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袁小姐出于对外资银行理财能力的信任,2007年9月看到东亚银行大连支行在某报纸刊登的“利财通1”广告,在银行没有出示合同的重要部件、能体现高风险非保本的“条款与章则”,并没有袁小姐签字的情况下,购买了1万美元“利财通1”产品,在运作了3年后,2010年10月只剩4800多美元。去找东亚银行交涉时,才发现其委托理财合同只有一份原件,包括委托单、适合度评估表、条款与章则全部保管在银行那里,存在严重不平等的重大合同漏洞。[查看全文]
早在五年以前,外资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其专注高端市场的姿态和高收益的特性曾备受热捧,而在这当中所潜伏的风险因素则一度被人为刻意地忽略,直到 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自从几年前名动一时的“KODA门”(汇丰一款带有杠杆性质的股票累积期权)事件之后,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风格已经渐渐趋向于保守,但投诉之声仍不绝于耳。
和袁小姐类似,曹先生2007年购买汇丰一款专注于海外投资的理财产品,当初购买之际由于条款项目众多,曹先生没有细看。2008年金融产品投资效益普遍受到重创,行情一去千里。直到今天,该款理财产品仍处于20%余的亏损状态,距离回本尚远。
来源:新浪财经 责编:周婉君