大约有50%的产能过剩,由于“吃不饱”,各家肉食品企业在全国各地找猪、抢猪,竞争激烈,导致“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含有瘦肉精的猪也就可以进入双汇的加工厂了。
双汇集团公开资料显示,该集团每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而双汇集团自有的养殖事业部中规模最大的双汇万东牧业公司年生产能力为出栏种猪、商品猪12万头,仅占其年屠宰能力的约0.4%;另一家双汇九鑫牧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仅100亩,且以生产种猪为主。自给能力存在严重不足。
肉食品企业热衷于扩大屠宰能力,对提高生猪自给自足能力兴趣有限,研究报告以雨润食品为例透露,2002~2010年上半年,雨润食品共获得政府拨款12亿元,相当于新增屠宰能力获得57元/头的政府资金。雨润食品2009年业绩公告显示,政府补贴在2009年高达4.26亿元,大幅超过2008年的0.99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肉食品企业现在不应该在屠宰能力等指标上继续做大,而是压缩“水分”,扎扎实实提高肉食产品的质量。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食品行业如果贪图一时的快速发展,不惜冒食品质量降低的风险,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而下场是以前的成绩与信誉在旦夕之间土崩瓦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中国证券报
受“瘦肉精”事件影响,双汇发展自3月16日起停牌。多家基金公司随即发布公告称,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的估值方法进行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依据200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发生重大事件、影响证券价格的停牌股票,及时有效地调整其估值方法,有利于保护持有人利益。
不合理的估值往往是引发套利资金频繁申赎基金的诱因。具有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机构资金或大额资金,利用基金净值高估赎回,等于将损失留给中小投资者;利用基金净值低估申购,则会摊薄其他持有人的收益。
因此,《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基金管理公司应保证基金估值的公平、合理,特别是应当保证估值未被歪曲以免对基金份额持有人产生不利影响。”
权威人士指出,基金估值方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早期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该方法容易导致估值产生较大偏离。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对于长期停牌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即以公开发布的相应行业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停牌股票收益率。由于行业指数代表行业整体情况,个别公司本身自有的风险可能无法反映出来。因此,该方法更适合长期停牌的股票而不适合因重大突发事项短期停牌的股票。
此次对双汇发展的估值方法调整,标志着第三个阶段的开始。不同基金公司根据旗下基金持有双汇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持有金额占比较小、对净值影响不大的,可不作调整;持有金额占比较高的,则运用各自的估值模型进行估值,部分公司综合考虑了市盈率及重大事项影响等因素,大幅下调了其估值价格。
灵活运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力求估值的公平、合理,并在市场检验中完善与提高,这表明了中国基金业的进一步成熟。
我们同时注意到,兴全、国泰、大成等公司还在公告中表示,将与双汇发展保持密切联系,要求其从维护广大消费者及投资者的权益出发,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力使其将股东利益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去年因上市公司放弃优先受让权议案引发的“双汇门”事件中,多家基金公司从维护持有人利益角度出发,坚决投出否决票。这标志着基金主动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开始。由此,我们期待着相关基金公司再次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上市公司合规守法经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从根本上维护持有人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有专业人士指出,从以往案例看,利用基金重仓股停牌进行以套利为目的的申购赎回,常常得不偿失。由于单只股票的持有上限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10%,即使其跌幅较大,对基金净值的影响毕竟有限,难以形成足够的套利空间。因此,对持有人特别是进出成本较高的中小持有人来说,申赎与否首先考虑的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产品风格是否适合自己、适合特定时期的市场环境,没有必要因个别突发事件贸然行事。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中国证券报记者 王锦 郑州、济源报道
“瘦肉精”事件追踪报道
济源双汇公司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河南省委宣传部相关人士3月20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河南省涉及“瘦肉精”生猪事件的孟州、沁阳、温县、获嘉四县(市)自19日起已全面启动第二轮“瘦肉精”普查抽检。此轮普查抽检将扩大瘦肉精的检测范围,在第一轮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基础上开展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普查抽检。
而双汇集团旗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停产整顿,产品全部召回,不仅损失惨重,也给双汇发展(000895)正在进行中的重组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71份样品含“瘦肉精”
3月15日至19日,焦作的孟州、沁阳、温县,新乡的获嘉四县(市)已完成了第一轮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普查抽检。四县(市)累计出动169个普查抽检组、2788人次,排查46个乡镇、5929个养猪场户,抽检样品14000份。经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郑州)实验室检测化验,确认阳性样品71份。检测呈阳性的生猪,已被采取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措施。
在四县(市)第二轮排查全面启动的同时,河南全省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排查抽检工作也已展开,抽检比例为随机抽取5%的规模养猪场。据悉,“瘦肉精”是多种物质的统称,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畜牧部门日常的监督检测是以盐酸克伦特罗为主,同时兼顾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的抽检。
河南省畜牧局办公室主任王全周表示,河南省已于3月17日派出4个瘦肉精专项整治督导组,赴焦作、新乡、济源三市之外的其他15个省辖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督导行动。
在本次事件中,相关涉案人员也开始依法依纪受到处理。据了解,目前已依法控制15人,开除公职6人,免职4人,停职检查5人,其中包括孟州、沁阳、温县三县(市)的畜牧局局长。
河南省济源市虽未直接涉及此次“瘦肉精”事件,但因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地处该市,该市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济源市委宣传部方面提供的资料,截至3月19日中午12点,济源市50头以上养猪场(户)5240户已全部排查完毕,涉及存栏生猪65万头,共抽取样品6791个,检测结果发现疑似阳性样品8个,正送河南省作进一步确认。生猪流通环节及饲料兽药经营环节的瘦肉精检测均为阴性。除了济源双汇之外,济源市的9家生猪定点屠宰场3月16日以来共屠宰生猪401头,存栏生猪716头,经全面排查,均不含“瘦肉精”。529家生鲜肉销售门店共抽检生鲜肉样品46个,其中6个疑似阳性,也在等待河南省作进一步确认。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
因流入含“瘦肉精”的生猪而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自3月15日起便开始了无限期的停产整顿,并自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济源双汇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因此中国证券报记者未能进入位于济源市汽车总站附近的济源双汇厂区内。不过,目前整个厂区十分平静,院子内停放着十多辆大的运货车辆,院子的一个超过篮球场大小的角落则堆满了上千箱的双汇产品,十几个工人正在从厢式货车上往下卸载货物。旁边不停有路人慢下脚步观望这“颇为壮观”的产品堆,脸上大多带着不少遗憾和疑虑。
济源市政府已于3月15日下午4时对济源双汇的收猪、屠宰和生产猪肉制品等活动全部停业整顿。市质监局已对济源双汇库存的25个品种47批次24742件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49个,经省质检院检测全部合格。市畜牧局对其库存的生鲜肉白条1785头(约134吨)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31个,“瘦肉精”检测结果为阴性;对库存的689头生猪全部进行尿液检测,疑似“瘦肉精”阳性19头。同时,市政府在全市的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现场封存双汇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样46个,其中6个阳性,34个阴性,6个正在检测等待结果。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称,为防止发生疫病,济源双汇库存的几百头生猪最终可能都要被扑杀或做无害化处理,一百多吨的冷鲜白条肉也面临变质情况,加上召回的产品,济源双汇此次损失惨重,停产整顿目前看来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济源市的多家双汇连锁店基本上只经营一些日用品和生活用品,往日灯火通明的生鲜及熟肉制品货架也大多“关灯歇业”。在“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下,济源双汇这个曾在2010年为双汇集团贡献亿元利润的企业已经成为双汇集团的“拖累”尽管多地的双汇产品检验结果合格,但多地的双汇产品都面临销售滞胀的局面,更令人担心的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在逐渐丧失。
据济源当地人士介绍,3月15日至今,济源的猪肉消费市场无论是鲜肉还是肉制品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另据了解,济源双汇生猪采购部主管宋宏亮因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专案组正在进行外围调查取证,沁阳市猪贩曹存东也正在被济源市公安局会同沁阳市公安局讯问调查。同时,公安部门也对济源双汇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开展讯问调查。3月17日晚,双汇集团已发表声明,免去济源双汇经理曹连友、副经理吴晓、生猪采购部部长陈文东、品管部部长郭丽娟四人职务。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网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著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000895,股吧)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中新网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瘦肉精”的曝光让食品安全的问题再次搬上台面。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将我国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卷入“瘦肉精”漩涡之中。报道声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
受各方面压力,河南官方3月19日称已经控制32名涉案嫌疑人员,其中28人受到处罚。与此同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瘦肉精”问题。目前,双汇产品已经在一些城市的超市大规模撤柜。
品牌前途未卜
因为卷入“瘦肉精”丑闻,目前处于风暴眼中的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6日停产整顿。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建有年屠宰160万头冷分割生猪屠宰生产线、年产3.3万吨低温肉制品生产线、2600吨冷库等。2010年,公司产值达15.8亿元,为附近地区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之一。
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多条应急处置措施,以严防“瘦肉精”猪肉及猪肉制成品流入市场。据了解,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打着“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广告语,却检测出“瘦肉精”,双汇发展[0.00 0.00%]的“弥天大谎”让消费者很气愤,在资本市场也招来用脚投票。“3·15”当天,双汇发展以跌停收场,市值蒸发12个亿。对此,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表示,“此事件短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还要看农业部的调查结果。”
检验监管缺失
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十八道检验”一事,双汇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程序确实都有,但只是就企业内部加工环节而言。而据记者调查了解,恰恰是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力、以“抽查”取代“普查”,才导致了有害猪畅通无阻。
据了解,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年3月,河南省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强化“瘦肉精”监管。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尽管上述链条看似完备,但是监管仍然存在漏洞。据他介绍,针对“瘦肉精”问题,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以济源市为例,主要依靠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照省里制定的2%抽查比例执行。至于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济源双汇公司原总经理曹连友介绍,“企业自检是通过化验生猪尿样,进行定性分析。一直以来,公司执行的都是集团标准,即按照千分之4.5的比例抽检。”
前来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表示,全国每年出栏生猪在6亿头,面对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而“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是暴露出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
危机延至行业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成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2009年6月,《食品安全法》出台。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如今,人们把“瘦肉精”与当年的“三聚氰胺”联系在一起。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内乳制品行业陷入困境,此时发生的“瘦肉精”问题会不会像三聚氰胺“震裂”国内的猪肉市场,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长江证券分析师乔洋表示,食品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此次突发事件与之前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都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发生的,但是,两者的受害群体不对等,因此受影响也不相同。
“从行业打击来看,由于我国传统肉类消费习惯63%来自猪肉。因此,对肉类加工企业来讲,只要找到合适的供应源就可以了,因此,"瘦肉精"事件对行业的影响远没有三聚氰胺大。”乔洋表示。
马闯也表示,“双汇"瘦肉精"事件会延伸到整个行业,主要是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2009年猪流感的爆发,使整个猪肉行业经历了近4个月低迷,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事件会引起同样的连锁反应。马闯表示,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通过育种、饲养等技术手段,生猪的脂肪大大降低,已能把肥膘控制在2厘米之内了。“而瘦肉精事件很有可能会抹杀掉整个行业多年的努力,尤其是问题出在双汇这样的知名大企业里,影响很坏。”他说。
【聚集双汇“瘦肉精门”】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本页)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
⊙本报记者 高原
被“瘦肉精”事件卷入漩涡而紧急停牌后,双汇发展引来众多重仓基金调整估值。近日,重仓双汇发展的各家基金公司陆续公告了旗下基金的估值方法,有多家公司计算双汇发展股价时,下调该股停牌前收盘价的10%,以此作为基金估值。
3月19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经与托管行协商一致,公司决定自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按照70.15元的价格进行估值;待双汇发展复牌后,自该股票复牌之日起恢复按收盘价估值。也就是说,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时,兴业基金在双汇发展停牌价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调10%。
无独有偶,当日博时也以下调10%的方法估值双汇发展,只是调整时间上比兴业基金往后推移了一个交易日。
与此同时,从估值调整时间上看,绝大多数基金从上周五调整估值,嘉实、大成、上投摩根、国泰和诺安等公司均发布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方法,纷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采取公允价值估值,并保持与上市公司的密切沟通。
一直以来,作为白马股,双汇发展因存在资产重组预期和龙头地位,基金较为青睐这只蓝筹成长股。去年12月初,该股长期停牌后复牌交易,连续飙升,股价一度摸高百元。根据2010年基金年报披露,共有56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1.46亿股,占该股流通盘的24%。
对于被卷入“瘦肉精”事件的双汇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机构投资者看好双汇发展资产重组后的成长性,而且即使该股复牌下跌,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并不会受伤太重。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估值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基金加入特殊估值调整行列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的神经。国泰、兴业全球等5家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基金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这一措施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信心,缓解基金赎回压力。
公告显示,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1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涉及到的去年四季度持有双汇发展占基金资产净值5%以上的基金多达14只。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的基金公司和基金加入到特殊的估值调整行列中来。
“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明显增强。”上海一基金经理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基金公司突然临时采取跌停估值方法,是为了应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危机,将双汇发展的价格下调10%之后,如果“瘦肉精”事件没有进一步恶化,则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压力将明显减轻。
由于这是基金首次采用跌停估值应对个股突发事件,从双汇发展3月16日停牌,到3月18日基金采用跌停估值有两天的间隔,也给一些反应灵敏的投资者留下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业内专家分析,这次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应对个股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有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机制。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瘦肉精”事件经2011年央视3.15报道后,双汇发展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50多只重仓该股的基金神经。5大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到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两家公司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价格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目的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应对已经或可能出现的赎回危机。
重仓基金采取跌停估值
5家已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博时和大成。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两家基金公司公告了估值调整后的价格,均为停牌前价格的90%,或70.15元,其他三家基金公司没有明确公告估值后的价格。
从估值调整时间来看,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和大成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博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
证券时报统计显示,2010年四季报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有56只,其中17只基金持有比例超过5%,这17只基金中有14只属于上述已经公告估值调整的5家基金公司。
业内专家分析,按照证监会估值调整标准,只要是股价变化对基金资产净值的潜在影响超过0.25%就必须进行调整。以此次双汇事件为例,按照双汇一个跌停计算,只要重仓持有双汇超过2.5%的基金就需要进行估值调整,因此预计还有更多基金公司和基金将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
估值调整缓解赎回危机
双汇“瘦肉精”事件被报道之后,事件不断升级,上周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尽管3月15日双汇已经出现一个跌停,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引发重仓双汇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增加!”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
上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只重仓双汇基金遭遇较大净赎回的传言。一些重仓双汇基金参与定向增发中暴露了基金份额情况,其中一只基金今年年初到3月16日净赎回近6%,超过4亿份。
某基金分析师表示,考虑到个人投资者赎回费率问题,建议一些持有重仓双汇的基金投资者可以转换到其他不受影响的基金上。另一位分析师表示,如果在停牌期间,这些重仓双汇基金遭遇净赎回,市场又没出现大幅上涨,双汇占这些基金的比例会上升,等双汇复牌出现较大跌幅时,对基金净值影响将会更大,因此建议投资者对重仓双汇的基金暂时回避。
针对基金公司突然采取的跌停估值方法,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缓解重仓双汇基金的赎回压力,基金净值已提前反应了一个跌停的影响,也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
危机处理将更快速有效
早在2008年,就曾出现多只股票长期停牌期间股市暴跌,重仓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遭遇赎回压力。中国证监会在当年8月及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对这些长期停牌的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提前反应了整体股市大跌的风险。随后的2009年股市大涨中,基金对长期停牌股用指数收益法估值,调高对长期停牌股的估值,解决了新持有人大批涌入摊薄老持有人利益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双汇事件爆发开始于3月15日,3月16日到18日双汇连续停牌,基金最早在3月18日进行了跌停估值的处理,因此如果投资者在3月18日之前赎回基金,就可以避免受到这次估值调整的影响,一些反应灵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因此有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由于双汇事件处理没有先例,基金公司需要权衡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和监管层、托管行等方面的沟通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危机处理机制反应时间有提高的空间。”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专家分析,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和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着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中国证券报
截至20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基金对该股票的后续操作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牌后会“根据双汇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情况”做决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从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角度考虑,退出该股票;还是从资产注入预期和企业盈利前景角度考虑,继续持有,这将成为双汇复牌后影响基金经理决策的难题。
首现“跌停”估值
统计显示,截至3月19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不过,估值调整方法有所差异。
3月15日,双汇发展发布公告称,有媒体报道猪贩将喂食有“瘦肉精”的生猪销售给济源双汇有限公司。由于该公司属于双汇发展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双汇发展于16日起停牌。公告当日,双汇发展股价以77.94元的跌停价格报收。
3月19日,首批五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自2011年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进行估值调整。不过,各家基金公司估值调整方法有所不同。两家基金公司表示,按照公允估值进行估值调整,一家基金公司表示,采用估值模型进行估值调整,另外两家基金公司则按照“双汇发展”停牌前价格下调10%(即70.15元)计算估值价。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停牌前价格下调10%的“跌停”估值方法来调整估值,在业内尚属首次。
复牌后去留两难
突如其来的负面事件和股价大跌,让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受伤颇深。海通证券高级分析师吴先兴认为,伊利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当时伊利股价下跌近50%,因此如果此次事态严重,预期双汇发展复牌后股价将遭遇较大跌幅,对重仓该股的基金净值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天相投顾对去年四季度409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统计显示,重仓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多达46只。
未来该股票复牌后基金会采取何种投资策略?是否会大笔抛售?对此,多家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回答都是:“我们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积极与双汇保持沟通。未来投资怎么操作,可能还要看事情解决的情况如何。”
不过,如何衡量双汇发展的投资价值,在责任和利益的博弈中寻找出路,或许会成为困扰基金经理的难题。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类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此次问题的暴露,将促进双汇发展加强质量监管;从中长期来看,该公司是国内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而且正在推进资产注入,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一位基金经理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瘦肉精”事件出现之后,他和行业研究员第一时间与公司联系,目前除了考虑该事件的影响,也在综合权衡公司资产注入的可能与时间窗口。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有业内人士猜测,出于稳定股价的考虑,“瘦肉精门”可能会加快双汇发展资产注入的速度。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第一财经日报
瘦肉精是一种用在猪身上的兴奋剂,而双汇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如同服用了兴奋剂的田径运动员。
双汇集团官网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双汇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5年突破200亿元,2007年突破300亿元,2010年突破500亿元。双汇可谓实现了“大跃进”式的跳跃发展。
但在瘦肉精事件曝光后,上海多家双汇专卖店迅速将招牌改头换面,见风使舵之快令人大开眼界,而双汇这些年迅猛扩张被隐藏的问题也有所暴露。
上海静安区一家双汇专卖店换掉招牌后,旁边的肉铺摊主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名摊主说:“这家双汇专卖店过去也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前他们就是挂着双汇的牌子卖自家进的货。大牌子嘛,当然能卖个好价钱,而且买家也放心,这都是双汇管理不严格出的问题。”
在上海浦东新区另一家换掉招牌的双汇专卖店门口,一名其他肉食品牌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家双汇专卖店以前经常将双汇品牌的肉和从市场上拿的肉混着卖,借双汇的牌子,很不正规。
一位业内人士说,多数肉食品企业的零售终端都是走的加盟店模式,承包者交一笔加盟费给企业,由企业向这些门店统一配送肉食产品。但是由于扩张过快,肉食品企业没有足够的产品向所有门店配送,导致的第一个后果是不论好坏,企业什么样的生猪都可以收购;另一个是销售终端无法获得足够的产品,就会自己偷偷从市场上进货,打着品牌企业的旗号出售。这两个问题只要有一个爆发,企业都将会受损。双汇瘦肉精事件其实还是扩张过快、管理疏漏导致的结果。
双汇专卖店拿不到充沛肉食产品的背后是中国生猪数量有限,而屠宰场又太多,导致屠宰能力过剩问题。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雨润食品(01068.HK)年屠宰能力为2550万头,与2008年的1805万头相比,屠宰能力增加745万头,但是雨润食品2009年实际屠宰量仅为979万头。招商证券报告也表示,雨润食品的历史产能利用率维持在58%的水平,以此计算,雨润食品2009年的实际屠宰量为1479万头,屠宰产能仍存在过剩。
市场人士介绍,国内屠宰行业大约有50%的产能过剩,由于“吃不饱”,各家肉食品企业在全国各地找猪、抢猪,竞争激烈,导致“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含有瘦肉精的猪也就可以进入双汇的加工厂了。
双汇集团公开资料显示,该集团每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而双汇集团自有的养殖事业部中规模最大的双汇万东牧业公司年生产能力为出栏种猪、商品猪12万头,仅占其年屠宰能力的约0.4%;另一家双汇九鑫牧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仅100亩,且以生产种猪为主。自给能力存在严重不足。
肉食品企业热衷于扩大屠宰能力,对提高生猪自给自足能力兴趣有限,研究报告以雨润食品为例透露,2002~2010年上半年,雨润食品共获得政府拨款12亿元,相当于新增屠宰能力获得57元/头的政府资金。雨润食品2009年业绩公告显示,政府补贴在2009年高达4.26亿元,大幅超过2008年的0.99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肉食品企业现在不应该在屠宰能力等指标上继续做大,而是压缩“水分”,扎扎实实提高肉食产品的质量。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食品行业如果贪图一时的快速发展,不惜冒食品质量降低的风险,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而下场是以前的成绩与信誉在旦夕之间土崩瓦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中国证券报
受“瘦肉精”事件影响,双汇发展自3月16日起停牌。多家基金公司随即发布公告称,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的估值方法进行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依据200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发生重大事件、影响证券价格的停牌股票,及时有效地调整其估值方法,有利于保护持有人利益。
不合理的估值往往是引发套利资金频繁申赎基金的诱因。具有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机构资金或大额资金,利用基金净值高估赎回,等于将损失留给中小投资者;利用基金净值低估申购,则会摊薄其他持有人的收益。
因此,《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基金管理公司应保证基金估值的公平、合理,特别是应当保证估值未被歪曲以免对基金份额持有人产生不利影响。”
权威人士指出,基金估值方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早期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该方法容易导致估值产生较大偏离。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对于长期停牌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即以公开发布的相应行业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停牌股票收益率。由于行业指数代表行业整体情况,个别公司本身自有的风险可能无法反映出来。因此,该方法更适合长期停牌的股票而不适合因重大突发事项短期停牌的股票。
此次对双汇发展的估值方法调整,标志着第三个阶段的开始。不同基金公司根据旗下基金持有双汇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持有金额占比较小、对净值影响不大的,可不作调整;持有金额占比较高的,则运用各自的估值模型进行估值,部分公司综合考虑了市盈率及重大事项影响等因素,大幅下调了其估值价格。
灵活运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力求估值的公平、合理,并在市场检验中完善与提高,这表明了中国基金业的进一步成熟。
我们同时注意到,兴全、国泰、大成等公司还在公告中表示,将与双汇发展保持密切联系,要求其从维护广大消费者及投资者的权益出发,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力使其将股东利益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去年因上市公司放弃优先受让权议案引发的“双汇门”事件中,多家基金公司从维护持有人利益角度出发,坚决投出否决票。这标志着基金主动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开始。由此,我们期待着相关基金公司再次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上市公司合规守法经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从根本上维护持有人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有专业人士指出,从以往案例看,利用基金重仓股停牌进行以套利为目的的申购赎回,常常得不偿失。由于单只股票的持有上限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10%,即使其跌幅较大,对基金净值的影响毕竟有限,难以形成足够的套利空间。因此,对持有人特别是进出成本较高的中小持有人来说,申赎与否首先考虑的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产品风格是否适合自己、适合特定时期的市场环境,没有必要因个别突发事件贸然行事。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中国证券报记者 王锦 郑州、济源报道
“瘦肉精”事件追踪报道
济源双汇公司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河南省委宣传部相关人士3月20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河南省涉及“瘦肉精”生猪事件的孟州、沁阳、温县、获嘉四县(市)自19日起已全面启动第二轮“瘦肉精”普查抽检。此轮普查抽检将扩大瘦肉精的检测范围,在第一轮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基础上开展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普查抽检。
而双汇集团旗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停产整顿,产品全部召回,不仅损失惨重,也给双汇发展(000895)正在进行中的重组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71份样品含“瘦肉精”
3月15日至19日,焦作的孟州、沁阳、温县,新乡的获嘉四县(市)已完成了第一轮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普查抽检。四县(市)累计出动169个普查抽检组、2788人次,排查46个乡镇、5929个养猪场户,抽检样品14000份。经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郑州)实验室检测化验,确认阳性样品71份。检测呈阳性的生猪,已被采取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措施。
在四县(市)第二轮排查全面启动的同时,河南全省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排查抽检工作也已展开,抽检比例为随机抽取5%的规模养猪场。据悉,“瘦肉精”是多种物质的统称,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畜牧部门日常的监督检测是以盐酸克伦特罗为主,同时兼顾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的抽检。
河南省畜牧局办公室主任王全周表示,河南省已于3月17日派出4个瘦肉精专项整治督导组,赴焦作、新乡、济源三市之外的其他15个省辖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督导行动。
在本次事件中,相关涉案人员也开始依法依纪受到处理。据了解,目前已依法控制15人,开除公职6人,免职4人,停职检查5人,其中包括孟州、沁阳、温县三县(市)的畜牧局局长。
河南省济源市虽未直接涉及此次“瘦肉精”事件,但因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地处该市,该市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济源市委宣传部方面提供的资料,截至3月19日中午12点,济源市50头以上养猪场(户)5240户已全部排查完毕,涉及存栏生猪65万头,共抽取样品6791个,检测结果发现疑似阳性样品8个,正送河南省作进一步确认。生猪流通环节及饲料兽药经营环节的瘦肉精检测均为阴性。除了济源双汇之外,济源市的9家生猪定点屠宰场3月16日以来共屠宰生猪401头,存栏生猪716头,经全面排查,均不含“瘦肉精”。529家生鲜肉销售门店共抽检生鲜肉样品46个,其中6个疑似阳性,也在等待河南省作进一步确认。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
因流入含“瘦肉精”的生猪而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自3月15日起便开始了无限期的停产整顿,并自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济源双汇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因此中国证券报记者未能进入位于济源市汽车总站附近的济源双汇厂区内。不过,目前整个厂区十分平静,院子内停放着十多辆大的运货车辆,院子的一个超过篮球场大小的角落则堆满了上千箱的双汇产品,十几个工人正在从厢式货车上往下卸载货物。旁边不停有路人慢下脚步观望这“颇为壮观”的产品堆,脸上大多带着不少遗憾和疑虑。
济源市政府已于3月15日下午4时对济源双汇的收猪、屠宰和生产猪肉制品等活动全部停业整顿。市质监局已对济源双汇库存的25个品种47批次24742件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49个,经省质检院检测全部合格。市畜牧局对其库存的生鲜肉白条1785头(约134吨)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31个,“瘦肉精”检测结果为阴性;对库存的689头生猪全部进行尿液检测,疑似“瘦肉精”阳性19头。同时,市政府在全市的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现场封存双汇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样46个,其中6个阳性,34个阴性,6个正在检测等待结果。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称,为防止发生疫病,济源双汇库存的几百头生猪最终可能都要被扑杀或做无害化处理,一百多吨的冷鲜白条肉也面临变质情况,加上召回的产品,济源双汇此次损失惨重,停产整顿目前看来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济源市的多家双汇连锁店基本上只经营一些日用品和生活用品,往日灯火通明的生鲜及熟肉制品货架也大多“关灯歇业”。在“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下,济源双汇这个曾在2010年为双汇集团贡献亿元利润的企业已经成为双汇集团的“拖累”尽管多地的双汇产品检验结果合格,但多地的双汇产品都面临销售滞胀的局面,更令人担心的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在逐渐丧失。
据济源当地人士介绍,3月15日至今,济源的猪肉消费市场无论是鲜肉还是肉制品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另据了解,济源双汇生猪采购部主管宋宏亮因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专案组正在进行外围调查取证,沁阳市猪贩曹存东也正在被济源市公安局会同沁阳市公安局讯问调查。同时,公安部门也对济源双汇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开展讯问调查。3月17日晚,双汇集团已发表声明,免去济源双汇经理曹连友、副经理吴晓、生猪采购部部长陈文东、品管部部长郭丽娟四人职务。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网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著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000895,股吧)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中新网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瘦肉精”的曝光让食品安全的问题再次搬上台面。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将我国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卷入“瘦肉精”漩涡之中。报道声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
受各方面压力,河南官方3月19日称已经控制32名涉案嫌疑人员,其中28人受到处罚。与此同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瘦肉精”问题。目前,双汇产品已经在一些城市的超市大规模撤柜。
品牌前途未卜
因为卷入“瘦肉精”丑闻,目前处于风暴眼中的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6日停产整顿。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建有年屠宰160万头冷分割生猪屠宰生产线、年产3.3万吨低温肉制品生产线、2600吨冷库等。2010年,公司产值达15.8亿元,为附近地区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之一。
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多条应急处置措施,以严防“瘦肉精”猪肉及猪肉制成品流入市场。据了解,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打着“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广告语,却检测出“瘦肉精”,双汇发展[0.00 0.00%]的“弥天大谎”让消费者很气愤,在资本市场也招来用脚投票。“3·15”当天,双汇发展以跌停收场,市值蒸发12个亿。对此,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表示,“此事件短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还要看农业部的调查结果。”
检验监管缺失
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十八道检验”一事,双汇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程序确实都有,但只是就企业内部加工环节而言。而据记者调查了解,恰恰是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力、以“抽查”取代“普查”,才导致了有害猪畅通无阻。
据了解,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年3月,河南省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强化“瘦肉精”监管。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尽管上述链条看似完备,但是监管仍然存在漏洞。据他介绍,针对“瘦肉精”问题,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以济源市为例,主要依靠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照省里制定的2%抽查比例执行。至于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济源双汇公司原总经理曹连友介绍,“企业自检是通过化验生猪尿样,进行定性分析。一直以来,公司执行的都是集团标准,即按照千分之4.5的比例抽检。”
前来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表示,全国每年出栏生猪在6亿头,面对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而“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是暴露出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
危机延至行业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成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2009年6月,《食品安全法》出台。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如今,人们把“瘦肉精”与当年的“三聚氰胺”联系在一起。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内乳制品行业陷入困境,此时发生的“瘦肉精”问题会不会像三聚氰胺“震裂”国内的猪肉市场,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长江证券分析师乔洋表示,食品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此次突发事件与之前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都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发生的,但是,两者的受害群体不对等,因此受影响也不相同。
“从行业打击来看,由于我国传统肉类消费习惯63%来自猪肉。因此,对肉类加工企业来讲,只要找到合适的供应源就可以了,因此,"瘦肉精"事件对行业的影响远没有三聚氰胺大。”乔洋表示。
马闯也表示,“双汇"瘦肉精"事件会延伸到整个行业,主要是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2009年猪流感的爆发,使整个猪肉行业经历了近4个月低迷,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事件会引起同样的连锁反应。马闯表示,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通过育种、饲养等技术手段,生猪的脂肪大大降低,已能把肥膘控制在2厘米之内了。“而瘦肉精事件很有可能会抹杀掉整个行业多年的努力,尤其是问题出在双汇这样的知名大企业里,影响很坏。”他说。
【聚集双汇“瘦肉精门”】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本页)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
⊙本报记者 高原
被“瘦肉精”事件卷入漩涡而紧急停牌后,双汇发展引来众多重仓基金调整估值。近日,重仓双汇发展的各家基金公司陆续公告了旗下基金的估值方法,有多家公司计算双汇发展股价时,下调该股停牌前收盘价的10%,以此作为基金估值。
3月19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经与托管行协商一致,公司决定自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按照70.15元的价格进行估值;待双汇发展复牌后,自该股票复牌之日起恢复按收盘价估值。也就是说,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时,兴业基金在双汇发展停牌价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调10%。
无独有偶,当日博时也以下调10%的方法估值双汇发展,只是调整时间上比兴业基金往后推移了一个交易日。
与此同时,从估值调整时间上看,绝大多数基金从上周五调整估值,嘉实、大成、上投摩根、国泰和诺安等公司均发布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方法,纷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采取公允价值估值,并保持与上市公司的密切沟通。
一直以来,作为白马股,双汇发展因存在资产重组预期和龙头地位,基金较为青睐这只蓝筹成长股。去年12月初,该股长期停牌后复牌交易,连续飙升,股价一度摸高百元。根据2010年基金年报披露,共有56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1.46亿股,占该股流通盘的24%。
对于被卷入“瘦肉精”事件的双汇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机构投资者看好双汇发展资产重组后的成长性,而且即使该股复牌下跌,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并不会受伤太重。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估值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基金加入特殊估值调整行列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的神经。国泰、兴业全球等5家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基金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这一措施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信心,缓解基金赎回压力。
公告显示,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1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涉及到的去年四季度持有双汇发展占基金资产净值5%以上的基金多达14只。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的基金公司和基金加入到特殊的估值调整行列中来。
“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明显增强。”上海一基金经理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基金公司突然临时采取跌停估值方法,是为了应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危机,将双汇发展的价格下调10%之后,如果“瘦肉精”事件没有进一步恶化,则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压力将明显减轻。
由于这是基金首次采用跌停估值应对个股突发事件,从双汇发展3月16日停牌,到3月18日基金采用跌停估值有两天的间隔,也给一些反应灵敏的投资者留下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业内专家分析,这次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应对个股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有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机制。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瘦肉精”事件经2011年央视3.15报道后,双汇发展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50多只重仓该股的基金神经。5大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到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两家公司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价格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目的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应对已经或可能出现的赎回危机。
重仓基金采取跌停估值
5家已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博时和大成。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两家基金公司公告了估值调整后的价格,均为停牌前价格的90%,或70.15元,其他三家基金公司没有明确公告估值后的价格。
从估值调整时间来看,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和大成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博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
证券时报统计显示,2010年四季报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有56只,其中17只基金持有比例超过5%,这17只基金中有14只属于上述已经公告估值调整的5家基金公司。
业内专家分析,按照证监会估值调整标准,只要是股价变化对基金资产净值的潜在影响超过0.25%就必须进行调整。以此次双汇事件为例,按照双汇一个跌停计算,只要重仓持有双汇超过2.5%的基金就需要进行估值调整,因此预计还有更多基金公司和基金将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
估值调整缓解赎回危机
双汇“瘦肉精”事件被报道之后,事件不断升级,上周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尽管3月15日双汇已经出现一个跌停,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引发重仓双汇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增加!”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
上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只重仓双汇基金遭遇较大净赎回的传言。一些重仓双汇基金参与定向增发中暴露了基金份额情况,其中一只基金今年年初到3月16日净赎回近6%,超过4亿份。
某基金分析师表示,考虑到个人投资者赎回费率问题,建议一些持有重仓双汇的基金投资者可以转换到其他不受影响的基金上。另一位分析师表示,如果在停牌期间,这些重仓双汇基金遭遇净赎回,市场又没出现大幅上涨,双汇占这些基金的比例会上升,等双汇复牌出现较大跌幅时,对基金净值影响将会更大,因此建议投资者对重仓双汇的基金暂时回避。
针对基金公司突然采取的跌停估值方法,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缓解重仓双汇基金的赎回压力,基金净值已提前反应了一个跌停的影响,也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
危机处理将更快速有效
早在2008年,就曾出现多只股票长期停牌期间股市暴跌,重仓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遭遇赎回压力。中国证监会在当年8月及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对这些长期停牌的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提前反应了整体股市大跌的风险。随后的2009年股市大涨中,基金对长期停牌股用指数收益法估值,调高对长期停牌股的估值,解决了新持有人大批涌入摊薄老持有人利益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双汇事件爆发开始于3月15日,3月16日到18日双汇连续停牌,基金最早在3月18日进行了跌停估值的处理,因此如果投资者在3月18日之前赎回基金,就可以避免受到这次估值调整的影响,一些反应灵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因此有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由于双汇事件处理没有先例,基金公司需要权衡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和监管层、托管行等方面的沟通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危机处理机制反应时间有提高的空间。”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专家分析,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和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着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中国证券报
截至20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基金对该股票的后续操作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牌后会“根据双汇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情况”做决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从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角度考虑,退出该股票;还是从资产注入预期和企业盈利前景角度考虑,继续持有,这将成为双汇复牌后影响基金经理决策的难题。
首现“跌停”估值
统计显示,截至3月19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不过,估值调整方法有所差异。
3月15日,双汇发展发布公告称,有媒体报道猪贩将喂食有“瘦肉精”的生猪销售给济源双汇有限公司。由于该公司属于双汇发展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双汇发展于16日起停牌。公告当日,双汇发展股价以77.94元的跌停价格报收。
3月19日,首批五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自2011年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进行估值调整。不过,各家基金公司估值调整方法有所不同。两家基金公司表示,按照公允估值进行估值调整,一家基金公司表示,采用估值模型进行估值调整,另外两家基金公司则按照“双汇发展”停牌前价格下调10%(即70.15元)计算估值价。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停牌前价格下调10%的“跌停”估值方法来调整估值,在业内尚属首次。
复牌后去留两难
突如其来的负面事件和股价大跌,让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受伤颇深。海通证券高级分析师吴先兴认为,伊利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当时伊利股价下跌近50%,因此如果此次事态严重,预期双汇发展复牌后股价将遭遇较大跌幅,对重仓该股的基金净值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天相投顾对去年四季度409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统计显示,重仓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多达46只。
未来该股票复牌后基金会采取何种投资策略?是否会大笔抛售?对此,多家持有该股票的基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回答都是:“我们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积极与双汇保持沟通。未来投资怎么操作,可能还要看事情解决的情况如何。”
不过,如何衡量双汇发展的投资价值,在责任和利益的博弈中寻找出路,或许会成为困扰基金经理的难题。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类上市公司中并不少见,此次问题的暴露,将促进双汇发展加强质量监管;从中长期来看,该公司是国内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而且正在推进资产注入,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一位基金经理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瘦肉精”事件出现之后,他和行业研究员第一时间与公司联系,目前除了考虑该事件的影响,也在综合权衡公司资产注入的可能与时间窗口。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有业内人士猜测,出于稳定股价的考虑,“瘦肉精门”可能会加快双汇发展资产注入的速度。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第一财经日报
瘦肉精是一种用在猪身上的兴奋剂,而双汇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如同服用了兴奋剂的田径运动员。
双汇集团官网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双汇年销售收入不足1000万元,1990年突破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2005年突破200亿元,2007年突破300亿元,2010年突破500亿元。双汇可谓实现了“大跃进”式的跳跃发展。
但在瘦肉精事件曝光后,上海多家双汇专卖店迅速将招牌改头换面,见风使舵之快令人大开眼界,而双汇这些年迅猛扩张被隐藏的问题也有所暴露。
上海静安区一家双汇专卖店换掉招牌后,旁边的肉铺摊主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名摊主说:“这家双汇专卖店过去也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前他们就是挂着双汇的牌子卖自家进的货。大牌子嘛,当然能卖个好价钱,而且买家也放心,这都是双汇管理不严格出的问题。”
在上海浦东新区另一家换掉招牌的双汇专卖店门口,一名其他肉食品牌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家双汇专卖店以前经常将双汇品牌的肉和从市场上拿的肉混着卖,借双汇的牌子,很不正规。
一位业内人士说,多数肉食品企业的零售终端都是走的加盟店模式,承包者交一笔加盟费给企业,由企业向这些门店统一配送肉食产品。但是由于扩张过快,肉食品企业没有足够的产品向所有门店配送,导致的第一个后果是不论好坏,企业什么样的生猪都可以收购;另一个是销售终端无法获得足够的产品,就会自己偷偷从市场上进货,打着品牌企业的旗号出售。这两个问题只要有一个爆发,企业都将会受损。双汇瘦肉精事件其实还是扩张过快、管理疏漏导致的结果。
双汇专卖店拿不到充沛肉食产品的背后是中国生猪数量有限,而屠宰场又太多,导致屠宰能力过剩问题。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雨润食品(01068.HK)年屠宰能力为2550万头,与2008年的1805万头相比,屠宰能力增加745万头,但是雨润食品2009年实际屠宰量仅为979万头。招商证券报告也表示,雨润食品的历史产能利用率维持在58%的水平,以此计算,雨润食品2009年的实际屠宰量为1479万头,屠宰产能仍存在过剩。
市场人士介绍,国内屠宰行业大约有50%的产能过剩,由于“吃不饱”,各家肉食品企业在全国各地找猪、抢猪,竞争激烈,导致“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含有瘦肉精的猪也就可以进入双汇的加工厂了。
双汇集团公开资料显示,该集团每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而双汇集团自有的养殖事业部中规模最大的双汇万东牧业公司年生产能力为出栏种猪、商品猪12万头,仅占其年屠宰能力的约0.4%;另一家双汇九鑫牧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仅100亩,且以生产种猪为主。自给能力存在严重不足。
肉食品企业热衷于扩大屠宰能力,对提高生猪自给自足能力兴趣有限,研究报告以雨润食品为例透露,2002~2010年上半年,雨润食品共获得政府拨款12亿元,相当于新增屠宰能力获得57元/头的政府资金。雨润食品2009年业绩公告显示,政府补贴在2009年高达4.26亿元,大幅超过2008年的0.99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肉食品企业现在不应该在屠宰能力等指标上继续做大,而是压缩“水分”,扎扎实实提高肉食产品的质量。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食品行业如果贪图一时的快速发展,不惜冒食品质量降低的风险,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而下场是以前的成绩与信誉在旦夕之间土崩瓦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中国证券报
受“瘦肉精”事件影响,双汇发展自3月16日起停牌。多家基金公司随即发布公告称,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的估值方法进行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依据2008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发生重大事件、影响证券价格的停牌股票,及时有效地调整其估值方法,有利于保护持有人利益。
不合理的估值往往是引发套利资金频繁申赎基金的诱因。具有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机构资金或大额资金,利用基金净值高估赎回,等于将损失留给中小投资者;利用基金净值低估申购,则会摊薄其他持有人的收益。
因此,《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基金管理公司应保证基金估值的公平、合理,特别是应当保证估值未被歪曲以免对基金份额持有人产生不利影响。”
权威人士指出,基金估值方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早期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该方法容易导致估值产生较大偏离。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对于长期停牌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即以公开发布的相应行业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停牌股票收益率。由于行业指数代表行业整体情况,个别公司本身自有的风险可能无法反映出来。因此,该方法更适合长期停牌的股票而不适合因重大突发事项短期停牌的股票。
此次对双汇发展的估值方法调整,标志着第三个阶段的开始。不同基金公司根据旗下基金持有双汇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持有金额占比较小、对净值影响不大的,可不作调整;持有金额占比较高的,则运用各自的估值模型进行估值,部分公司综合考虑了市盈率及重大事项影响等因素,大幅下调了其估值价格。
灵活运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力求估值的公平、合理,并在市场检验中完善与提高,这表明了中国基金业的进一步成熟。
我们同时注意到,兴全、国泰、大成等公司还在公告中表示,将与双汇发展保持密切联系,要求其从维护广大消费者及投资者的权益出发,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力使其将股东利益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去年因上市公司放弃优先受让权议案引发的“双汇门”事件中,多家基金公司从维护持有人利益角度出发,坚决投出否决票。这标志着基金主动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开始。由此,我们期待着相关基金公司再次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上市公司合规守法经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从根本上维护持有人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有专业人士指出,从以往案例看,利用基金重仓股停牌进行以套利为目的的申购赎回,常常得不偿失。由于单只股票的持有上限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10%,即使其跌幅较大,对基金净值的影响毕竟有限,难以形成足够的套利空间。因此,对持有人特别是进出成本较高的中小持有人来说,申赎与否首先考虑的是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产品风格是否适合自己、适合特定时期的市场环境,没有必要因个别突发事件贸然行事。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中国证券报记者 王锦 郑州、济源报道
“瘦肉精”事件追踪报道
济源双汇公司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河南省委宣传部相关人士3月20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河南省涉及“瘦肉精”生猪事件的孟州、沁阳、温县、获嘉四县(市)自19日起已全面启动第二轮“瘦肉精”普查抽检。此轮普查抽检将扩大瘦肉精的检测范围,在第一轮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基础上开展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普查抽检。
而双汇集团旗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停产整顿,产品全部召回,不仅损失惨重,也给双汇发展(000895)正在进行中的重组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71份样品含“瘦肉精”
3月15日至19日,焦作的孟州、沁阳、温县,新乡的获嘉四县(市)已完成了第一轮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普查抽检。四县(市)累计出动169个普查抽检组、2788人次,排查46个乡镇、5929个养猪场户,抽检样品14000份。经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郑州)实验室检测化验,确认阳性样品71份。检测呈阳性的生猪,已被采取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措施。
在四县(市)第二轮排查全面启动的同时,河南全省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排查抽检工作也已展开,抽检比例为随机抽取5%的规模养猪场。据悉,“瘦肉精”是多种物质的统称,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畜牧部门日常的监督检测是以盐酸克伦特罗为主,同时兼顾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的抽检。
河南省畜牧局办公室主任王全周表示,河南省已于3月17日派出4个瘦肉精专项整治督导组,赴焦作、新乡、济源三市之外的其他15个省辖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督导行动。
在本次事件中,相关涉案人员也开始依法依纪受到处理。据了解,目前已依法控制15人,开除公职6人,免职4人,停职检查5人,其中包括孟州、沁阳、温县三县(市)的畜牧局局长。
河南省济源市虽未直接涉及此次“瘦肉精”事件,但因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地处该市,该市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济源市委宣传部方面提供的资料,截至3月19日中午12点,济源市50头以上养猪场(户)5240户已全部排查完毕,涉及存栏生猪65万头,共抽取样品6791个,检测结果发现疑似阳性样品8个,正送河南省作进一步确认。生猪流通环节及饲料兽药经营环节的瘦肉精检测均为阴性。除了济源双汇之外,济源市的9家生猪定点屠宰场3月16日以来共屠宰生猪401头,存栏生猪716头,经全面排查,均不含“瘦肉精”。529家生鲜肉销售门店共抽检生鲜肉样品46个,其中6个疑似阳性,也在等待河南省作进一步确认。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
因流入含“瘦肉精”的生猪而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自3月15日起便开始了无限期的停产整顿,并自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济源双汇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因此中国证券报记者未能进入位于济源市汽车总站附近的济源双汇厂区内。不过,目前整个厂区十分平静,院子内停放着十多辆大的运货车辆,院子的一个超过篮球场大小的角落则堆满了上千箱的双汇产品,十几个工人正在从厢式货车上往下卸载货物。旁边不停有路人慢下脚步观望这“颇为壮观”的产品堆,脸上大多带着不少遗憾和疑虑。
济源市政府已于3月15日下午4时对济源双汇的收猪、屠宰和生产猪肉制品等活动全部停业整顿。市质监局已对济源双汇库存的25个品种47批次24742件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49个,经省质检院检测全部合格。市畜牧局对其库存的生鲜肉白条1785头(约134吨)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31个,“瘦肉精”检测结果为阴性;对库存的689头生猪全部进行尿液检测,疑似“瘦肉精”阳性19头。同时,市政府在全市的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现场封存双汇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样46个,其中6个阳性,34个阴性,6个正在检测等待结果。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称,为防止发生疫病,济源双汇库存的几百头生猪最终可能都要被扑杀或做无害化处理,一百多吨的冷鲜白条肉也面临变质情况,加上召回的产品,济源双汇此次损失惨重,停产整顿目前看来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济源市的多家双汇连锁店基本上只经营一些日用品和生活用品,往日灯火通明的生鲜及熟肉制品货架也大多“关灯歇业”。在“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下,济源双汇这个曾在2010年为双汇集团贡献亿元利润的企业已经成为双汇集团的“拖累”尽管多地的双汇产品检验结果合格,但多地的双汇产品都面临销售滞胀的局面,更令人担心的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在逐渐丧失。
据济源当地人士介绍,3月15日至今,济源的猪肉消费市场无论是鲜肉还是肉制品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另据了解,济源双汇生猪采购部主管宋宏亮因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专案组正在进行外围调查取证,沁阳市猪贩曹存东也正在被济源市公安局会同沁阳市公安局讯问调查。同时,公安部门也对济源双汇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开展讯问调查。3月17日晚,双汇集团已发表声明,免去济源双汇经理曹连友、副经理吴晓、生猪采购部部长陈文东、品管部部长郭丽娟四人职务。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网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著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000895,股吧)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中新网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瘦肉精”的曝光让食品安全的问题再次搬上台面。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的报道,将我国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卷入“瘦肉精”漩涡之中。报道声称,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
受各方面压力,河南官方3月19日称已经控制32名涉案嫌疑人员,其中28人受到处罚。与此同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瘦肉精”问题。目前,双汇产品已经在一些城市的超市大规模撤柜。
品牌前途未卜
因为卷入“瘦肉精”丑闻,目前处于风暴眼中的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6日停产整顿。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建有年屠宰160万头冷分割生猪屠宰生产线、年产3.3万吨低温肉制品生产线、2600吨冷库等。2010年,公司产值达15.8亿元,为附近地区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之一。
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多条应急处置措施,以严防“瘦肉精”猪肉及猪肉制成品流入市场。据了解,济源双汇公司已于3月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
打着“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广告语,却检测出“瘦肉精”,双汇发展[0.00 0.00%]的“弥天大谎”让消费者很气愤,在资本市场也招来用脚投票。“3·15”当天,双汇发展以跌停收场,市值蒸发12个亿。对此,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表示,“此事件短期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还要看农业部的调查结果。”
检验监管缺失
为何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的监管程序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待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后才发现,针对“瘦肉精”的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但实际上隐患重重。
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十八道检验”一事,双汇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程序确实都有,但只是就企业内部加工环节而言。而据记者调查了解,恰恰是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力、以“抽查”取代“普查”,才导致了有害猪畅通无阻。
据了解,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明确禁止在养殖业使用“瘦肉精”。2009年3月,河南省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强化“瘦肉精”监管。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尽管上述链条看似完备,但是监管仍然存在漏洞。据他介绍,针对“瘦肉精”问题,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以济源市为例,主要依靠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照省里制定的2%抽查比例执行。至于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济源双汇公司原总经理曹连友介绍,“企业自检是通过化验生猪尿样,进行定性分析。一直以来,公司执行的都是集团标准,即按照千分之4.5的比例抽检。”
前来河南督导调查的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表示,全国每年出栏生猪在6亿头,面对如此大的数量,“只要是抽检自然会有漏洞”,而“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正是暴露出了整个监管链条上存在的缺陷。
危机延至行业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成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2009年6月,《食品安全法》出台。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如今,人们把“瘦肉精”与当年的“三聚氰胺”联系在一起。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内乳制品行业陷入困境,此时发生的“瘦肉精”问题会不会像三聚氰胺“震裂”国内的猪肉市场,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长江证券分析师乔洋表示,食品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此次突发事件与之前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都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发生的,但是,两者的受害群体不对等,因此受影响也不相同。
“从行业打击来看,由于我国传统肉类消费习惯63%来自猪肉。因此,对肉类加工企业来讲,只要找到合适的供应源就可以了,因此,"瘦肉精"事件对行业的影响远没有三聚氰胺大。”乔洋表示。
马闯也表示,“双汇"瘦肉精"事件会延伸到整个行业,主要是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2009年猪流感的爆发,使整个猪肉行业经历了近4个月低迷,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事件会引起同样的连锁反应。马闯表示,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通过育种、饲养等技术手段,生猪的脂肪大大降低,已能把肥膘控制在2厘米之内了。“而瘦肉精事件很有可能会抹杀掉整个行业多年的努力,尤其是问题出在双汇这样的知名大企业里,影响很坏。”他说。
【聚集双汇“瘦肉精门”】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本页)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双汇“大跃进”式发展埋隐患
合理调整双汇估值 保护持有人利益
济源双汇无限期停产整顿 双汇发展重组存隐患
基金:警惕下一个双汇
“瘦肉精”绊了双汇一脚
重仓基金紧急调整估值 双汇发展被下调10%
⊙本报记者 高原
被“瘦肉精”事件卷入漩涡而紧急停牌后,双汇发展引来众多重仓基金调整估值。近日,重仓双汇发展的各家基金公司陆续公告了旗下基金的估值方法,有多家公司计算双汇发展股价时,下调该股停牌前收盘价的10%,以此作为基金估值。
3月19日,兴业基金发布公告称,经与托管行协商一致,公司决定自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按照70.15元的价格进行估值;待双汇发展复牌后,自该股票复牌之日起恢复按收盘价估值。也就是说,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时,兴业基金在双汇发展停牌价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下调10%。
无独有偶,当日博时也以下调10%的方法估值双汇发展,只是调整时间上比兴业基金往后推移了一个交易日。
与此同时,从估值调整时间上看,绝大多数基金从上周五调整估值,嘉实、大成、上投摩根、国泰和诺安等公司均发布调整旗下基金估值方法,纷纷对旗下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采取公允价值估值,并保持与上市公司的密切沟通。
一直以来,作为白马股,双汇发展因存在资产重组预期和龙头地位,基金较为青睐这只蓝筹成长股。去年12月初,该股长期停牌后复牌交易,连续飙升,股价一度摸高百元。根据2010年基金年报披露,共有56只基金持有双汇发展1.46亿股,占该股流通盘的24%。
对于被卷入“瘦肉精”事件的双汇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机构投资者看好双汇发展资产重组后的成长性,而且即使该股复牌下跌,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并不会受伤太重。
双汇发展遭遇瘦肉精“强震”触发基金“跌停”
估值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基金加入特殊估值调整行列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的神经。国泰、兴业全球等5家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基金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这一措施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信心,缓解基金赎回压力。
公告显示,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1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进行估值调整,涉及到的去年四季度持有双汇发展占基金资产净值5%以上的基金多达14只。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天可能有更多的基金公司和基金加入到特殊的估值调整行列中来。
“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明显增强。”上海一基金经理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基金公司突然临时采取跌停估值方法,是为了应对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危机,将双汇发展的价格下调10%之后,如果“瘦肉精”事件没有进一步恶化,则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的赎回压力将明显减轻。
由于这是基金首次采用跌停估值应对个股突发事件,从双汇发展3月16日停牌,到3月18日基金采用跌停估值有两天的间隔,也给一些反应灵敏的投资者留下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业内专家分析,这次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应对个股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有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机制。
双汇瘦肉精发酵毒倒基金 两公司首次采取跌停估值
证券时报记者 木鱼
双汇“瘦肉精”事件经2011年央视3.15报道后,双汇发展牵动十几家基金公司50多只重仓该股的基金神经。5大基金公司3月19日齐发公告,对受到重大负面影响而停牌的双汇发展采用特殊的公允价值进行估值调整,其中两家公司公告的估值价格比停牌前价格低10%。
据悉,此次估值调整是中国基金业史上第一次采用市价法和指数收益法以外的方法进行估值,目的是为了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应对已经或可能出现的赎回危机。
重仓基金采取跌停估值
5家已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的基金公司分别为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博时和大成。其中,兴业全球和博时两家基金公司公告了估值调整后的价格,均为停牌前价格的90%,或70.15元,其他三家基金公司没有明确公告估值后的价格。
从估值调整时间来看,国泰、兴业全球、上投摩根和大成4家基金公司从3月18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博时基金公司从3月21日开始进行估值调整。
证券时报统计显示,2010年四季报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有56只,其中17只基金持有比例超过5%,这17只基金中有14只属于上述已经公告估值调整的5家基金公司。
业内专家分析,按照证监会估值调整标准,只要是股价变化对基金资产净值的潜在影响超过0.25%就必须进行调整。以此次双汇事件为例,按照双汇一个跌停计算,只要重仓持有双汇超过2.5%的基金就需要进行估值调整,因此预计还有更多基金公司和基金将公告对双汇进行估值调整。
估值调整缓解赎回危机
双汇“瘦肉精”事件被报道之后,事件不断升级,上周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会同公安、监察、农业、商务、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河南督导查处。“尽管3月15日双汇已经出现一个跌停,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市场普遍预期双汇复牌后很可能继续大幅下跌,引发重仓双汇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增加!”上海某基金经理表示。
上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只重仓双汇基金遭遇较大净赎回的传言。一些重仓双汇基金参与定向增发中暴露了基金份额情况,其中一只基金今年年初到3月16日净赎回近6%,超过4亿份。
某基金分析师表示,考虑到个人投资者赎回费率问题,建议一些持有重仓双汇的基金投资者可以转换到其他不受影响的基金上。另一位分析师表示,如果在停牌期间,这些重仓双汇基金遭遇净赎回,市场又没出现大幅上涨,双汇占这些基金的比例会上升,等双汇复牌出现较大跌幅时,对基金净值影响将会更大,因此建议投资者对重仓双汇的基金暂时回避。
针对基金公司突然采取的跌停估值方法,业内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缓解重仓双汇基金的赎回压力,基金净值已提前反应了一个跌停的影响,也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继续持有重仓双汇基金的信心。
危机处理将更快速有效
早在2008年,就曾出现多只股票长期停牌期间股市暴跌,重仓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遭遇赎回压力。中国证监会在当年8月及时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对这些长期停牌的股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提前反应了整体股市大跌的风险。随后的2009年股市大涨中,基金对长期停牌股用指数收益法估值,调高对长期停牌股的估值,解决了新持有人大批涌入摊薄老持有人利益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双汇事件爆发开始于3月15日,3月16日到18日双汇连续停牌,基金最早在3月18日进行了跌停估值的处理,因此如果投资者在3月18日之前赎回基金,就可以避免受到这次估值调整的影响,一些反应灵敏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因此有了躲避跌停估值影响的时间。
“由于双汇事件处理没有先例,基金公司需要权衡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和监管层、托管行等方面的沟通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危机处理机制反应时间有提高的空间。”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专家分析,双汇事件以后,国内基金业危机处理机制有望更加快速和有效,在重仓股因重大负面信息而停牌的当天就可能启动特殊情况下的基金估值。
基金公司调整估值的背后 应反思警惕下一个双汇
证券时报记者 张哲
双汇“瘦肉精”事件让一向以专业着称的基金公司防不胜防,也引起了监管层高度重视。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上周证监会已召集相关基金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强调基金公司要切实保护持有人利益来处理该事件。因而多家基金公司公告扑面而来,都是针对双汇发展的估值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在“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集团声明,双汇发展股票开始停牌。然而上市公司可以停牌,但相关56只持有双汇发展股票的基金却只能调整估值应对赎回,坊间传闻某重仓双汇的基金事发后不久被赎回十几亿。
上海一家持有双汇发展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该公司持有的双汇发展总数,并不是媒体看到的四季度名单,“之前确实有多家机构客户要求赎回,但我们跟机构客户做过了充分的沟通,投资上因为做行业轮动等之前已经大比例减持了双汇,持有的双汇发展很少了。因此实际上我们的赎回不多。”
不过,大多数重仓双汇的基金则面临被赎回的窘境。糟糕的是,随着一部分机构投资人先知先觉大额赎回,这些基金持有双汇发展占据基金净值的比例可能更高。双汇停牌期间,如果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卖出其他的股票,会造成双汇所占比例的被动提高。一旦双汇复牌,相关损失则大部分由并不知情的散户投资者买单。
这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无疑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海外有过类似事件,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百年危机致使多数对冲基金濒临破产。而海外对此解决的办法就是暂停基金的赎回。
虽然双汇事件对基金来说是个意外,但作为投资专家的基金公司,是否也该反思,看看投资组合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双汇”?
双汇“瘦肉精门”令基金去留两难
中国证券报
截至20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基金对该股票的后续操作动向,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牌后会“根据双汇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情况”做决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从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角度考虑,退出该股票;还是从资产注入预期和企业盈利前景角度考虑,继续持有,这将成为双汇复牌后影响基金经理决策的难题。
首现“跌停”估值
统计显示,截至3月19日,已有5家基金公司发布双汇发展估值调整公告。不过,估值调整方法有所差异。
3月15日,双汇发展发布公告称,有媒体报道猪贩将喂食有“瘦肉精”的生猪销售给济源双汇有限公司。由于该公司属于双汇发展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的拟注入资产,双汇发展于16日起停牌。公告当日,双汇发展股价以77.94元的跌停价格报收。
3月19日,首批五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自2011年3月18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双汇发展进行估值调整。不过,各家基金公司估值调整方法有所不同。两家基金公司表示,按照公允估值进行估值调整,一家基金公司表示,采用估值模型进行估值调整,另外两家基金公司则按照“双汇发展”停牌前价格下调10%(即70.15元)计算估值价。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停牌前价格下调10%的“跌停”估值方法来调整估值,在业内尚属首次。
共
5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来源:
上海证券报
责编:
陈芬燕
【郑重声明】此文不代表红商网商报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网站不转载或自行采写国务院公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所定义之“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作为零售商业门户,红商网商报仅提供零售相关产业领域的商业信息,以更好地服务于零售商业。来源非红商网的,皆转载自其它媒体。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news#linkmall.cn或来源。
相关阅读
·
双汇“偶然性翻船”更令人不安
2011年03月22日
·
双汇瘦肉精昭示商业伦理“残疾“
2011年03月22日
·
瘦肉精猪肉流入双汇公司 盘点双汇产品投诉
2011年03月22日
·
绿色榜样Vol.5:“高端产品”双汇依云问题频现
2011年03月21日
搜索更多:
双汇
网友评论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